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伐董卓,为什么关东诸侯比汉室宗亲还要着急呢?

引言:

西凉军阀董卓进入洛阳之后,祸乱朝纲,废立皇帝,弄得人心尽失。关东的诸侯歃血为盟,组成反董卓联军,共同讨伐董卓。这本是大家熟知的剧情,但其中有几个疑问不得不提出。

为什么来的都是地方诸侯,主导者为何不是汉室宗亲?董卓究竟做了什么事,让关东诸侯一定要联手对抗他?关东联军费那么大劲结盟,为何董卓退出洛阳后就偃旗息鼓,是力不能及,还是目标已实现?

01 董卓在洛阳,得罪了谁?又拉拢了谁?

董卓在进入洛阳之后,做了这么几件事:

第一,夺取兵权。董卓一开始带到洛阳的兵马并不多,不足以控制整个局面。而且当时洛阳还有一个强力人物执金吾丁原,在和董卓唱对台戏。董卓暗中收买丁原的手下吕布,将丁原杀死,吞并其部众,从而将洛阳区域的所有军事力量纳入自己的掌控之中。

第二,废立皇帝。董卓将原先的少帝刘辩废黜,立刘协为皇帝,自己封为相国,权倾朝野。

第三,提拔士族官员。由于桓灵二帝时期的党锢之祸,大量清廉正直的党人遭到打压。董卓为这些党人恢复名誉,并任命一大批地方官员,而自己亲信的任命则相对克制

董卓率诸公上书,追理陈蕃、窦武及诸党人,悉复其爵位,遣使吊祠,擢用其子孙。

卓又以尚书韩馥为冀州牧,侍中刘岱为兖州刺史,陈留孔伷为豫州刺史,东平张邈为陈留太守,颍川张咨为南阳太守。卓所亲爱,并不处显职,但将校而已。--------《资治通鉴》

第四,肆意妄为。董卓扰乱后宫,并且手段残暴,无缘无故地杀害大批百姓,抢夺财物,让百姓惊恐不安,朝不保夕。

我们可以看到,董卓的所作所为让东汉皇室颜面扫地,并且让百姓咬牙切齿,但唯独对关东士族进行了很大程度的示好。但为何后来的反董急先锋都是这些董卓任命的关东地方官呢?汉室宗亲都在做什么呢?


讨伐董卓,为什么关东诸侯比汉室宗亲还要着急呢?

董卓统治手段十分残暴


02 汉室宗亲此时都在哪?

在东汉末年,除了刘备,有名有姓有实力的汉室宗亲有这么几位:刘焉、刘虞、刘表、刘岱、刘繇。

益州牧刘焉,履历显赫,曾经在冀州、南阳等地任过职。他早早看出东汉皇室的权威在不断减退,于是向汉灵帝建议,恢复州牧制度,整顿吏治,以此来安定天下。

刘焉的理由冠冕堂皇,他也成为了三国时期第一批州牧中的一员。是想寻一片安身之地也好,还是想有所作为也好,总之在董卓进入洛阳之前,刘焉早已人到益州。

在益州,刘焉一方面利用追随他的东州人士大力压制益州本地豪强,另一方面与五斗米教的张鲁联合,阻断与东汉朝廷的联络。

从这些动作可以看出,野心勃勃的刘焉恐怕心中早已有了想法。州牧可以统领一州的军政事务,其实际权力基本等同于西汉初期的刘姓诸侯王。

董卓在洛阳的所作所为,也许正合刘焉的心意,汉室的控制力越弱,则他在益州越逍遥。


讨伐董卓,为什么关东诸侯比汉室宗亲还要着急呢?

益州牧 刘焉


幽州牧刘虞,忠于汉室,地处大汉最边角,山高水远,为人清廉正直,能够造福一方。

虞虽为上公,天性节约,敝衣绳履,食无兼肉,远近豪俊夙僣奢者,莫不改操而归心焉。-------《后汉书 刘虞公孙瓒陶谦列传》

董卓希望刘虞能够到洛阳担任太傅,由于太过遥远,加上道路阻塞,使者居然到不了刘虞面前。同样的,刘虞如果从幽州率兵南下,到中原地区参战,其距离和物资消耗足以将幽州拖垮。

而且刘虞与属下公孙瓒的矛盾也是重要的掣肘,从几年之后两人翻脸兵戎相见来看,此时恐怕矛盾早已产生,刘虞不能冒着如此大的内部风险前往参加会盟。


讨伐董卓,为什么关东诸侯比汉室宗亲还要着急呢?

幽州牧 刘虞


荆州牧刘表,这是我们熟知的一位。正是在讨伐董卓这一年,刘表接手荆州牧,此时诸侯讨董已经开始了。当时袁术在南阳地区有强大的兵力,据《后汉书》记载,刘表居然无法正式到荆州上任,不得不“单马入宜城”。

到了荆州,刘表与本地大族蒯氏、蔡氏合作,行仁政、抚民心,同时还要防范袁术。从讨伐董卓结束后,袁术派遣孙坚攻打荆州的事情看,袁术对于荆州的觊觎不是一天两天。因此,一个是时间上来不及,一个是在荆州立足未稳,刘表不可能有力量参加诸侯会盟之事。


讨伐董卓,为什么关东诸侯比汉室宗亲还要着急呢?

荆州牧 刘表


扬州牧刘繇,他接任州牧还是在四年之后,此时他正在淮浦躲避战乱,自然无法前来。

兖州刺史刘岱,这是唯一一位参战的实力派汉室宗亲。

这么多汉室宗亲,大多身居要职,有不想来的,有不能来的。但不难看出,他们中不少人对于赶走董卓这件事并不急迫。也许是随着东汉的朝纲败坏,这些实际意义上的刘姓诸侯王心中都有着各自的想法。

那么我们来看看实际到场的各路诸侯,他们都是心怀汉室的急公好义之辈吗?各路诸侯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呢?

03 袁绍为何能当上盟主?他代表的是哪些人?

真实的讨董战役,没有演义中浩浩荡荡的十八路诸侯,在场的大概有这么几位:勃海太守袁绍、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这十一位诸侯。我们可以看出,

基本上就是冀州、中原和南阳一带的诸侯。

顺便提一句,讨伐董卓并不是如演义中由曹操矫诏发起,此时的曹操、孙坚在联军中都没有资格称为一路诸侯。在《三国志 先主传》正文中,甚至没有提到刘备参与了此次战役。后来的诸位三国大佬此时只能乖乖当小弟。


讨伐董卓,为什么关东诸侯比汉室宗亲还要着急呢?

讨伐董卓的主角 袁绍


那么,为什么盟主会是袁绍?在座的诸侯还有几位州牧和刺史在呢,地位和资历都在袁绍之上啊。我们来看一看各位诸侯之间的联系。

这十一位诸侯中,韩馥是颍川人,袁氏门生;刘岱与袁绍关系极好,《三国志》记载“绍令妻子居岱所”;王匡,曾与袁绍共同在何进手下任职,并且共同诛灭过宦官,并肩作战过;张邈,和袁绍是朋友(后来反目);张超,张邈的弟弟;鲍信,与袁绍在何进手下做过同事。再加上原本姓袁的三位,袁绍、袁术、袁遗。

看到这里,各位诸侯大佬的出身、背景、关系,共同指向了此次讨伐董卓背后真正的主导者和话事人,汝南袁氏。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汝南袁氏代表了当时的关东士族,掌控着这一次战役。所以,此次的盟主必然是代表着“四世三公”的袁绍。

那么在大汉岌岌可危之时,连汉室宗亲们都驻足观望,为什么这些关东士族们如此积极?他们对于董卓有什么仇什么怨呢?这就涉及到贯穿两汉四百年的关东、关西之争。

04 董卓究竟动了谁的蛋糕?

秦汉以来,以函谷关为界,划分关东、关西。汉高祖刘邦定都长安,以关中为基本盘,当时掌握国家权力的是一大批追随刘邦的功勋贵族集团。对于关东原六国区域的地方豪强,在西汉初期很长一段时间里,是持打压态度。对达到一定规模的地方豪强,进行强制迁徙,以防其坐大。

到了汉武帝时期,功勋贵族凋零殆尽。为扩大皇帝的权力,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且大量吸纳地方豪强进入行政体系。豪强获得政治话语权之后,想方设法停止了之前针对豪强的迁徙政策。于是从西汉中后期开始,地方豪强开始快速坐大。


讨伐董卓,为什么关东诸侯比汉室宗亲还要着急呢?

以函谷关为界


由于西汉的重心是在长安,虽然也有很多关东豪强进入朝堂,但总体上关西人士还是占据优势。

到了东汉,光武帝刘秀依靠关东豪强的力量中兴汉室,定都洛阳。汉朝的重心不可避免地开始向东偏移。由于儒家学说成为进入仕途的必修学科,各地豪强开始纷纷潜心研究儒家经学。再加上东汉的察举制和征辟制,已经占据高位的豪强,自然愿意推荐本族和亲近家族之人来做官,互相提携,代代相传。这样,豪强和儒家经学的结合,就诞生了能够世代为官的士族。

文化的发展依赖于良好的经济基础和稳定的环境,这一点上,关东士族占据先天的优势。关东地区自春秋战国时起,就以经济繁荣和思想交流频繁而著称,诸子百家的绝大部分都诞生于关东区域。

而关西由于西汉末期的战乱,经济大受影响。在东汉,凉州等地频频发生叛乱,让关西豪强不胜其扰。经济疲敝,边疆不稳,关西豪强在向士族转化的进程上,落后于关东士族越来越远。

渐渐地,东汉就形成了关东士族长于儒学,关西豪强铁血善战的区分。关东士族能够占据庙堂中央,而关西豪强多在边境带兵,关东对关西取得了决定性的优势。


讨伐董卓,为什么关东诸侯比汉室宗亲还要着急呢?

关东士族占据东汉庙堂


但是关东士族的美好生活随着董卓的进京,被打得粉碎。董卓关西豪强的出身和行事作风,是袁绍等关东士族无法容忍的。而最关键的,是董卓居然废立了皇帝。

董卓换皇帝自然不是真的要为大汉选择一个英明神武的君王,或者单纯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而是由于刘辩是关东士族推上皇位,董卓迫切地需要有关西烙印的刘协来代表关西豪强的利益。

卓大喜,以王为贤,且为董太后所养,卓自以与太后同族,遂有废立之意。-----《资治通鉴》

这对于关东士族简直是灭顶之灾,关东的象征洛阳城被董卓控制,关东士族的上升途径也将由董卓说了算,这让苦心经营二百余年的大好局面一朝破碎。汉室宗亲尚且可以在各自领地静观其变,说不定还可以效仿光武帝再来一次中兴。可关东士族们却是被挖断根基,洛阳烧了可以重建,但如果不能控制庙堂,士族们就与一般的土财主无异,再也不具备政治上的优势和特权。“仕途垄断权”的丢失,才是关东士族心急火燎,撸起袖子要和董卓拼命的真正原因。

05 诸侯讨董,是半途而废,还是各退一步?

历史上的诸侯讨董过程,远没有演义中描述得那么异彩纷呈。“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这些故事都没有发生。甚至诸侯们都没有合兵一处,袁绍在黄河北岸的河内,袁术在南阳,韩馥还在邺城,孔伷在颍川,在酸枣汇合的只有张邈、刘岱、桥瑁、袁遗、张超这几路而已。

诸侯们190年正月起兵,考虑到联军势大,二月份董卓就把天子带到长安,顺带一把火把洛阳烧了。尴尬的是,由于畏惧董卓军队的战斗力,诸侯们都不敢追击。心里瞧不起归瞧不起,真要动起手来,西凉军的战斗力可不是闹着玩的。

在关东的阵营中,也许只有热血青年曹操才是一门心思在为汉室着想,奈何人微言轻加兵少,在汴水遭遇大败,无力扭转整个局势。


讨伐董卓,为什么关东诸侯比汉室宗亲还要着急呢?

董卓火烧洛阳


董卓迁都之后,此次战役基本就算结束了。从我们观众的角度看,诸侯讨董当然不算成功。董卓逃到了长安,汉献帝没有救出来,整个洛阳城也被烧成一片废墟,似乎什么目标都没有达成。但是从当事双方来看,这样的结果却又都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董卓成功地回到关西的势力范围,关东诸侯没有胆量进兵冒犯,暂时解除了被围攻的风险。董卓可以安心地在自家大本营过踏实日子,闲暇的时候还能以朝廷的名义,弄个诏书安排一下关东的人事职务,虽然已经没有人当回事。

对于袁绍一方的关东士族而言,虽然没有能够消灭董卓,将整个局面恢复到东汉之前的样子,但是成功地将董卓和皇帝赶出洛阳,也是可以接受的结果。从此以后,东汉皇室不再具备“居天下之中”的巨大威力,只能在关西地区自娱自乐。而洛阳被焚毁,则是在关东和关西之间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真空地带。

对于关东士族而言,本就无意攻伐关西地区的土地。现在东汉皇族加在身上的枷锁已经完全去除,整个关东地区成为士族的后花园。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诸侯们已经成为土皇帝一般的存在。

只要你皇帝老老实实待在长安,别来插手我关东的事情,关东士族是能够接受这样的局面的。甚至于,后来袁绍尝试立刘虞为帝,以及袁术自立称帝的事情,都是关东士族已经完全不在意东汉皇权的极端体现。

因此,看似虎头蛇尾的诸侯讨董,恰是两大势力集团相互妥协的结果。


讨伐董卓,为什么关东诸侯比汉室宗亲还要着急呢?

关东联军逼退董卓



规模宏大的诸侯讨董,表面上是为了匡扶汉室,实际则是关东士族和关西豪强的直接碰撞。

从长远的效果看,这次最大的赢家依然是关东士族,压在头上的东汉皇权被打得粉碎,至此以后,士族的力量不受遏制的增长,凭借着雄厚的经济优势、教育资源和人才储备,开始真正搅动天下风云。其影响力贯穿整个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一直延伸到之后的两晋南北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