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村子的人经营一间养老院,这种模式可行吗?

李仁16


不可行,有点理想化。

办养老院可以,因为农村在这方面是个短板,有些老人养老还需要去城镇,如果有了养老院,就解除了一部分老人和子女的忧愁。

养老院经营管理很繁琐,需要高度的责任心,一天到晚没有闲的时候,如果全部参与管理,必将混乱之急。想法很好,现实行不通。

如果有想法,可以走访一下,调查清楚,自己或合伙办一家养老院,如果办的好,会吸引周边村的客户资源,效益还是不错的。


碗里无姜


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多,不愿意出去打工,留在村里又没有什么事做,想着全村经营养老院+农家乐的方式,这种想法很好,有可行之处。

一、首先要确定经营模式,以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为主,探索建立‘经营主体+村集体+农户+养老基地’的经营模式。由村委会出面,成立互助合作社,村民可以用林地、资金或土地入股,年度收益按入资比例分红。要动员村民都加入到合作社中来,村委会统一管理,这样以后纠纷麻烦会少一些,村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大家精诚团结,拧成一股绳,才能把想法落在实处。

二、村里环境建设要更上一层楼;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实施,各村都修的越来越漂亮,如果想要建设成受人喜欢的养老基地,在基础设施、环境维护、村容村貌上都要有明显提高,才会吸引老人来此养老,如果既落后又贫穷,估计儿女都不放心把家里老人送到村里来养老。

赤峰市喀旗雷营子村,就凭借“集体+农户”的方式,由村里两委班子牵头成立了农业观光旅游合作社,组织全村164户村民以土地入股加入合作社,统一规划1200亩耕地全部种植果树,形成了“三松戴帽、两杏缠腰、果树围脚”的生态旅游模式。把村里的房屋围墙统一修缮翻盖,家家都是青瓦白墙,围墙上面是喷绘的宣传画、家家门前都是鲜花满园,环境好了,来休闲游的人越来越多,由于这里是全森林覆盖,常年流水不断,空气中负离子含量高,不少老人都愿意呆在村里,一传十十传百,现在这里的老人越来越多。


三、定位要准确,要做好客群市场分析,成立养老服务机构,要定位服务哪些人,如果全都是村里的村民,可能一个月1000元都有人嫌贵,因为我们不是简简单单的办一家养老院,我们办的是举全村之力的养老基地+家庭农场,所以要分析目标客户。

要把养老院办成规模化,办成家庭农场模式,首先自己的硬件问题(环境)要上去,还要确定好经营模式,靠什么来吸引城里老年人来村里养老;现在我们国家已经步入老龄社会,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如果能办成养老院+家庭农场的组合式养老服务,既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力的出路问题,又缓解了城里养老的压力,利国利民!盼着这个想法落地开花,解决老人的养老问题!


静云的小院生活


大家好,我是来自广西农村的小丽姐,根据我对我们这边农村人的了解,谈谈关于“整个村子的人经营一间养老院”这个模式,我认为比较难实施工作,难实施的地方有几个,我大概给你罗列下:

1.股权问题,村里人集体经营这个养老院,股权是怎么分配,或者认权问题,是把这个养老院估算出要投入多少资金,平均分?还是自愿认权,这些没有人牵头的话都是难处理的问题。

2.分工问题,一村人经营就涉及大锅饭问题,是每个人轮流去负责工作,还是选谁去负责养老院的接待,照顾老人,这些关乎工作收入的事情,往往谁都想要去工作,就像你说的剩余劳动力比较多,怎么平衡和解决呢?

3.收入分润和债务问题,合伙开养老院往往都会遇到经营问题,经营的好,收入利润怎么分配,经营不好的话,就遇到债务问题,怎么解决,合伙开某项目经常就是这样,吃肉的时候谁都来参与,但是遇到问题的时候,叫都不见得过来。

4.土地权问题,在哪里建养老院,还是用谁家的房子作养老院,没发生事情的时候还好,要是有老人在养老院去世了,农村人都是比较忌讳这些的,所以一般人家的房不会租给你,建养老院的话,用谁家地呢,还是集体用地,等等。

以上这几点就是我认为在农村合伙开养老院存在的普遍问题,因为我们村有人牵头开过农庄,当时也是有蛮多村民参与的,后面都产生了以上的问题,后面这个农庄也经营不好,现在荒废在哪里,希望我总结的这几点对你有帮助,不过也不是说合伙做的项目都不成功,就看你怎么牵头运营,解决好这些问题,村民团结的话,还是可以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