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人物:杨乔雅——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杨乔雅

北京雅为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圣拉撒路骑士团 女爵

巴黎大学高级工商管理博士

中国高级职业经理人,会计师。

出品人,WSET国际品酒师,环球旅行爱好者。

中国白酒品酒师,硬笔书法九级。

《大国工匠》作者。



尤征对话封面人物:

尤 征:您创作《大国工匠——寻找中国缺失的工匠精神》一书的初衷是什么?

杨乔雅:在制造业工作八年,最近距离感受到工匠精神于企业、于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想写点东西,把心中所思所想以书面的形式呈现出来,给员工、给这本书的读者们一些启示,为中国制造业、中国各行业急需的工匠精神,振臂高呼,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我的初衷就达到了。

尤 征:在创作过程中,您做了哪些调研和访谈工作?除了书中呈现的内容,还有哪些“背后的故事”跟我们分享?

杨乔雅:工作之余我有两大爱好,阅读和旅行。基本每月2-5本专业或思想性较强的书籍阅读,每年大概2-10余个国家游历学习,企业参访。在世界各地不同的风土人情,旖旎风光里走走停停吸取营养,在丰富深刻的书籍海洋里自在遨游。这是我最享受的事情了。为了写这本书,调研访谈既有故意为之,又有不经意的积累和收获。像书中一丝不苟的德国工匠精神,从小做起的瑞士工匠精神,创造财富的美国工匠精神,我都曾近距离接触调研,掌握了很多一手资料。

我曾访问的法国赛峰(Safran)集团,就给我以热血和强烈震撼。赛峰是做航空航天设备和推进,防务安全和通讯。是世界一流的航空发动机和设备制造商,制造用于民用及军用市场的飞机、直升机、航天推进器及设备。在全世界设计、开发、生产、销售航空系统和设备,提供全世界维修、大修服务。100座以上干线喷气机发动机世界第一,直升机发动机世界第一,起落架世界第一,生物指纹识别技术世界第一,防伪生物身份证技术世界第一,生物识别终端技术世界第一。光电系统欧洲第一,惯性导航欧洲第一,无人机系统欧洲第一。他们的员工上至领导人都极尽勤勉敬业,白发苍苍的技术骨干给我们讲解时的严谨,一丝不苟,员工们夜以继日的精钻,热爱,全世界领先的科学技术,无不体现了工匠精神的熠熠光芒。

而对咱们硕果累累、曾经登峰造极的祖国,工匠精神方面的内容收集,则既有对有关当事人的面对面访谈,企业近距离的观摩学习,也有对相关文献资料的全面查阅观影。在书中,我力图将事实与思考相结合,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因初次写作,见识粗浅,语言不达,有不足之处请读者指教。

尤 征:您在海外的学习、游历期间,有哪些闪耀着“工匠精神”的人和事,给您留下过深刻印象?

杨乔雅:我是天主教徒,比如有一年,在瑞士的琉森湖边一个小教堂里,做完弥撒后,牧师对我这个陌生老外长达一个余小时的絮叨,放下手头工作,充满耐心的倾听与暖心回答。现在回想起来仍然美好。在威尼斯,水晶匠人在酷热里用耐心和热爱烤制出的精美水晶。在布鲁塞尔,戛纳,罗马,在比勒陀利亚,开罗,蒙特利尔……这些城市的穿梭里,能想到好多现在回想依然印象深刻的关于工匠精神的小片段。

但我今天想重点谈谈德国的工匠精神。他们的工匠精神已融汇在血液中。学徒制让他们的工人可以有耐心激情的做事,在工作中充满自豪感。他们在学校就学习精准的概念,在工作中则是训练如何实现精准。企业工作的核心是让生产井然有序,完美分工。这其中重点是大工业领域的精细生产,对生产秩序的逐步完善。在我参观保时捷组装线时发现,他们采用混合生产线,每年大概只有2辆车是基本一样的。跟大规模流水线相比,每一位技师在组装时不用周而复始重复劳动,达到产量最大化和质量最大化两者间的微妙平衡点。每个零件以条形码进行计算机管控,确保零件正确。配备钛酸锂电池无人运输车在1.6万块磁铁网络板上行驶,运输到流水线旁。任何质量波动都能在最初被检测出来。这些眼花缭乱背后,是生产秩序的缜密。

德国企业注重工人工作环境和企业社会责任,例如喷漆,是完全自动化,人工被安排在最需要的地方。再如军刀工厂的废弃不锈钢,全部回收,废水排出已达饮用标准,工厂废热可解决100套公寓供暖。



尤 征:可否分享下,您个人有关工匠精神的体悟?

杨乔雅:工匠精神是匠人对自己的产品的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它是一种追求,一种信仰。

长久以来,由于缺乏对精钻的坚持、追求和积累,才让我们的个人成长之路崎岖坎坷,组织发展之途充满荆棘。这种缺乏也让持久创新变得异常艰难,更让基业常青成为凤毛麟角,所以,在资源日渐匮乏的后成长时代,重提工匠精神、重塑工匠精神,是生存、发展的必经之路。

用一生为代价去做一件事情,那是一种纯粹的伟大。用修行的价值观代替浮躁功利的工作观,才能让你的生命沉淀下来,才能让你拒绝身边无穷无尽的诱惑,才能抑制你的贪欲,才能让你专注、聚焦,才能让你把简单的动作练到极致。

尤 征:中国经济在一些领域呈现出“脱实向虚”的势头,不少企业经营者放弃制造业,或者干脆就是热衷于炒房、炒大宗商品等投机行为。近年来,国家和社会都在大力倡导工匠精神,对于制造业的信心复苏能否有所帮助?

杨乔雅: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这是“工匠精神”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让人耳目一新。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正摆脱低端竞争格局,中国制造正在向中高端迈进,“工匠精神”正是中国制造亟待补上的“精神之钙”。

工匠精神,是生产、设计者在技艺和流程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以质量和品质赢得行业领先和消费者信赖的精神。只有当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执著融入生产、设计的每一个环节,实现由“重量”到“重质”的突围,中国制造才能赢得明天。

一个充满活力、创新驱动的中国,既需要天马行空的“创造力”,也需要脚踏实地的“匠心”。在这个充满创业创新机遇的时代,需要一种不投机取巧的拙朴,真正创造出经得起挑剔目光检验的产品。

当然,工匠精神需要厚植的土壤。形成崇尚工匠精神的社会氛围,需要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战略眼光,持之以恒地“补钙”,从职业精神的培养,到职业教育的改革,再到荣誉体系的激励以及文化土壤的培育,多管齐下形成合力,才能让中国制造的筋骨更强健、品牌更响亮。

尤 征:您提出工匠精神的内涵在于“持正守度”四个字,这意味着商业道德、职业操守,也意味着“言行举止”的法度,可否具体阐释下“持正守度”的要义?

杨乔雅:所谓“持正守度”的含义,可以分开来说。持正就是坚持正道,守度就是遵守法度。作为工匠精神内涵的持正守度,涵盖商业道德、职业操守及言行举止等诸多方面。

古代的商业道德要求,经商要合义取利,价实量足,童叟无欺。而在今天,只有从工作精神、劳动态度、质量意识、服务观念和道德素养上兼具工匠精神,才能全面遵守商业道德,实现中国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完成从“量”到“质”的飞跃。

用工匠精神打造职业操守,就要做到不做假、不欺世、不懈怠、不苟且,工作中安分守己、尽善尽美。而懒惰、不思进取、以次充好、山寨成风,这是职业操守的丧失,更反映国民素质和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滑坡。要弘扬工匠精神,就必须和这些状态做彻底决裂,让大多数人从内心对这些东西不屑一顾,甚至使其一直处在市场审判和良心审判的被告席上。

工匠精神要求严谨专业。比如对尺寸的说明,“一指长”“几公分”,让人不好理解,准确地说“8.7厘米”才算得上严谨。再比如谈到汽车动力电池的装配,看也不看说没问题或含糊其辞的说“可能没问题”,不负责任。通过实际有用的研究实验得出数据判断才能作为评判依据。

工匠精神要求行为合于规矩,做事遵循标准。匠人的态度,不会因客户的亲疏差别。就是对那些有负面情绪的客户,一样做到以最优质的服务去对待。工匠精神不会支持那种“这个客户不错,我给他做好点”、“这个客户好凶,我随便弄下就可以了”的行为。工匠精神要求举止不卑不亢,富有亲和力。在工作中,谈论一件事情,要善于通过数据和事实说明事情,不做主观臆断。与客户或者其他人际沟通中不故作惊人之语,表现得谦和与自然。



尤 征:对于企业员工特别是制造业从业者来说,毫无疑问需要工匠精神,那么对于企业家或者高层管理者来说,是否需要工匠精神?

杨乔雅:工匠精神乃是时代发展之前沿精神,是各行各业发展的必备素质。对于企业家或者高层管理者来说,首先要具备工匠精神。对一个企业来说,工匠精神所传递的是孜孜不倦、精益求精、永攀第一的专业态度,而这正是一个企业家或者高层管理者真正应该具备的。

企业家是企业发展的“掌舵人”,企业家的市场生存理念决定了企业的命运。如果企业家想走山寨式的发展道路,其山寨产品或许在一段时间可以生存,但外部形势一旦恶劣就很容易马上倒闭。有道是,工匠不一定能成为企业家,但绝大部分成功的企业家身上都有工匠精神。

可以说,产品的竞争就是专业精神的竞争,企业的当家人首先要具备这一点,才能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的主动权。

尤 征:工匠精神的缺失,不仅仅有其经济原因,更有历史、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您认为从哪方面着手努力,对于唤醒国人的工匠精神最为可行?

杨乔雅:为了唤醒国人的工匠精神,最为可行的办法,就是从改变价值观开始。放眼望去,现今世界的人们,几乎都在为功成名就焦头烂额、辛苦打拼,大有“天下熙熙,皆为成功而来;天下攘攘,皆为成功而往”的汹汹鼎沸之势。人们眼里,仕途安然升迁叫成功,企业顺风顺水叫成功,炒股大赚特赚叫成功,连感情左拥右抱,小弟前呼后拥都是成功。既然如此,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有那么多所谓的成功人士,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坏了前途、毁了事业、散了家庭、丢了幸福?如果成功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种种问题和后遗症,这样的成功是真正的成功吗?显然不是。上面说过,工匠精神的内涵在于“持正守度”四个字,其本质就是为人。而为人之好坏取决于“心”,心正为本。在人生自我修炼的过程里,我们需要如“工匠”般时时打磨自我,教正自我。以端正的品行、高雅的品位、高尚的人格,不断擦亮人生的品牌;在追逐成功的路途上,我们需要坚守诚信、正直与善良,让灵魂紧紧跟上前进的脚步;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奋斗中,我们需要心系他人、胸怀社会,在关爱和奉献中释放自己的能量。这才是我们这个社会所需的美好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