我30岁了,对现在工作不满意想考公务员,如何复习考试?

枫林晚天台老人


公考考生心声:公考两年,去年进面总成绩差0.25分,今年顺利上岸,行测76,申论70,好多人来问我如何备考,为了免去重复重复再重复的一些话,在此写下自己的一些感悟,供各位奋斗在公考路上的童鞋参考……

关于行测

(一)刷题

题海战术虽然已经被说烂,但依然不能否认它在接触多类型题目、攻克薄弱环节、增强做题熟练度、缩短答题时长方面的巨大作用,对于行测而言,刷题更是一个提高分数、缩短答题时间的利器。就拿我自己来说,刷的题不下1000道,行测不算很高,但也到了76分。在刷题过程中,我觉得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不要特意花费时间和精力研究别人的解法。当然我们认为买一本好的教材是非常有用的,比如这里推荐《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一本通》。但是很多同学会说:“很多类型的题目我都不会做,得先看讲解才会做题”,并不提倡大家在准备阶段花费大量时间去研究各类型题目的讲解,并不是说他们给出的解体思路不好,而是这些思路不一定适合你的思维方式,即使你花时间来死记硬背它的公式或思路,在真正解题时也不一定能够得心应手地应用。就拿我来说,数量关系里面有个“牛吃草”的题目,其实教材给出的解法很简单,就只需要将各个数带到一个算式,简单计算就可以得出结果,但我就是转不过来弯儿,一到将数字对号入座这步就发蒙,所以一直采用的就是最直接的设未知数,虽然看着麻烦点,但这样思路很清晰,而且做题熟了之后也就四十几秒的时间。其实在大量练习,比如的过程中,自己就会对各类型的题目有一个自己的解体思路和小窍门,也许讲解书里也有,但这时候才真正变成自己的。那什么时候需要参考讲解呢?一种是遇到真的不会的题型,完全没有思路(比如一些数量关系题),这个时候就可以参考题目的讲解,让它填补你做题范围的空白,另一种是在解某个题时花费时间太长,自己的思路过于死板(比如一些资料分析题),那么也应该参考一下答案讲解中的小窍门。

二是各类型的题目要穿插练习。,不要在一段时间里只做一种类型或做完一本再做下一本,这样会很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并且做题的状态难以保持,你很可能在做逻辑推理的时候就把先前做的数量关系忘光了。所以我的建议是穿插练习,可以以两天为一周期,第一天半天数量关系、半天言语理解,第二天半天资料分析、半天逻辑判断,也可以两三个小时换一种类型,依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

(二)调整做题顺序

其实行测的水平是很稳定的,到最后阶段模拟时,每个类型错题的数量基本是不变的,但你需要在考场上迅速进入做题状态才能保持水平。大家都知道要得高分,资料分析题就应该尽可能少错甚至不错,很多人都说资料分析应该最先做,因为最开始的思路最清晰,但我在最后几天模拟的时候发现,先做资料分析的话,花费时间长(平时是20道题25分钟,这时到了30分钟)、正确率还不高(平时一般错一道,这时能错5道左右,有些还是一看就不该错的),原因就是做题状态。小学数学老师告诉过我,在数学考试前做点题目,简单题都行,但要保持做题状态。在考试刚开始时,我们会有题目接收慢、思路调不出来、反应不够快速的情况,这就是没进入做题状态的表现,此时做大分值的资料分析题只会“发挥失常”。通过几次试验,我把常识判断题放到最前面,不要多想,平均7、8秒一道,这部分本来就不容易提分,分值又比较低,把它作为进入做题状态的踏板最合适;第二个做比较简单的词语填空或类比推理,通过题目的阅读来稳固做题的状态;第三个就做资料分析啦,这时候做题就已经比较顺利了;接下来就可以按顺序做逻辑推理、言语理解啥的;因为我的数量关系实在不好,也就是简单题能拿分,放到最后,简单的题快速计算选上答案,难的题就看哪个顺眼选哪个(这里有个小窍门,数量关系里一般都会有个钟表题,可以把那道题留到最后,然后用自己的手表按题目要求转一转)。一定要留出15分钟涂卡,一到最后15分钟,就扔下没算完的题马上开始涂卡,题目做得再好,卡没涂就是白做!

关于申论

关于申论的事,相对行测来说,申论更好说一些,以下为个人经验,仅供参考~

实事求是的讲,我不是大神,初次接触公考的时候,申论也就是60+的水平(~ ̄▽ ̄)~,我用了一年的时间才摸索出申论到底应该怎么写,15年A类申论破天荒的考了76分(当时真是满满的成就感(^-^)V感觉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16年B类70分,大概对于B类还是多少欠缺一点积累。

这里重点说大作文~

我个人十分重视大作文,自认为自己申论分数的提高绝大多数原因是由于大作文的提高。所以,大作文是重中之重。先说说外在的,能够快速提分的一些重要的tip~

1. 请一定一定把字写好。

要知道字写好写不好拉开5分的差距是很有可能哒!请相信这一点!!申论给考官的第一印象的是你的字啊啊,一眼看去干净清爽或镌秀或有力或潇洒的字体,好感度会瞬间提升一倍好么~所以写的一手好字的宝宝们可以窃喜了,因为这是你得天独厚的优势,字体不是短时间内就能练出来的,字写得好就赢在了起跑线上,哇哈哈哈哈哈~字写得一般的同学也不要气馁,字好看的还是少数,只要你坚持手写申论,没事就多练练字,在考场上工工整整一笔一划的去写字,而且千万不要连笔,卷面是不会给你拉分的。楼主本人字写的一般,但是楼主自从一笔一划像小学生一样写的工工整整之后,申论就突飞猛进啦~楼主有个大学同学,字体不算好看,但是人家一写申论就写得炒鸡工整,蝇头小字,横平竖直,猛一看就像印刷体,正常人看了都给跪了好么。然后她的申论从来没下来过70分(包括国考),哪怕是初次裸考的时候~~

2. 请尽可能展示你的文学功底。

楼主有一位同学是学汉语言文学的,平时又酷爱读书,人家写出的文章,一句话就拉楼主十万八千里。比如有次楼主看他的申论文章,记忆深刻的一个词“培厚土壤”!!培厚!这个词!楼主小白第一次听到好么,真的是震撼到我了,而且还是在一篇申论文章中,这样的词语你多会写几个,相信阅卷老师也对你刮目相看。阅卷老师会看的这么细么?那你就把它放在显眼的位置啊,比如题目、第一段、段首句、段尾句、结尾段……话说回来,楼主并不是这样的大神,那么我们就靠后天弥补,平时多积累,多总结这样的好词好句,看到好的就赶紧写下来好么,不然你在等谁呢,楼主有两个较厚的笔记本,一个行测一个申论,时常放在手边,睡前不是看人民日报新闻么,有时候困得不行了,看到好的句子会立马蹦起来给它记下来如获至宝呢~~在这里推荐大家多看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半月谈文章、新华评论员文章。比如人民日报关于新常态的“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增强发展动力”这样的排比词句,我们都可以拿来直接运用或是稍加修改再套用。还有就是名言警句,历史典故等可以充分显示你文学功底的素材,平时都要多积累,多背背,形成自身的东西,才能运用的时候如鱼得水~~楼主自用的是《习近平用典》这本书,其实没必要买,从网上搜一下就能搜到,就是分模块的名言警句,还是蛮实用的~

3. 分论点要出彩。

这一点在这里推荐考生多看一些申论的范文,从中找到规律。可以到中公教育国家公务员频道申论范文栏目,多看多积累,总结出自己的经验...


天津中公教育


作为已经上岸的过来人,分享一下自己的想法。

30岁算是人生的一个坎,不是经常说,30而立。

对于大龄考生来说,其实最大的障碍在于很多固化的记忆以及是否能够坚持学习的动力。

所以如何复习考试我有几点建议

1、找回复习初心

就像上面说的,你工作了很久,有很多东西是固化了,就像你写申论,一般刚毕业的同学写的很多都是真情实感,但是如果你已经有接触岗位,写过很多文章,你会发现你写的作文都会有个固话模式,例如总是要写大篇大幅的表扬国家好,表扬政策好,这些其实如果写的不好就会变成套话,也就是批改老师最不愿意见到的。

所以我觉得,如果你已经想清楚要考公了,就要找回你当年刚刚接触社会那种状态,坚持、热情、纯净.......

2、定计划

因为现在要考虑的东西很多,诱惑也很多,耽误你复习进度的东西更多,所以最好还是要给自己定个复习计划,从每日计划到每周,再到定期。从微观到宏观。

例如今天听课言语第一部分,行测100题,申论2道小题,总结

这周,复习完言语+数资第一部分,做完每日行测,申论做完一套试卷,收集素材

这一个月,做完第一轮复习

.........

这样有一个清晰的规划,你就比较好实施了。

3、怎么复习

在上面两块的基础上,再来说说具体操作吧

首先行测+申论

行测,考的是五大块。言语、判断、资料、常识、数量。其中前三块重中之重。

粉笔、步知、腰果等等都是有APP,有网课的,大家可以下个APP看看,或者关注公众号。

没有基础的,有时间的最好报个培训班,跟着老师过一遍,重点是要掌握方法!!!

有基础,没有时间的,自学可以考虑网课,很多地方都有资源,B站啦百度云啦

知识点是后面几个步骤的基础,如果基础不扎实,后面再怎么努力都事无用功。


在掌握知识点后在进行刷题,题海战术是可以拥有的。期初可以分成模块来练习,例如今天学习言语,就专门做言语的题目,到中后期,就可以利用真题来有规划的完成一套试题,这也是为了上考场做准备。

申论的话,就是积累素材+练习,真的就是多练习,掌握多种题型的答题方法。你的优势在于工作过,是有接触过很多实事,有很多素材可以用,劣势就是我刚刚前面说的,套路会太多,所以一定要找到自己的答题风格,既能答出你的优势,又能尽量抛弃劣势。


对公考感兴趣或者备考公考的小伙伴可以关注一波,赞一波,或者留言、私信讨论,我会尽我所能帮忙的。前面也讲过一些相关方法,我也会不定期在头条分享小知识,一起讨论一起进步呀,我在岸上等你们,加油。

慕容琳雨


首先,不要期望一次考上,一次考上的可能性不是太大。公考限定35岁以下,还有5年的机会,所以还不晚。当然,即使一次考上,进体制也算晚了,同龄的至少是副科甚至正科了,你要有这个心理准备。

其次,关于怎么复习,云杰老师不知道你之前是否接触过或者参加过公考,姑且按你没有接触过公考来讲。

第一、要知道公考考什么,行测和申论,这里不再赘述。其中,行测是复习的重点。

第二、要给自己进行一些测试“体检”,在不复习的情况下自测一下,对公务员考试加深理解,了解自己的水平。

第三、要有一个相对长远而系统的计划,先从各类题型的基本公式、方法和解题规律、技巧入手,对基本解题方法了如指掌,消除思维盲区。

第四、要加强对近五年各类真题的反复练习、强化,熟练各类方法的应用,提高做题的速度,申论方面除了内容外,也要注意书写格式和质量。

第五、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做一些模拟题,卡好时间,及时客观评定出分数。

第六、要创设情景或者参加一些实战型模拟训练,比如各机构app的万人模考,让自己有真切的考试感,避免正式考试发挥失常。

最后,特别补充两点:

一是报名时要尤其重视,公务员考试,有时选择大于努力,既不能委屈自己,又不能错失良机。30岁了,尽量去县市的单位,去乡镇太难。二是对行测的学习更多侧重于资料和逻辑,对申论的强化要多重国家正统机关文章处学习,比如《半月谈》《人民日报》《新闻一加一》等。

笔试之后是面试,若进了面试,欢迎和云杰老师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