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称帝,一直以匡复汉室为己任的诸葛亮为何遣使祝贺?

锦书雁字说历史,茶余饭后讲故事。

诸葛亮的一生致力于统一中原,匡复汉室。

尤其在曹丕逼迫汉献帝让位以后,诸葛亮更是积极支持刘备称帝,打出承继汉室正统的旗号以对抗曹魏政权。

“攘除奸凶,兴复汉室”成为了当时蜀汉的既定国策。

“汉贼不两立”,同曹魏政权不共戴天,也成了刘备、诸葛亮的一生誓言。

刘备死后,诸葛亮主政蜀汉,大权在握,志向不改,积极北伐。以积极主动的军事行动表示统一中原的决心。

从公元228年春至公元234年冬,诸葛亮前后对曹魏政权发动了五次战争。

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秋。诸葛亮终因操劳过度,病逝五丈原。

“壮志未酬身先死。”诸葛武侯给自己留下了无尽的遗憾,也给后人留下了无限的唏嘘感慨。

诸葛亮这样一个坚持始终,一生以匡复汉室为己任的人,为何对僭越称帝的孙权却网开一面?甚至对孙权称帝的举动,连口诛笔伐的行为也没有,反而遣使表示祝贺。

这一切都是为什么呢?以下让我们来根据史料一探究竟。

【《三国志-蜀书-陈震传》记:建兴七年,孙权称尊号,以震为卫尉,贺权践阼。】

公元229年孙权称帝,派出使节告知蜀汉。蜀汉皇帝刘禅亦派卫尉陈震复命,表示祝贺。

孙权这次“遣使告事”非常讲究外交技巧,充分考虑了东吴和蜀汉两国当前的联盟关系。因为吴、蜀自“赤壁之战”以后的联盟和好关系,实在来之不易。

自刘备兴兵为关羽复仇,“夷陵一战”把吴蜀两国自“赤壁之战”以来建立起的通好关系,打得是灰飞烟灭、烟消云散。

尽管后来孙权迫于曹魏南征的压力,以胜利者低姿态,虚与委蛇的方式向刘备示好。希望能修复吴蜀两国的前盟关系,刘备也出于无奈勉强答应。但是两国修复旧好的本质,其实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进展,表面和好,内心却各存猜忌。

因为刘备的存在,蜀汉一直对“夷陵之败”耿耿于怀。吴、蜀两国也因此始终心存芥蒂,无法释怀。

刘备死后,诸葛亮总算可以放开手脚,开展自己一贯“联吴抗魏”的主张,立即派遣邓芝出使东吴。

在诸葛亮、邓芝、孙权、张温的不懈努力之下,吴、蜀两国终于消除了前嫌旧恨。

“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两国的同盟关系总算取得了可喜的、阶段性的胜利成果。

然而此时的孙权决然称帝,无疑是对吴、蜀两国的盟好关系,发出了一个全新的挑战。如何应对和解决这个尖锐的问题,对蜀汉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难题。

孙权也充分的考虑了这一点,遣使通告的时候,提出了“并尊二帝"的战略决策。意味着吴、蜀两国把魏国排斥在外,共拥天下。

主动提出“二帝并尊”,无疑是孙权给诸葛亮的默契提示。

之前刘备称帝的时候,曾遣使问孙权的意见,孙权一直没有明确表示支持和反对,这一次提议“并尊为帝”显然是大有深意。

不得不说孙权的这一决定有着极高的政治智慧和颇具艺术气质的外交策略。

孙权的“二帝并尊”在蜀汉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蜀国大臣们积极讨论这件事。除诸葛亮外,一致认为“交之无益,而名体弗顺"(意思是孙权已经称帝,再和吴国交盟则名不正言不顺,没有任何好处。)并一致主张应该“显明正义,绝其盟好"。

诸葛亮眼见劳神费力得来的“吴蜀盟好”外交成果,要在一旦之间付诸东流,赶紧上表刘禅,陈述形势,指明要害,力排众议。

《汉晋春秋》记诸葛亮的《绝盟好议》:权有僭逆之心久矣,国家所以略其衅情者,求掎之援也。今若加显绝,仇我必深,便当移兵东伐,与之角力,须并其土,乃议中原。彼贤才尚多,将相缉穆,耒可一朝定也。顿兵相持,坐而须老,使北賊得计,非算之上者。喑孝文卑辞匈奴,先帝(指刘备)优与吴盟,皆应权通变,弘思远益,非匹夫之为忿也。今议者或以〈孙)权利在鼎足,不能并力,且志望以满,无上岸之情,推此,皆似是而非也。何者?其智力不侔,故限江自保;权之不能越江,犹魏賊之不能渡汉,非力有余而利不取也。若大军致讨,彼高当分裂其地以为后规,下当略民广境,示武于内,非端坐者也。若就其不动而睦于我,我之北伐,无东顾之忧,河南之众不得尽西,此之为利,亦已深矣。权僭之罪,未宜明也。

诸葛亮在这篇上表刘禅的奏疏中,分层次的阐明了联吴抗魏的必要以及不能绝吴盟好的原因。

一、明确了联吴的目的是“求掎角之援",是为了共同对付曹魏。

二、指明了一旦与吴国绝盟,则吴、蜀两国立即会从盟国变成敌国。而且孙权会变本加厉,“仇我必深"。

三、指出了目前同孙吴作战的条件很不成熟。

四、预测了出兵伐吴会给曹魏可乘之机的未来形势。反之,吴蜀盟好则可以拥有将压力推给曹魏的现实状况。

五、讲清了“应权通变"之宜的对策。学习先贤,遇事想长远一些,灵活多变一些。

六、进一步剖析了当前形势,错误的策略会导致本为仇敌的吴、魏,因利联合。指出当前的均势状态下,孙吴不能越江,曹魏不能渡汉水,“非力有余而利不取",而是“智力不侔,故限江自保",但是,如果对其用兵,吴、魏必将联合起来,全力对付蜀汉。

七、透露了“和吴”对于即将北伐曹魏的重大利好意义,“若就其不动而睦于我,我之北伐,无东顾之忧"。

诸葛亮据理陈述,言辞中肯,最终说服了蜀汉群臣。对孙权称帝不仅没有明确表示反对,而且特派卫尉陈震赴吴“庆权践位”。

不难看出,这是诸葛亮处理蜀吴关系的一次纲领性的谈话,完全是一种战略上的考虑。诸葛亮无愧于一个卓越而成熟的政治家、外交家。

两个月以后,孙吴黄龙元年(公元229年)六月,陈震到达武昌,以官方的形式表明了蜀汉对于孙权称帝全力支持的态度。

吴蜀盟约“戮力一心,同讨魏贼"、“若有害汉,则吴伐之;若有害吴,则汉伐之"以及“各守分土,无相侵犯"。

就这样一场险要的公关危机,在孙权的默契提示之下,经诸葛亮巧妙地化解,转为了加深盟好关系的良好契机,奠定了吴蜀两国终世不再战争的基础,充分反映了孙权、诸葛亮两个战略家的政治、外交胸怀和智慧。

此番对诸葛亮和孙权的赞美之词,绝非虚张、夸大。

史书记载,赤乌年间(公元238年-公元251年),孙吴国内曾经谣言四起,刮起了一股蜀汉将要毁盟之风。

孙吴要员步骘、朱然等,一些重量级的人物分别上疏,言说蜀汉将要叛吴联魏。并且言辞确凿,讲了两条根据:

一、“自蜀归者,咸言(蜀)欲背盟与魏交通,多作舟船,缮治城郭。”

二、蜀汉不配合孙吴的军事行动。“蒋琬守汉中,闻司马懿南向,不出兵乘虚以掎角之,反委汉中,还近成都。”

结论是“事已彰灼,无所复疑,宜为之备。"

大家都在劝孙权要有所准备的时候,孙权力排众议,以为事情断然不会像步陟、朱然所说的那样。

同时也表明四点原由:

一、“吾待蜀不薄,聘享盟誓,无所负之,何以致此?”

二、“司马懿前来人舒,旬日便退,蜀在万里,何知缓急而便出兵乎?"

三、过去魏欲人汉川,我们准备策应,但没有“举动'',“会闻魏还",准备活动就停止了,蜀难道可以以此怀疑我们吗?

四、“人家治国,舟船城郭,何得不护?"就像现在我们这里“治军”,难道是想对付蜀吗?

最后,孙权断然说:“人言苦不可信,朕为诸君破家保之。"事实正如孙权所说,蜀汉根本没有叛盟的打算。

以上是孙权的辟谣说辞,诸君以为如何?我认为此时的孙权真是一位英明之主。

智慧中包含着换位思考、推己及人,感性中又充满了明理和是非曲直。孙权真是英明神哲,干略非凡!

孙权说出此番言论之时,诸葛亮已经逝世多年。

如此稳固的吴蜀关系,仅用孙权和诸葛亮的智慧来解释是远远不够的,如果用政治利益来说明也不能够全面的包含。衡量吴蜀联合的问题,我想“真诚”二字在其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正如当年邓芝二次出使孙吴的时候,孙权跟邓芝说:“等到天下太平的时候,有两个君主分别统治天下,不也是很快乐的事吗?”

邓芝却回答孙权说:“天无二日,地无二主。如果魏国灭亡之后,大王还不能深识天命的话。那么作为君主的人就各自去光大自己的仁德,作为人臣的人则各自竭尽自己的忠诚,而作为将领之人则握棰擂鼓。那时候不仅不是快乐分治的时候,反而是争战要刚刚开始的时候。”

孙权听闻邓芝的回答,大笑说:“你还真是一个耿直boy呀。”

孙权在给诸葛亮的信中说:“丁厷言辞铺张浮艳,阴化不能完尽;能和合两国的人,只有邓芝。”

由此可见虚华的外交辞令并不能够解决所有的外交问题,有时真诚不失为一种解决棘手问题的有效途径。

2020年5月5日,锦书雁字记于北京通州。

(观点无甚小对大错,言之稍稍有据即可。喜欢此文,烦请点赞;有不同观点,请留言评论;不喜此文,亦可直接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