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在卫国战争中无所作为吗?为什么?

褪色墨水


首先,二战卫国战争时期,没有俄军,只有苏军

一战时期,苏联人民在十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后,成立苏维埃联合政府,简称苏联。当时西欧各国对沙皇俄国的军队的简称是:俄军

直到后来1991年苏维埃政府解体,俄罗斯继承70%军事力量,欧美国家称俄罗斯的武装力量为:俄军

二战卫国战争时期普遍称为:苏联红军,红军,苏军

白俄罗斯加盟国军队官方称为:红军第二方面军。内部称:俄军

红二方面军在列宁格勒战役中表现出色。在德军机械化部队对列宁格勒围歼战中,红二方面军配合守城部队,粉碎了德军企图,坚守列宁格勒长达5个月,为战役的转机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也付出了伤亡率87%的代价,面对补给困难,红二方面军的非战斗减员高达整体减员的23%,为卫国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苏军对内部军队的简单命名规则

其实,卫国战争时期苏军对军队的命名大多以地区名字命名,这类似于国内的华北野战军,东北野战军,西北野战军,华中野战军等。

在苏联有:北高加索方面军、加里宁格勒方面军、列宁格勒第一方面军、克里木第七方面军、斯大林格勒中央方面军、远东第四方面军、斯大林格勒第第十五方面军、外贝加尔方面军、西北第十一方面军等等

苏联红军

上述这些部队为卫国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虽然大多数士兵是来自俄罗斯联邦,但是没有称其为俄军,因为他们有一个更响亮的名字:苏联红军


哲学真理中国化


题主明显对苏联在二战中的军事编制有点误会,对于方面军的概念完全弄错了。这么说吧,在苏联红军固定编号的部队中俄罗斯族战士是占多数的,由这个部队组成的方面军中俄罗斯族战士比例绝不小。

苏联的方面军

如果从人员编制数量上对比的话,苏联的方面军大致就是英美德这类国家的集团军群,最大的不同在于苏联方面军可能会有战术空军力量。所以总体来说方面军不是国家的常备番号,是根据战争进度调整的临时组合,为得是方便指挥。

对于这些方面的命名并不是依据民族或者兵员地区,而是作战区域或者出发区域,同样一伙人,他们的师或者军级番号一般不会变(除非彻底被打废了),但他们的方面军名称可能经常会变。

以题主说的乌克兰第三方面军为例,他们最早应该是叫西南方面军的,基辅会战被打散后又重组还叫西南方面军,一直到1943年10月20日才改名叫乌克兰第三方面军。改名不是因为队伍里都是乌克兰人,而是为了标识这个部队是从乌克兰地区开始进入反攻的。

事实上当时乌克兰第三方面军的大部分主力师都来自其他地方,比如第79近卫步兵师就来自斯大林格勒,是被打残的第284步兵师重编而来。在那个地狱般的城市,这些人待的地方叫马马耶夫岗,故此赢得了近卫的荣誉。

数据总归难以说谎

查苏联的人口数据其实是个挺痛苦的事儿,这帮大哥似乎不太热衷统计人口,大抵是一直地广人稀闹的,少点统计免得扎心。不过吐槽机还是找到了一点线索,卫国战争之前苏联分别于1937年和1939年做过两次人口统计。

1937年那次统计咱们就别拿出来了,有古拉格大酒店的超级DBUFF在,准确性没啥保证。1939年这次统计显示俄罗斯人已经超过1亿,乌克兰人是2600多万,白俄罗斯人是487万。

经历了地狱般的卫国战争后,苏联更没啥心情搞普查,直到1959年战争结束10余年后才又进行了一次。这次普查的结果是俄罗斯人1.14亿,乌克兰人3700万,白俄罗斯人791万。

经过10年的修养,基数庞大的俄罗斯人增长了1400万,原来人数差不多是他们四分之一的乌克兰增长了1100万。这显然不符合自然规律,俄罗斯人增长缓慢的原因很显然,在战争中他们死掉太多人了。

所以题主这个命题基本算不存在的,没有苏俄不停的补充兵员,卫国战争没得打,没有乌拉尔山当大后方,战争依然没得打。作为16个加盟共和国中最庞大的一个,苏俄在卫国战争中贡献巨大,无所作为之说当然无从谈起。


历史吐槽机


提问者这个问题莫名其妙,二战苏军的白俄罗斯XX方面军、乌克兰XX方面军并不是以民族为名,而是以地域或者作战方向命名方面军名称。要知道苏联当时俄罗斯族为主要民族。

还有就是二战称之为苏军,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武装力量称之为俄军,而苏联成立前沙皇俄国军队也称之为俄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