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分享一下你家的长寿老人,是怎么长寿的?

土土君子兰


我家老人之所以长寿这是因为:

一、心胸开阔,不爱生气,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与人为善,邻里和睦。

二、身体瘦弱,饮食清淡,不爱吃炒菜,饭量较小,我妈最多吃八个饺子,我妈是一不舒服就睡觉,也不吃药,睡眠较好。

三、生活习惯做事善于动脑,老年酷爱学习,读书写字,喜欢读故事书,看电视喜欢看《动物世界》,喜欢交友,经常与老街坊邻居聊天,喜欢做针线活。

我以上所说是我妈,终年91岁。





时代的荒唐


答:行善积德,百岁全自理!

1、我外祖母在112岁时,自己擦身,换上新衣服,明晨,安然无恙地自然走了……

2、在场所有人叹为观止,目瞪口呆,折服得五体投地。

3、老一辈说我外祖母,一身行善积德,支持外祖父为老百姓铺路架桥四次,倾其所有。


绥格格


遇事脾气淡 做事动作慢

我用真实故事,讲人长寿的奥妙。我连襟,家庭条件不好,生了上十个孩,只活了六个。他家住一个叫东山岗的地方。所谓岗,就是岗地,严重缺水,至到现在,依然属贫困村。别说住房,就连吃饭的口粮,很难自足。那儿有句俗语:叫“甜瓜不结瓜,苦瓜压断丫。"地方虽穷,还蛮发人,岗上住户不满两百,人却有千多号。

我连襟这人,旧社会,在私塾学堂读了十个麦黄班(叫农闲班),村里的写契约、红白喜事的对联,都请他主持,人称他“二先生"。他性格:文质彬彬,说话斯文,再急的事,他总是慢条斯理,从不狂言粗语。一生,在村里从不与人争斗,遇事忍让,老少喊他外号"和事佬"。在家里,一群孩子闹得再凶,他从不生气,总是轻言细语劝导孩子们:“做人要和气,切莫大吵大闹,家和万事兴,家人不和外人欺"。他用古训治家,在村中传为佳话。

在合作化时期,他任大会计,下地干活很少,总在禾场晒粮,风净粮,分粮。因做事慢,经他做的事,笔笔清楚,没有差错。

至到去年,才寿终正寝,享年九十一岁,是村中长寿老人之一。

生活环境不好,生活条件又差,能活九十以上高寿,正如标题所述 : 遇事脾气淡,做事动作慢。这就是长寿之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