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对《海上花》的评价

小说《海上花》封面

张爱玲写的《海上花》后记。言语虽然自负,但事情看得透彻。加上个性,准确的表述。冷虽然冷了点,但仍旧不失为好文字。

比如:书中这些嫖客从一而终的倾向,并不是从前的男子更有惰性,更是“习惯的动物”,不想换口味追求刺激,而是有更迫切更基本的需要,与性样必要——爱情。过去通行早婚,因此性是不成问题的。但是婚姻不自由,买妾纳婢虽然是自己看中的,不像堂子里是在社交场合遇见的,而且总要来往一个时期,即使时间很短,也不能是稳能到手,较近恋爱的过程。

这个说的更是言简意赅:妓女从良至少比良家妇女有自决权。嫁过去虽然家里有正室,不是恋爱结合的,又不同些。就怕以后再娶一个回去,不过有能力三妻四妾的究竟不多。盲婚的夫妇也有婚后发生爱情的,但是先有性再有爱,缺少紧张悬疑,憧憬与神秘感,就不是恋爱,虽然可能是最珍贵的感情。恋爱只能是早熟的表兄妹,一成年,就只有妓院这脏乱的角落里还许有机会。再就只有《聊斋》中狐鬼的狂想曲了。

依张爱玲看来,旧时的小说里写的才子佳人,尽管成堆,可是它们太假,不见生活质地,不够“淡”,不够真实。连恋爱的边都沾到。

难怪张爱玲会说,中国历史上小说的第一个高峰是《红楼梦》,可惜高峰成了断涯。但是一百年后倒居然出了个《海上花》。

张爱玲这样捧《海上花》我认为有点过。《红楼梦》得九十分的话,《海上花》最多只能算及格。《红楼梦》也写爱情,但是最重要的主题却并不是爱情,而是人生——真亦假时假亦真,无为有处有还无。从这点来看《海上花》的格局就输给了《红楼梦》。

单论爱情的话,《红楼梦》写的也不比《海上花》差。《海上花》写沈小红和王莲生历经爱情的纠葛緾绕之后,沈小红姘戏子坏了名声,王莲生仍旧对她余情未了。把爱情写到了凄清的境界。张爱玲认为这是前所未有的。《红楼梦》里争强好胜的林黛玉最后死了,她的死多少有几分贾宝玉的关系。只是文字欲盖弥彰,故事“平常”,有些“淡”,不太容易领略其中的境界。其实真正有经历的人还是能体会,林黛玉气郁填胸,夜不能寐的痛苦。能感同其用情专一的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