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发现孩子缺自信胆小,怎么和孩子沟通?

回首惘然


其实孩子不自信,大多数来源于父母以及身边的环境,如果父母本身很自信或很优秀的话,孩子一般会开朗自信的,还有就是父母总是会否定孩子,很少夸奖、赞美孩子。首先看孩子不自信是哪方面的原因,然后才能对症下药,希望能帮到你!


心边的橱窗


这不是单纯沟通能解决的问题。

常言说的好,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是有一定道理的。夸是对孩子的鼓励,是孩子信心倍增的催化剂。

多带孩子尝试新的环境,让孩子对陌生环境适应和耐受能力受到锻炼,从而克服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有位国外的一个学者,每年至少带孩子去远方旅游一次。这是在开阔孩子的视野,加上适当引导孩子,对孩子各方面素质提升,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丫丫妈妈m



有一个孩子就是这样。

他有一点点的自卑,朋友比较少。

经常不开心,情绪化,小脸上就写三个字:不高兴。

大人问他,他又把自个儿心里的想法说不清楚。

比如,妈妈看到他一脸不高兴,就问:“咋了,这又不高兴了。”

孩子说:“我不想去学校。”

“为什么?”

“学校里不好。”

“怎么不好了?”

“反正就是不好。”

“哪里不好了?你给妈妈说一说。”

“反正就是不好,学校就是不好,没有意思……”

你问了半天,他光学校不好,也说不清楚。

“行了,别一天到晚乱七八糟,想那么多了,好好学习,比什么都重要,我跟你懒得嚼。”

你看,当我们跟孩子这样沟通,我们跟孩子说了不少,其实一点效果都没有。

孩子可能到最后还是那一句:反正我不想去学校。

又绕回来了。

当一个孩子,他把自己的想法经常说不清楚,甚至于不想和周围人表达他的想法和感受时,这其实是自卑的一种表现。


那么,怎样的沟通方式才能让我们的孩子自信起来呢?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那么,其实孩子把自个儿的想法说不清楚,和我们大人平时说话的方式关系是很大的。

比如,有一个孩子就问妈妈:“妈妈我的东西在哪?”

妈妈说:“不是在那儿吗?”

“在哪?”

“我跟你说在那儿的,你烦不烦,自个儿的东西在哪都不知道。”

像这样含呼呼的说话方式,我们的孩子是不能学会清楚表达自己想法的。

假如一个人能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并且能赢得周围人的认同。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是很容易自信的。

否则孩子会觉得,我说什么别人好像都不爱听。

好像人家都不重视,在班级里是这样,在同学里也是这样,回到家里还是这样。

那么孩子就会始终觉得,自己在人群里是没有任何存在感的。

孩子如何能够自信?我们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就是我们要在生活中,习惯地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而不是让对方去猜。


好多人都习惯让别人猜。

经常就有家长说:“有些话还用得着说,他自个儿心里没数吗?”

真没数!

我们以为对方肯定知道,其实我们通过心理学的一些统计和测验,发现人和人之间的感受和想法差距太大了。

你以为她知道的事情,他未必真的明白和知道。

所以,我们自己是有义务表达清楚,让对方明白的。

如果你说了一次他不明白,我们就要耐心地给孩子比喻一下,形容一下,描述一下,让孩子来搞清楚。

毕竟谁也不是我们肚子里的蛔虫。

如果我们经常让孩子猜,有个特别大的负面影响:

就是孩子会以为,别人是有义务来领会我的意思的。

很多话我根本不用多说,你就应该明白。

孩子越这么想,慢慢他就会发现:

生活和他的想法差距非常大,反而觉得是周围的人往往都很难理解自己,他又怎么自信?

所以,想让孩子自信地与别人交流,首先我们大人就要习惯于清楚地表达想法。


更多育儿问题,欢迎关注“果姨妈育儿”,润芝老师会在直播间一一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