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拱棚种植早春豆角?

雾都农人山客


大棚豆角如何种植质量好,产量高,学会4招,豆角产量翻一番,好看又好吃!

1、选用良种

大棚豆角选种应当选择优良品种,由于豆角种子较小的抗力弱,播种前应当对,种子进行精挑细选,以苗全,苗壮为栽培前提。豆角以往的栽培方法多采用直播,而近几年,随着大棚的兴起,温室里种植豆角应采用移栽法,可充分保护根系不受损伤。农业技术的不断改进,使得现在的豆角品种多种多样,有红皮豆角子,皮豆角,本地豆角以及杂交豆角等等,大棚种植豆角,需要结合所在地的种植条件,进行合理栽培,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2到3个性价比相对比较高的品种进行混合再赔,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产量,而且还可以培育出新型的豆角品种,供应市场需求。大棚种植豆角,便于上下查安排,不但可以早播早收,提前上市,还能够保证苗全苗壮,从而促进开花结荚,增加豆角产量,据调查大棚栽培的豆角比以往种植豆角可提早10到15天上市。

2、整地播种

豆角喜土层深厚的土壤,如果想要高产最好选择土壤肥沃,并且不易积水的土地进行播种。在播种之前需要深翻25厘米,再结合翻土地铺施土5000~1万公斤左右,过磷酸钙或磷酸二氨,钾肥按比例调配与土壤充分混合,进行深翻。当然我们也可以以土杂肥或者家畜粪便为主,自行配置积分,平均每亩施3000斤左右。在湿地的时候,还可以结合微生物菌剂进行土壤处理,这样可以防止减少土壤传染病虫害。大棚豆角虽说可以实现一年四季播种,但最好选择在每年的4月份进行播种,可以达到高产高质的效果。

3、水肥管理

豆角根深耐旱,生长旺盛,比其他的豆类蔬菜更容易出现营养生长过旺的迹象。大棚由于光照弱,温度高,肥力足,更适合豆角生长,进而影响开花结荚。田间管理的时候要先控后促,防止茎叶徒长或者早衰。豆角从移栽到开花前,以控水中耕粗跟为主,进行适当的蹲苗,从而促进开花结荚;当豆角苗长到四五厘米左右的时候,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浇水,让它充分的吸收水分,快速成长;座荚后要充分供应肥水,使开花结荚增多;当豆角苗长到20厘米左右,我们需要进行一次中耕除草并结合施肥一同进行,如果长势较差还可以用碳酶海藻益生菌母液冲施,保墒体温,促进根系发育,控制茎叶徒长,生根壮苗;出现花蕾后需减少浇水量,再中耕;初花期不易浇水。等到开花的时候再进行施肥,以钾肥和磷肥为主进行喷施。

4、摘叶疏花

还有一个提高豆角产量的方法,就是在豆角处于盛花期时,适当的将一些比较瘦弱的花朵,以及被害虫所损害的花朵轻轻摘去,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养分的损耗,同时还防止了落花现象,将损失降到最低。还可以进行搭架种植,大家对于提高豆角产量也至关重要,如果你不进行搭架,任其自由生长,豆角生长缓慢,所以我们一般可以在豆角苗长到30厘米左右的时候,对其进行搭架管理。同时也可以用手冻的将豆角苗扶上去,让它顺着架子顺势生长,从而提高产量。


摆渡人啊健


拱棚早春茬豆角种植要点

一、注意补充硼、锌、钼等

微量元素肥料

豆角种植之前,要施足基肥,一般来说,每亩施用5-8方充分腐熟的稻壳粪或者鸡粪,高钾复合肥100-120斤,过磷酸钙50斤左右。另外,豆角对硼、锌、钼等微量元素的需求特别大,尤其是在进入开花结果期后对微量元素比较敏感,因此要注意基肥中微量元素的使用,可每亩用硫酸锌2公斤,硼酸或者硼砂1公斤,钼酸铵150克。为防止施用不均匀,可将这些中微量元素兑成溶液,翻地前喷洒在地面上,随基肥一起翻至土壤中,后起垄开沟准备定植。

二、加强保温,适期移栽

避免老苗

豆角属于喜温蔬菜,不耐低温,植株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30℃,拱棚早春茬豆角育苗时外界温度还很低,且不稳定,因此保温非常重要,此时可选择在育苗棚中育苗。待定植前几天,可适当增大通风,降温炼苗,白天苗床 20~22℃,夜间12~15℃,结合叶面喷施甲壳素、白糖等提高叶片活性,增强植株抗性。定植前一周左右浇棚一次,利于定植前地温的回升,定植时最好穴施生物菌肥,以此增加土壤中有益菌的数量,改善根际土壤环境,增强植株的抗逆能力。

豆角根系比较发达,但木栓化比较早,再生能力较弱。因此,早春茬豆角需要特别注意豆角的育苗期,避免延期定植。一般来说,早春茬拱棚豆角可以在2月上中旬播种,2月下旬到3月初豆角幼苗出现2-3片真叶时定植为好,苗龄期20-25天。定植的适宜温度指标是10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5℃,气温稳定在12℃以上。定植时,适合选择在晴朗天气上午进行,移苗时须带完整土坨,小心操作,保护好根系。定植后覆盖地膜,以保温保湿。浇缓苗水时可适当随水冲施一些甲壳素、海藻酸类肥料,以此提高根系活性,利于新根的萌发,促进缓苗,注意水量不宜过大,防止地温恢复慢,对幼苗的根系产生伤害,待后期气温回升以后,天气晴好时,开始全面补充土壤水分。定植以后的保温工作非常重要,一般来说,目前拱棚种植的豆角都有二膜覆盖,如果夜温过低,降到10℃以下时,还需要在每个种植行上起小拱覆盖三膜,防止幼苗遭受低温冻害。当白天二膜内温度升高时,揭除三膜,增加光照,促进光合作用。三、注意花期肥水管理

提高坐荚率

豆角一旦进入开花结果期,肥水管理相当重要。一般来说,开花期间,棚室内的白天温度适宜控制在22-28℃左右,不宜过高,超过32℃容易引起落花落荚,豆荚短小畸形,严重影响到产量和品质,夜间温度需要控制在15℃左右,昼夜温差小易出现徒长,也会造成落花落果。

在浇水上,应根据豆角耐旱不耐涝的特点,从幼苗定植到开花前,在土壤墒情允许的前提下适当控制水量,如果土壤干旱,可采取浇小水的方式补充水分,同时注意氮、磷肥的使用,以利于豆类根瘤菌的生长,增强根瘤菌的固氮能力。豆角进入开花期以后,尽量避免浇水,防止落花落果,待坐荚后植株水分和养分的需求量大增时,加大水肥的供应,可随水冲施一些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或生物菌肥,利于豆荚生长。豆类作物对硼等需求量较大,开花前要及时喷施硼肥,利于开花坐果。

为避免植株早衰,建议菜农在追肥时合理调配追肥比例,增加生物菌冲施肥、甲壳素或海藻酸的用量,轮换或者搭配使用,利于提高根系的抗逆性,避免植株早衰。此外,也要注意叶面肥的使用,可叶面喷施芳润、志信等全营养叶面肥500倍混加爱多收6000倍,也能有效养护叶片,延缓植株早衰。

四、病虫害防治

病害方面:为害早春茬豆角的病害主要有炭疽病、锈病、菌核病、疫病等。炭疽病是豆类蔬菜生产中的重要病害,国内各产区均有发生,特别是潮湿多雨的地区,为害严重。叶、茎、荚都可被侵染。菜农可选择10%苯醚甲环唑1500倍、25%咪鲜胺1500倍、25%溴菌腈可湿性粉剂1000倍等进行喷雾防治。豆角锈病,以为害叶片为主,严重时也危害叶柄和豆荚,药剂可选用25%粉锈宁(三唑酮)2000倍液喷雾防治。豆角菌核病,可用速克灵或扑海因l500倍液喷雾防治。豆角疫病可选用58%雷多米尔锰锌500-800倍或72.2%普力克800倍。病害防治要抓早,及时发现,及时用药,同时要注意多种药剂的轮换交替使用,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虫害方面:为害豆角的害虫主要有蚜虫、茶黄螨、斑潜蝇、豆荚螟、粉虱等。对于虫害的防治,优先选用物理防控措施,首先是防虫网的设置,随着外界天气转暖,害虫逐步开始为害,因此要提前在风口处设置防虫网,尽量减少外界害虫进棚为害。其次是利用趋性诱杀,对于蚜虫、粉虱等可选用黄板诱杀,豆荚螟成虫、斑潜蝇成虫等可用糖醋液混加敌百虫诱杀。如果虫害发生严重时,可用化学药剂防治,对于蚜虫和粉虱类可用25%吡虫啉或3%啶虫脒喷雾防治;茶黄螨可用20%哒螨酮或10%噻螨酮喷雾防治,由于茶黄螨具有趋嫩性,要注意幼嫩部位的用药;根据豆荚螟幼虫钻蛀为害的特点,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等药剂防治。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使用杀虫剂或者杀菌剂,喷药以后在用药安全期内不要采摘豆角,避免药剂未分解,影响豆角安全性。



里郎苗寨艾冈


拱棚早春茬豆角种植要点

一、注意补充硼、锌、钼等

微量元素肥料

豆角种植之前,要施足基肥,一般来说,每亩施用5-8方充分腐熟的稻壳粪或者鸡粪,高钾复合肥100-120斤,过磷酸钙50斤左右。另外,豆角对硼、锌、钼等微量元素的需求特别大,尤其是在进入开花结果期后对微量元素比较敏感,因此要注意基肥中微量元素的使用,可每亩用硫酸锌2公斤,硼酸或者硼砂1公斤,钼酸铵150克。为防止施用不均匀,可将这些中微量元素兑成溶液,翻地前喷洒在地面上,随基肥一起翻至土壤中,后起垄开沟准备定植。

二、加强保温,适期移栽

避免老苗

豆角属于喜温蔬菜,不耐低温,植株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30℃,拱棚早春茬豆角育苗时外界温度还很低,且不稳定,因此保温非常重要,此时可选择在育苗棚中育苗。待定植前几天,可适当增大通风,降温炼苗,白天苗床 20~22℃,夜间12~15℃,结合叶面喷施甲壳素、白糖等提高叶片活性,增强植株抗性。定植前一周左右浇棚一次,利于定植前地温的回升,定植时最好穴施生物菌肥,以此增加土壤中有益菌的数量,改善根际土壤环境,增强植株的抗逆能力。

豆角根系比较发达,但木栓化比较早,再生能力较弱。因此,早春茬豆角需要特别注意豆角的育苗期,避免延期定植。一般来说,早春茬拱棚豆角可以在2月上中旬播种,2月下旬到3月初豆角幼苗出现2-3片真叶时定植为好,苗龄期20-25天。定植的适宜温度指标是10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5℃,气温稳定在12℃以上。定植时,适合选择在晴朗天气上午进行,移苗时须带完整土坨,小心操作,保护好根系。定植后覆盖地膜,以保温保湿。浇缓苗水时可适当随水冲施一些甲壳素、海藻酸类肥料,以此提高根系活性,利于新根的萌发,促进缓苗,注意水量不宜过大,防止地温恢复慢,对幼苗的根系产生伤害,待后期气温回升以后,天气晴好时,开始全面补充土壤水分。定植以后的保温工作非常重要,一般来说,目前拱棚种植的豆角都有二膜覆盖,如果夜温过低,降到10℃以下时,还需要在每个种植行上起小拱覆盖三膜,防止幼苗遭受低温冻害。当白天二膜内温度升高时,揭除三膜,增加光照,促进光合作用。

三、注意花期肥水管理

提高坐荚率

豆角一旦进入开花结果期,肥水管理相当重要。一般来说,开花期间,棚室内的白天温度适宜控制在22-28℃左右,不宜过高,超过32℃容易引起落花落荚,豆荚短小畸形,严重影响到产量和品质,夜间温度需要控制在15℃左右,昼夜温差小易出现徒长,也会造成落花落果。

在浇水上,应根据豆角耐旱不耐涝的特点,从幼苗定植到开花前,在土壤墒情允许的前提下适当控制水量,如果土壤干旱,可采取浇小水的方式补充水分,同时注意氮、磷肥的使用,以利于豆类根瘤菌的生长,增强根瘤菌的固氮能力。豆角进入开花期以后,尽量避免浇水,防止落花落果,待坐荚后植株水分和养分的需求量大增时,加大水肥的供应,可随水冲施一些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或生物菌肥,利于豆荚生长。豆类作物对硼等需求量较大,开花前要及时喷施硼肥,利于开花坐果。

为避免植株早衰,建议菜农在追肥时合理调配追肥比例,增加生物菌冲施肥、甲壳素或海藻酸的用量,轮换或者搭配使用,利于提高根系的抗逆性,避免植株早衰。此外,也要注意叶面肥的使用,可叶面喷施芳润、志信等全营养叶面肥500倍混加爱多收6000倍,也能有效养护叶片,延缓植株早衰。

四、病虫害防治

病害方面:为害早春茬豆角的病害主要有炭疽病、锈病、菌核病、疫病等。炭疽病是豆类蔬菜生产中的重要病害,国内各产区均有发生,特别是潮湿多雨的地区,为害严重。叶、茎、荚都可被侵染。菜农可选择10%苯醚甲环唑1500倍、25%咪鲜胺1500倍、25%溴菌腈可湿性粉剂1000倍等进行喷雾防治。豆角锈病,以为害叶片为主,严重时也危害叶柄和豆荚,药剂可选用25%粉锈宁(三唑酮)2000倍液喷雾防治。豆角菌核病,可用速克灵或扑海因l500倍液喷雾防治。豆角疫病可选用58%雷多米尔锰锌500-800倍或72.2%普力克800倍。病害防治要抓早,及时发现,及时用药,同时要注意多种药剂的轮换交替使用,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虫害方面:为害豆角的害虫主要有蚜虫、茶黄螨、斑潜蝇、豆荚螟、粉虱等。对于虫害的防治,优先选用物理防控措施,首先是防虫网的设置,随着外界天气转暖,害虫逐步开始为害,因此要提前在风口处设置防虫网,尽量减少外界害虫进棚为害。其次是利用趋性诱杀,对于蚜虫、粉虱等可选用黄板诱杀,豆荚螟成虫、斑潜蝇成虫等可用糖醋液混加敌百虫诱杀。如果虫害发生严重时,可用化学药剂防治,对于蚜虫和粉虱类可用25%吡虫啉或3%啶虫脒喷雾防治;茶黄螨可用20%哒螨酮或10%噻螨酮喷雾防治,由于茶黄螨具有趋嫩性,要注意幼嫩部位的用药;根据豆荚螟幼虫钻蛀为害的特点,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等药剂防治。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使用杀虫剂或者杀菌剂,喷药以后在用药安全期内不要采摘豆角,避免药剂未分解,影响豆角安全性。

以上就是拱棚早春茬豆角种植要点的介绍了,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