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国际不打小孩日,你小时候被父母打过?打过自己的孩子吗?

兴泽影视


哈哈,还有这个日子,真为全天下的孩子感到欣慰。

印象中从小没被父母打过,不知道是因为天生太懂事了,没做过出格的事,所以没被打过?还是因为父母不是用棍棒教育的方式,所以我能一直比较懂事?

现在我也有了孩子,深深感觉到孩子是用来爱的,不是用来管的。一个内心有足够多爱的人,自然会感受到世界的美好,也自然会让自己变得美好。只要父母足够尊重孩子,足够爱孩子,孩子自然会信任父母、配合父母,所以我不提倡打孩子,以前是打过,初为人母,心智还不成熟,但后来再没打过,也不会再打,孩子做的不对,一定是家长哪里出了问题,所以,每一个问题都是改变的契机。

当你再伸出手的时候,不妨想想,真的是孩子的错吗?


漫沙飞舞123


早上看见这个题目,还以为在开玩笑,后来查查,原来今天真的是国际不打小孩日啊![流泪][害羞],孤陋寡闻了!

说起打小孩这个话题,记忆中真的被爸爸打过一次,说起来有点害羞,是因为想吃点心!好像是6.7岁时候吧?反正记事了!那是快过年时,家里有一盒点心,我就特想吃,[害羞],妈妈想着留着送人用,不想给我拆了吃,我就生气了!然后爸爸回来就问,老闺女咋不高兴了?老妈就说了,然后老爸就说:老闺女想吃就吃,然后就拆了包装给我拿过来,哄我半天,我就生气不吃。最后老爸生气了,照屁股打了两巴掌,我就哭着哭着睡着了!还听见老妈在抱怨老爸手劲太大了,都打红了……

几十年过去了,这一幕好像就在眼前,好像这也是记忆中唯一的一次挨打,却成了最甜蜜的回忆!

转眼间,闺女也快而立之年了,小时候好像她爸打过她一次,也是闺女调皮怎么也不听话,把她爸惹急了,用笤杵疙瘩打了她屁股几下,把闺女疼得直跳,现在她还经常拿这个说事了!

说起来打孩子,有时候气急了,真的在所难免。可是千万不能成了习惯,特别是切忌拿孩子当出气筒。在打了孩子后,要让孩子知道她做错了什么,要知道爸妈是爱她的,不要给她留下心灵创伤!另外千万别不管不顾,不能打脸不能打头,不能贬低羞辱孩子。像撒谎等原则问题,一定要让她明白,下次不能再犯!

最后想和大家说,孩子真正陪在我们身边的时间并不多,几年而已。所以一定要在她他最需要我们的童年,给她们最快乐的时光,同时给她们做好榜样,帮她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她们自尊自爱自强自信,让她们脚踏实地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愿我们都能成为孩子最好的老师!


泰康宋姐


国际不打小孩日(International Spankout Day),spank也就俗称的“打屁股”,也被称“无巴掌日”。是由美国反体罚组织“有效管教中心”于1998年发起的,每年的4月30日举行,目的是宣导反对体罚的儿童人权观念。引起了广大网友和家长的关注。“挨揍”突然又跳入大家眼帘,宝妈们又被拉回到血压升高、一触即发的某个夜晚。

疫情特殊时期,很大部分学生还居家学习的背景下。

神兽的妈妈们心理状态都还好吗?

陪伴神兽们的日子还好吗?今天不能打屁屁哦,宝妈们还是要继续修炼,终究要自己扛下来。是不是期盼有一个“国际乖乖写作业日”,“国际不顶嘴日”“国际不玩游戏日”等等。

听到这个节日,很多宝妈会认为是玩笑,一笑之余确实值得我们对家庭教育进行深入思考。孩子成长阶段不同,家长面对孩子成长问题也不同,无疑青春期孩子是最叛逆的,冲突也是最容易爆发的。

那么面对孩子,父母的怒气从何而来呢?

1,不了解孩子成长规律,过度管教,要理解孩子之间的共性,差异性和不平衡性。

2,片面定义孩子的成长和成功,对与错。

3,父母将自己的挫折映射到孩子身上,其实怒气更多是对自己的不满和宣泄。

4,缺少耐心,缺少沟通,没有安全感的父母,更容易动怒。

5,父母缺乏控制情绪的意识和能力,不善于反思自己。

无冷静不教育的原则。

无冷静不教育的原则同样适用于家庭教育。教育的目的不是惩戒,而是为了改正孩子错误。首先要延迟判断,进行自我暗示,冷静下来再教育,多思考目的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初心是什么,准备怎么做,应该怎么做。

带情绪的教育往往有反作用,由叛逆变成熟是每个人的成长必经过程,请给与孩子们更多的平等和尊重,我们需要和孩子做朋友,引导他们度过每个人生阶段,你说呢?欢迎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