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理解“人微言轻“?是否有类似的经历,从中是否有所得?

老修草堂


有过

其实人微言轻我个人理解就是自己的阅历,地位,经济都还处在初级阶段的时候,人会没有自信,却道故人安全感和自我认同感,自己似乎比那些个优于自己的人会自卑或无力!

随着阅历积累,工作升迁,经济条件好了后,会有所改变。

任何时候还是自信点的好,谁都给不了我们安全感,唯独自己给的最可靠,作为女性而言自信,就是最好的安全感,对于男性来说,大格局才是给人最可靠的安全感,我是这样认为的。

不去比较哪来卑微,活自己的,我们来懒得去提,是吧!


秀女儿的随笔


现实就是这个样子了!还需要什么的去经历?你难道都是活在一言九鼎之中?……


回春堂八卦神算


我对人微言轻的理解主要有下面三点:

其一,人微言轻是社会现实。除去一些特殊自恋的权威者表现出鼻孔朝天的模样外,形成“人微言轻”这样的社会现实,并非是出于对身份微末的偏见或者简单的瞧不起,而是“权威效应”的一个表现侧面。之所以权威者的言论相对于非权威者的言论更容易被取信,与社会资源的占有度、信息渠道的广泛性以及权威地位的公信度有关,而不是简单的对非权威者否定或不看重。

其二,人微言轻是自我的评价。人的自尊感需要社会认同。人微言轻首先是一种自我的感受,是自己对自己社会身份与社会经验感的自我评价。当一个人说自己“人微言轻”的时候,极可能是一种社会价值观未被满足时的自嘲,也可能是过去的生活事件或者情感体验固结的情结被激活,人不一定真的“微”,言不一定真的“轻”,只是受到的重视程度没有达到自己的期待。

其三,人微言轻是自我投射。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都有尊重与被尊重的需要。如果有人童年时代一直被忽视,或者受到重要生活事件的创伤以及重大影响,而将“不被看重”“不被尊重”“说话没人听”等感受固结在内心信念系统里,遇到一些类似的感受时,内心的自我确认就被激活了。这也是一种可能性。

最后想说的是,表达观点的时候,渴望得到认同,这是人性使然。但如果认为表达了观点就应当被重视,这里面可能有一些不太合理的信念在扭曲事实,比如低自尊低价值感,比如情绪化推理,比如放大或缩小事情,比如以偏概全等等。这需要自我觉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