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电影《驴得水》什么感受?

这城市那么空氵


“讲个笑话,你可别哭”

《驴得水》是2016年10月28日上映的影片,导演为周申和刘露。

当时看完这部电影,莫名难受。对于个性鲜明的张一曼,我心疼她的结局。但也无力反驳,因为人心最经不起考量,这是你我都知道的事实。

一个用谎言来掩盖事实,也就意味着不得用更多的谎言来解释它,包裹它。前期一群在偏远山区支教的理想教育工作者们,团结,有梦想,对未来充满期待。但他们最终被利益驱使,在资本面前屈服,团体不再和谐,出现各种分歧与矛盾。

张一曼的结局也正是暗示了他们团体的未来,只是可惜了那红色的校服,还没有真正的穿上,令人惋惜。

唯一不妥协的佳佳为了父亲而妥协,而她也是故事中最有希望的角色,因为结局她离开了这里,去找寻属于真正的自己!仿佛也在告诉我们未来在路上,有希望[流泪]

[玫瑰][玫瑰][玫瑰]

喜欢的小伙伴动动小手指点个赞吧[吻]








咕噜的Reaction


《驴得水》于我而言,一部噎得说不出话的电影。

每个曾经特立独行的人,都抛弃了曾经的自己。

每个曾经想改变中国的人,都被中国所改变。

电影故事的情节很简单,几个心怀梦想的教师,为了改变当时中国落后愚昧的环境,到了一个缺水的乡村,他们养了一头驴挑水,可是教育部不同意出养驴的钱,于是校长将这头驴虚报成了一名叫「吕得水」的老师,用虚假身份老师的工资来养驴;最后教育部的特派员来视察的时候,大家只能拉来一位铜匠凑数,编造各种借口,没想到为了圆一个谎,不得圆更多的谎,最后局面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这是一部打着喜剧的旗号,演着悲剧的影片。

我相信这些教师最初一定是抱着满腔的热血走入乡村的。当年民国南京政府曾统计有600多个团体,在各地建了1000多个教育实验区,裴魁山、周铁男、张一曼、孙校长,四个人。 他们就是其中的一员。

然而,最后他们都走向了自己的反面。

在电影的最后,每个人都变了,再也不是自己了。用喜剧的手法,讲述了人性。大概这就是人性吧,为了钱不折手段,为了各自利益不惜牺牲别人,不断的用一个个谎言来掩盖过去的谎言,造成了最后的结局。追求自由的人,最终结束了自己;口口声声说为了农村教育改革的人,不断的行骗;追求正义的人,最终选择了妥协;淳朴无知的人,最终成了贪婪可恶的小人;真心喜欢想娶她回家,最终却选择一起伤害她。唯一不变的大概只有佳佳和那头真正的驴得水,过去的如果让它过去,未来只会更糟糕。仿佛一切都是生活所迫?大概就像考察员说的这就是中国国情吧,也大概像美国人所说的,不可思议的中国。


动漫萌宅腐


《驴得水》这部电影,首先不得不说,这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它把人性像洋葱一样层层的剥开,最后流泪却是我们。校长,铁男,老裴,一曼,佳佳,铁匠,特派员每个角色都代表了现在社会的各种各样的人。但不出意外的,每个人都成为一样的人,真实的人。

校长给人的感觉或许不是最坏的,但他是最自私的,为了自己的梦想让别人都走上歧途。但话又说回来,他的梦想是为了社会底层的孩子的教育,怎么说呢,这又是最无私的,这是矛盾的。

张一曼,她给我的感觉是潇洒,乐观积极,勇敢却又懦弱,她可以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跟刚认识的男人睡觉却又会因为头发被剪掉而情绪崩溃,性感是我用来形容她的词语。为了大局勇敢的跟铜匠老婆承认床事,也为了大局不惜伤害铜匠,这在我看来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是勇敢的。那她怎么又会是懦弱的呢?片尾张一曼的自杀是懦弱的,她被现实击倒了,她的懦弱在这个时候被放大。

佳佳,天真的她可以说在这部电影里是一股清流,但她在这部电影里为数不多的台词大都抨击了当事人的心和正在看电影的我们的心。其实她就像一个局外人,但她跑到了局盘里发表了她的看法。后来她被人用父亲的生命威胁,她也屈服了,我觉得她屈服了现实。她是不甘的!

铜匠,典型的老实人变坏系列,他被媳妇欺负惯了,走到那里都是大话不敢说一句,或者是任人差遣的份。后来为了保护张一曼,指着她媳妇的鼻子让她滚,这可能也是一份淳朴的爱情,毕竟保护自己心爱的人是每个男人的本能。不过却被张一曼骂了个牲口,我觉得他很受伤,这也是他变坏的转折点。后来让大家骂张一曼,打张一曼甚至是剪掉她的头发,都是恨让他心理开始扭曲。再后来他听说能能去美国然后从葬礼上坐起来询问罗斯,这显得他很贪婪,并且放弃家里的所谓的黄脸婆跟懂很多姿势的张一曼生活本来就是一个贪婪的想法。他开始就好像是一个等人雕刻的木头一样,雕成什么样子完全看那人的手艺。也可以说他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教育得是好是坏都要看父母的价值观。

这部电影的名字叫驴得水,里面的的驴就叫驴得水,我认为就是因为这个地方缺水并且需要驴去拉水才取驴为驴得水,可以说是驴被人利用,也可以说是它和里面的主角些在生命存活与否的战线上都是战友都是同志。不过后来,它却因为人们的利益而被送上餐桌,这里像抗日片里被出卖的人一样,显得辛酸并让人愤怒。总之,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是,性本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