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底裸辞的小伙伴们,现在怎么样了?

猫猫视角


年底裸辞的小伙伴现在大部分都在待业中。因为疫情的影响,中国经济已经严重的受到了影响。有些地方甚至都没有复工。也有的工厂已经开始进行裁员准备。

因为收入与支出已经不成比例,所以也要适当的为,自己做打算。

开启二零年的时候,所有人都是异常的兴奋。总觉得在这个二字开头的年间会有不错的事情发生,就算辞职了,过完年也可以好好的踏实找到工作。但殊不知,新冠状肺炎会如此强烈。没有办法工作,只能在家待业。花着自己仅有的一点存款,还要还一笔贷款,花呗信用卡轮流换着用。

这件事儿就是告诉我们。千万不要因为自己一时的脑热,而做错误的决定。一定要为以后先做铺垫,才可以果断的辞职。不然只能自食其果 ,万般后悔。这不能代表大部分人。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就是像上述所说。



扶额少女


我是2019年4月裸辞的,还差几个月,不过我现在很好。当然,也有很多小伙伴是2019年底裸辞的,情况不一。但我想:这个问题其实是想问:2019年裸辞的人,如果不好,该怎么办?

经验分享一下,希望对裸辞的人有所帮助:

职场上,如果你没有“资产”,那么永远就是被“工资”所限制,某种程度上,就永远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体制内除外)

为什么工资主要分为3种呢?分别是时薪、月薪和年薪呢?

这主要的原因,当然有现金流的问题,但是,还有一个重要的潜在原因是:企业不能保证你吃了上顿有下顿。当然,如果你比较高级,那么上顿时间给你长一些,比如:年薪制。

如果对你企业至关重要,那么企业为了拉住你,一定要保证你吃了上顿有下顿,那么怎么办?就是给股份、期权等等。

对了,这个就是“资产”了!

“资产”都有什么:硬的有股权、房产这2种,软的有不会被淘汰的技能、个人品牌、强到逆天的人脉关系

“资产”不是一下子就能获得的,如果你家里没矿,那么你的长期目标一定盯着资产。说白了,工资从1万涨到1万5,就算涨到2万,如果你不把多余的钱拿去形成“资产”,那么这个工资涨幅在长期来说,是没什么实际意义的。

所以,在职场上,从本质上来说,必须“拿钱不当钱看”,必须“拿钱去形成资产”。这才是长远之道。

有了“资产”你会怎么样?

钱并不是“资产”,因为钱会贬值的。而且人都有弱点,太多的现金放在身边,是放不住的。

当你有了“资产”以后,什么裸辞,什么中年危机,什么职业疲倦,全都没有!

所以,2019年裸辞的小伙伴,如果你有“资产”,那么没什么可以担心的。

如果你没有“资产”,怎么说呢,就算现在你去发奋学再多的职场技巧,也起不到本质的作用。


学习委猿


我认识的2019年年底裸辞的朋友,有的已经找好新工作上班了;有的还在被就业难困扰着;有的已经做好调整自谋职业;还有的进入准退休状态。


这里分享下解决了就业问题的几个朋友的经验。

1,降低求职薪资要求,有助于快速上岗。

朋友A,测试工程师,原来工作薪资1万2,最初期望工资要求1万5。裸辞2个月后,在第三个月将薪资要求降低到1万1-1万2之间,拿到了一家公司1万1的测试工程师offer,实现就业。

朋友B,新媒体运营,原来工作薪资1万8,最初期望工资要求1万8。裸辞3个月后,将要求降低为1万5以上,拿到了月薪1万5的新媒体运营offer,实现就业。


2,停止求职,转入自谋职业。

朋友C,40岁,人事经理,原来工作薪资2万,对新工作期望8000以上。缺少面试机会,通过第三方招聘平台,接猎头项目做。花了1个月时间熟悉平台,磨合项目,然后平均一个月成功入职一个候选人,月收入预计在万元左右。收入和预期相当,但投入时间比在企业里少,而且比较自由。

朋友D,经济酒店管理者,喜欢玩小视频。辞掉工作后,受旅游行业不景气影响,没有看到合适的工作机会。将兼职做的小视频当成主业,添购设备,优化剪辑水平,作品多平台分发。上个月的月收入在3000多,稳步增长中。他的目标是能做到月收入过万。

朋友E,美工设计,之前在广告行业加班太多,身体消耗厉害,裸辞后花了近半年调养身体。上个月开始尝试送外卖,一个月下来,感觉还不错,打算继续做。


3,直接进入准退休状态。

朋友F,外资总监,裸辞前年薪80万。拿了一笔100万左右的赔偿金后,直接进入准退休状态。

她家有2套房,皆无贷款,一套自住,一套收租。偶尔接朋友订单,去公司做一场分享,一次收万八千块钱。平日炒股打发时间。

社保以灵活就业身份自己交着,等到了50岁申请办理退休。


兰芳观点:

如果早早做好准备,打造工资外的收入管道,可以有效地防止失业危机;如果就业机会相对较少,降低个人要求,可以增加成功率,同时自谋职业也是一种就业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