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篇-木火土金水五行相生相克的科学理论解释

首先给大家讲三个高中化学的定义,第一个是

可逆反应:就是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的方向进行的反应。可逆反应总是不能进行到底,得到的总是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混合物。

思考

第二个是化学平衡状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特点是逆(可逆反应);等(V正=V逆(不同的平衡对应不同的速率));定(平衡时,各组分含量保持恒定);动(平衡时正逆反应均未停止,只是速率相等);变(条件改变,平衡移动);同(等效平衡)。

第三个是平衡移动:化学反应体系的平衡状态是可以通过改变反应条件(温度、浓度、气体反应的压强)而发生变化的。这种现象成为平衡状态的移动,简称平衡移动。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就向能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平衡移动原理

接来下可以讲五行了,五行学说以五行的属性和规律为依据,将自然界各种具有相同、相似或相关的事物和现象,分别纳入到木、火、土、金、水五行系统理论,我目前也只理解到五藏肝心脾肺肾、五气、五季的层次,别的还都无法理解。我上一篇讲到木就是固体,土就是气体,水就是液体,火就是吸热反应的源泉,提供热量,金就是放热反应的源泉,吸收热量,释放寒气。下面我来用相生相克解释一下。

1、五行相生:生即资生、助长、促进之意。五行相生是指五行之间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促进的作用和关系。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按我的解释就是固体可以加热,加热变成气体,气体可以降温,降温变成液体,液体变成固体。自然界的万物都是来源于天地之间的气体,然后慢慢演变成液体,再然后慢慢演变成固体,然后经历大规模的高温环境重新汽化再一次循环开始。所以我猜测地球每一次的大规模演变都是从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开始。

猜想

2、五行相克:克即克制、制胜、制约之意。五行相克是指五行之间有序的克制、抑制和制衡的作用和关系。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按我的解释就是木克土就是固体可以限制气体的增长,也就是平衡移动原理,气体多了,自然就像逆反应方向移动;土克水就是气体可以限制液体的增长,也是平衡移动原理,液体多了,自然就像逆反应方向移动;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这三个我到现在也找不到完美的解释,说水克火,可火也可以克水,等待以后我分析出来或者后人解答。

相态变化

相生相克是不可分隔的,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没有克,就不能维持其正常协调关系下的变化和发展。这个世界基本上就是三态的组成,气态是充满着各种离子排列组合的气体,液态是充满着各种离子排列组合的液体,图态是充满着各种离子排列组合的液体,三者加上加热反应和放热反应,通过可逆反应,通过平衡移动达到化学平衡的状态。中医在我看来就是人体和自然之间,人体内部之间的动态平衡。

下一章我将讲六气的科学理论解释和为什么发展出温病学说。我一直研究最省事省力的结合现代科学理论的上医养生之道和最实际的中医基础理论,欢迎发表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