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声 | Jake「把没做完的事,继续」

注:《生声》全本采访于2016年,完稿于2017年初,文章非此时,请留意。我们将以一周一篇的速度更新完全本,期待您的反馈。


生声 | Jake「把没做完的事,继续」


文 字 | 沈 越

摄 影 | 姜 涛


我第一次见他的时候,他是一家公司的运营经理,我想他一定不记得了。当时我们公司的老板邀请他来公司讲课,讲的是关于外汇滑点的形成原因。我没有机会和他说上话,但是从他的课中我觉得他很专业。

他记忆中第一次遇见我,那个时候我已经是一家外汇券商的CEO。我们在陆家嘴黄浦江边的饭店吃饭,那个时候我在为公司找STP流量商,我们才第一次有机会攀谈。

中国外汇行业内的人总是称他为一个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端产品咨询顾问,而我眼中的他其实远远不只那个含糊其辞的工匠精神。

我倒更觉得他是一个具有犹太精神的中国人。

Jake毕业于美国布兰迪斯大学(Brandeis University),那是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地区的一所私立综合性大学,虽建校至今仅短短60余年,却已享有“全美最年轻的主要研究院大学”,素有“犹太哈佛”(Jewish Harvard)之美誉。

所以当你真正走进Jake的内心就会发现,他继承了其母校的犹太精神:善于运用智慧顽强与命运抗争的不屈不铙的精神。

2015年1月15日(黑色星期四),瑞士央行汇率的决定,导致瑞郎汇率剧烈波动,很多外汇券商受到巨大损失,紧接着几家知名外汇券商倒闭了,还有一些上市外汇公司股价暴跌。

紧接着,1月26日,Jake工作的外汇科技供应商也宣布破产了。

当时的Jake刚刚和团队建立起中国地区的业务与人脉,一切正要大施拳脚的时候,却陷入到了公司倒闭的巨大危机之中。作为商品咨询经理,客户对其质疑与抱怨不是没有的,而他没有因此退缩和结束自己在外汇行业中的进程。

在解决了之前公司倒闭以后的各种连锁问题之后,他竟然和曾经的一些伙伴又继续去了新的一家外汇科技供应商,并超越了曾经的业绩与口碑。

当我在采访中与他谈论到这个问题时,我问他:为什么还要继续做外汇科技供应商?

他说:把没做完的事,继续做完。

工匠精神只概括了他对于技术的钻研,而我觉得犹太精神完全说明了他的本质:不屈不饶,在哪里倒下,就在哪里站起。我想那个Jake,是更加闪耀的。

访谈最后,我默默看着他的背影。

也仿佛看到了我初入外汇行业那段时光,是他详细的教会了我STP的各种桥接术语,是他给我说明了MT4设置组别的技巧,是他借我金融微观研究的书一直是我时不时会去看的,等等等等一起浮现在我的脑中。

我想再过几十年,我还是会笑着问他。

Jake,最近你在干嘛?


生声 | Jake「把没做完的事,继续」



{聊一聊交易者最关心的技术问题}

在你的工作当中,有人不断向你咨询各种问题,但是实际上并没有签单也没有给你带来实际的利益,这样的客户你会怎么去处理?

坦白说还好。很多时候他们上来其实是不知道自己要干嘛,只是简单的知道我有钱想做点什么,你给了建议后他们很多就真做了。比如有人说他想要搭平台,但是你问完之后发现他不是想要搭平台,仅仅是想要操盘,想要做资金管理。这样我们就慢慢问他要不要服务器,要不要推广,要不要抛单、风控、流动性之类的东西。其实你回答的时候他们知道你懂得很多,拿出很多解决方案,他们会更信任你。

你怎么看待现在流动性公司的安全问题?

其实简单来说,总结出来就两个风险:一个是市场风险,另一个就是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往往来源于你这个公司被迫要跟别人对赌,这种是违背了他本身意愿的,就变成一个零售平台商一样的对赌,会承担很大的市场风险。这是我对一个公司市场风险大不大的一个判断。是不是对赌,怎样对赌,你以对赌的思路去做事情心术正不正。

我本人是不太希望看到对赌这种情况的,但是市面上很多平台为了提供更好的条件会这么做。包括认为把点差压得很低,杠杆放得极大,大仓比放得很低,就更希望可以爆仓,我让你抗更多的风险,大了都是我的。或者是接收一种信用额,我先跟你玩着,然后根据你的盈利与否,再给你推杠杆或者给你一些拆借的手段之类的,这是市场风险。还有一个是信用风险。就是这个公司会不会违约,对方可不可靠之类的,这个就牵扯到公司治理的问题了。

一家公司如果既是外汇经纪商又在做流动性业务的,你觉得这个会有冲突吗?

我觉得一个零售券商可以做机构业务,这个信号更像是告诉它的客户说我的实力已经到了这里,你应该对我更有信心,毕竟我们已经可以服务机构客户了。第二个是那种IB[1]的供应商说,你不用跑到其它地方做,我们也可以服务你的条件,这种是OK的,仅仅就是把盘子接过来自己去对赌。然后对赌之后你会出问题,但技术是不过关的。所以我觉得会有一点冲突,冲突不在于它的商业形式,而在于它有没有足够的技术和公司治理去把这个事情做好。比如是不是有那种防火墙可以把零售的订单跟机构的订单分开,它的技术能否支持。而且公司治理很重要,有些公司容易倒闭的原因就是经济风险。可能自己钱不够,也可能监管做得不好被查了。

你觉得以后会不会没有外汇经纪商,客户全部都跟流动性提供商谈?

去中间化的这种形式一定是个趋势,但是至于说能不能每一个零售的,每一个中端小散都可以在一个机构的地方去开户呢?我觉得这个更像是个商业问题。后面更多是一种对信用风险、对对家风险和违约风险还有市场风险的考虑。举个例子,一个交易所不会接受小散去开户,至少要你五十万作为一个专业客户去投资。因为他怕,怕你这个人亏了去砸场子。怕你这个人还不起钱,怕你跑路之类的。我觉得机构的这种公司比去服务纯零售的可能还难一点。

第二个又提到了公司的运营上面。一个做机构的公司本身是很精益求精的、很精简的队伍。它本身也不需要很臃肿的人去处理开户之类的,因为它的系统已经足够流程化足够高精尖了,不需要很多人去监控,也不会有很多出错的东西。但是这种往往是支持不了一天有三四百个开户客户的情况。我是觉得直客、IB和机构他们终究还是会因为不同的需求分不同的人去服务。我觉得术业有专攻,那种能够帮你找到更好订单的经纪商存在的意义还是很大的。或者常规来说我想开好点差低成本的这种户,非要大的资金程度的交易量才可以开的,我们通过这种中介,它集合了我们所有人的资金,拿了这种好条件再分给这种相对小一点的客户,当然就是它给我增值了。

请问DMA跟STP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STP最开始发源于三十年前的美国期货交易所,它们是OTC制度。如果这个经纪商足够大,它压根不需要在场内撮合,它还要两手的买卖就成交了,但往往这个时候就出现很多问题。买卖肯定会有自己的头寸,成交大单子我如果先出自己头寸再出客户头寸,那自己就是先盈利的,或者能够防范风险。但是往往出现很多利益冲突的问题。比如以前打电话那种,通讯弱了,万一出现价格变化,那还是成交了,透明度又低成交速度又慢效率又低。

之后慢慢电脑和网络普及,1993年1994年美国信息高速公路,联网成本很低后,大家也意识到这种所谓的柜台交易的危险性,就开始直接去场内成交了。它以一个统一的规则,以一个透明的订单本去成交,成交的时候除了这种信息流的东西,怎么成交、什么价格,还意味着建立这个场的会有一个组织。像中央清算结算公司或者是他们的监管委员会,他们会盯着这里的成交是否合规,会不会有异动,会不会有大账户,会不会有人操纵多避空之类的东西。所以这个就是STP的意义,其实也演变成后来DMA的形式。

DMA其实更多也是针对柜台的,股票为多。股票都是柜台交易为多,都扔进市场的话会觉得更透明更公平。现在我们做到的是在我们的交易界面上可以写上是什么银行,出什么价格,什么量,在不断更新。你买和卖的价格都是有根可循的。每一张成交的订单你可以找到相应的在哪个银行成交的这种记录。所以这就是STP/DMA的魅力或者可贵之处。

其实就是一种新的营销词汇,或者营销概念。不过行业还有很多操作规则,比如STP大家默认就是要抛单,但不是每一张单都要抛的。先坐在这里一个小时两个小时看登记合适,根据市场情况再扔出去,这就是STP。但DMA呢,更多是你每张单直接市场介入。听这个名字就会有区别的。

如何去保证直通式交易的流动性供应商它的交易单真的是百分百进入市场?

这里排除那些真的想要骗你的情况。最直观的,它有没有一些自己的软件或者系统的界面,可以展示出银行报价之类的情况。第二是看能不能找出成交的单子,看成交到哪个银行,这样就会提高可信度。但是这个其实还是不够的,还要留意很多细节的东西。往往跟银行成交的时候它会更精准,更细致化。例如精准到我这个单子去到哪一个主机是在哪一个毫秒,然后看它订单是不是随机的。

还有一个就是从技术层面了,或者是从公司的背景或者公司治理的这个层面,看谁是这个公司的控股公司,这个控股公司本质上是做什么的。银行、财团、经纪公司和普通土豪老板做控股的公司,不同的理念方向是不一样的,是更趋向于保守还是更加激进。如果控股公司本身是做清算结算,它的理念里面就没有对赌,那它肯定不会把这种理念转嫁到控股公司。还要看订单成交时很小的单子成交很快,但是十手百手的大单子又成交得很慢;或者盈利的时候你会成交很不顺畅,亏损的时候你会成交很顺畅;又或在一些关键时间,对它们来说风控无法把握的时候,还会不会有之前的这种灵敏,点差这么稳定的情况。有没有突然点差非常大、很卡顿或者压根就停在那里了这种情况。这个基本都可以判断它是不是对赌。

你认为以后国内的交易者会尝试哪些其它的交易软件或者交易方式?

我觉得用什么软件最后还是看合不合适那个类型的客户。MT4的确太好用太简单了,它根据订单买卖那种很简单的概念执行,但是在灵活性之余它缺失了对大的订单或者说很需要风控的这种它是没办法做到的。这种往往就适合那种专业的信息量大的经营团队。而且如果大资金的话还要考虑到软件的内部耗时,就是点进去跟成交完出来的那个速度。可能往往零售的人不会感觉到一百毫秒两百毫秒之间的那种区别,但是对于那些真正做的人来说还是挺有区别的。

还有一个大家可能都会忽略掉的,就是怎么样满足合规的这一块。像中国很多零售的这种因为不是大基金也不受国家监管,交易记录就随便导一个就算了。往往大基金做交易,私募也好,做海外基金也好,要符合当地的法规,它们导的报告要真实可靠有风控力的,不是随便可以修改的,而且他导出来的格式和所展示的内容,一定都是要满足当局金融报告的要求,所以才会有这么多国家要求的软件公司和日进制的报表。股票成交的报表都要专门定制,给日本有日本的一套,给美国有美国的一套,但MT4可能就满足不了。从订单执行,从报价获取,成交速度或者是合规报告这种环节。往往这种只能针对零售的,专业的还是只能用以上环节都能满足的软件。

你曾说过未来国内金融市场的着眼点会在期货、现货、外汇和贵金属上面,你觉得这些产品未来会全部STP化或者DMA?

其实换句话说就是这几个资产类别会是未来投资人主要交易或感兴趣的。问题的核心是这些产品会不会DMA或者STP到市场。众所周知,专业的人士都会知道股票、债券本身就在交易所里面交易,在这种情况下就很公平透明。可能不公平不透明的就是没有国家监管、没有成熟体系下的那种现货贵金属之类的。内盘交易所这种公司是不是会抛单到市场上面去,坦白说不一定。其实只要有能力的那一方就可以承担起交易对手方的这个重担。你有资金有实力抗,那就不抛单,对赌就好了。

如果你在交易所交易场里面是利益中心,没有靠边站的这种情况,仅仅是撮合或者是实现对手方买卖的流畅度,我觉得它们存在很有必要。回到它们交易主体对风险程度的把控上。如果有足够的风险把控能力的话就会该干嘛干嘛。如果没有足够的能力或者是想优化自己产品的风险管理,它可以考虑内化一些头寸,或者是外化掉一些头寸点。抛单其实只是一个对冲风险的形势,甚至可以跟实际的企业去买卖。

更透明化会削弱流动性供应商以及外汇经纪商的利润吗?

是不是降低了价格会提升市场的透明度,我觉得是的。因为他们这种低点差低成本的公司出现,不少人会觉得原来点差可以这么低的,慢慢就促进了整个行业的透明度,更好地去竞争,业态会慢慢变得良好。

那你认为是透明度越高对整个行业是越好的?

价格透明会无限接近于全完竞争市场,千万家公司可能拼的是服务品质。当成本都一样,他挑的就是跟自己对路的,或者自己喜欢的。这其实也是看开户的那个人能不能满足他的需求。一个更透明的环境会促进竞争,最终也会提升终端用户使用的一个体验。

国内的主要城市能靠建立数据中心可以把卡顿现象杜绝到一个什么程度?如果在国内建立了数据中心,如何去规避法律风险?

其实这个卡顿更准确叫做提高链接的稳定程度,卡顿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或者一个表现情况而已,它的本质是链接的稳定与否、顺畅与否。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是有很多路由或者很多线路的,但也只有那条特定的路由或者线路走得最快或者信号最好。用户建立数据中心的前提是可以帮助他寻找这种线路,不需要他自己再去找,往往这种情况就可以提升稳定度,也就相对来说减低了卡顿现象。但至于说能减低多少,很多取决于本地网络、所在的主干、最终要登录的服务器的地址等等。至于规避一些法律问题,我们一般会建议用户把最机密最核心的数据放在一个最安全的地方,那个信息安全或者是稳定程度会更高一点。

在高频交易里面,时间会不会快到连滑点的机会都没有?

我觉得有可能。他们真的要高频是怎么做呢?就是他们是交易主机之间的信息互通。其实理论上来说物理距离越短沟通起来就越方便。他们在那栋交易所的大楼里面,交易主机假设在我这里,他们的交易公司就建在一大堆服务器里,那样速度就会真的很快了。基本上一两毫秒你的信息就会被下掉,还实现了一秒放一千张单子进去,下面又出来一千张单子。

滑点无非就是几个因素,一个是我现在看见的价格跟我成交出来的价格是有区别的,或者是像MT4那种它没办法体现市场深度,体现不同情况的。你下一手单跟下一百手单就不同了,就会出现滑点,因为你要很多层才能完成你这种大单子。就像在股票里面,你下一万手就把别人拉涨了是一样的。所以要去掉滑点,除了速度快和近,还要你下的单子合乎市场流动性的情况。往往越是专业的投资者越是能够理解滑点,只有MT4那种用得多的才会觉得滑点是不正常的。这里就要说到在处理订单交易的时候,专业的投资人不会抓着滑点不放的,他们会要求这个股票或者外汇我要在五块以下买回来多少手这样的,不会说那种几百万单五块钱那种。


生声 | Jake「把没做完的事,继续」


{敢于直面过去才能把握未来}

当时一开始是想留在美国还是回国发展?

当时也没想那么远。那时候很喜欢市场微观结构和金融OTC,当然也很喜欢金融财务、公司理财和国际贸易。最让我有启发的是一个老师,他以前是在美联储工作。他做的工作很特别。就是每天十点钟他都会收到一个纸条,像信封一样塞在门口,那是他今天的任务。他要做市场公开操作,就是他去落实这个事情。他们的上级领导说今天我要从市场买回来多少美元,或者是买回多少的日元这种外汇储备调整的条件,他们就做这个事情。他对市场微观结构讲了很多实例。

那时候我们真的以为外汇就是简简单单的买卖,他讲了市场的订单本,我觉得怎么会有这种东西。我觉得不是买卖就好了,怎么还会有买卖多空的力量去影响市场呢?直到我工作了之后我才发现,里面真的会有这种市场的力。不同银行在这里通过报价,去改变自己的头寸或者是敞口,去达到自己的风险平衡或者盈利要求。那时候回想一下这个教授,真的很启发我。当时印象深刻的就是集合竞价,就是外汇其实每天都会有个报价。当我认真想他的报价是怎么来的,其实也应该是市场竞价集合这种方式来的。就是你愿意买卖多少量,很多人在那里竞价来的,跟股票一模一样的。

当时我不以为意,我以为这个价格都是连续的,其实不是。我们做的一个试验就是一班人,每个人根据信息报你愿意买卖多少外汇在多少价格,然后每个人塞意愿进去比对,他就画成曲线,用买和卖,供和求的曲线定了一个开盘的价格。我那个时候才明白,原来真的是这么来的。他还提到了很多股票市场的机制,让我们明白了外汇的确也跟股票差不多。那个时候我就开始了对外汇极大的兴趣,自己也想变成一个明星交易员。

首先我去了一个外汇金融公司工作,那可以说是行业第一个做社交交易的公司。它的概念很新颖,就是说如何让能交易的人带着那些有钱但不能交易的人去一起赚钱,这是2009年的理论,中国可能晚三五年才出现。那时候这个公司拿了PE三千万美金去做这个事情,然后的确把这个东西做好了。在那之后就有很多公司去复制它。那个时候我就突然理解到,原来外汇这个东西可以引领整个金融科技,在基于零售的客户群体上面做很多创新金融的东西。

那时候我就开始用数学的理念去分析那些交易员的策略了,他们的交易能不能满足作为信号提供者的这种要求。我甚至会分析到很精准的,它的交易时间持续的长度,它的盈利程度,他亏损的多和少,以及持仓时间长短的问题。他的货币是做多的时候更容易盈利还是做空的时候更容易盈利,盈利的点数是趋于这个区间还是密集在这个区间。通过这种方式看他是不是抗单的人,是不是很激进的人。那个时候就发现,金融科技波士顿那个地方真的走在前头,外汇这种东西也是走在最前头。于是觉得可以在美国干点东西,或者学点东西再走。

之后去了BT这个公司,就纯做桥了。当时还不知道什么叫桥,桥是做什么的。甚至一开始进去的时候我只接触MT4,当时在想怎么MT4界面还多了两块呢?还有一大堆系统,都是干嘛的呢?我一直都很想了解,直到很久以后我才知道它是一整套的系统。也是在那个时候我对IT的了解更深入了一点,当然是很浅层的一点东西,但觉得长进了很多。在那个时候会看到更微观的东西,怎么才是跟银行去获取报价,API怎么对接,那些代码怎么写才比较快。甚至去到一个系统怎么硬重启拔电源和软重启的这种区别,以及网络布局,框架的构造是怎么放网络怎么放机器,之间用什么东西来传输,可以怎么影响到它的一个体验。

那现在回来是觉得学够了回来?

真不敢说学够了,还有太多想学的,只是机缘巧合。在那里呆是要签证的,正好那一年签证十个抽三个我运气不好,摇号没有摇到,然后就回来了。当时刚好我们有计划在上海开办公室。我看过一本叫《潜水艇构造原理》的书,那时候发现我喜欢看是因为我觉得简单的一条潜艇上去,它要做很多东西的。放水、把控方向、上去的时候还要考虑到中心偏移,为了上去下来都可以把控好,要每天记录到人吃了多少东西,排多少出去。甚至连吃的某一种东西的多少都会影响重心,即使总量是不变的。你就发现看上去很简单的问题,你要把他分割成很多细小的问题去逐个击破。

你之前工作的波士顿科技[2]倒闭给你的工作生活有没有带来什么影响?

坦白来说真没有多少客户来找我,我都觉得异常安静。反倒是我给他们介绍了情况之后他们也很理解我。而且有很多会鼓励我,还会给我些建议,根本没有什么骚扰。似乎通过这个机会他们也看清楚我是一个很靠得住的人,而不是那种直接关机了,跑到美国不理他们。其实很多人现在都回来在新的地方做。我在这之前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所以期间会有紧张。其实紧张也是好的,会在未来更加注重你服务对象的资金安全。

你会介意说一本发行量50万册的书上写说植宇当时所在的那家公司倒闭了但是你站起来了,还是说希望大家都不要知道这件事情?

我先说一下我的直观感受。因为我不是这个公司的创始人,也不是股东或者是负责人,所以即使我工作的公司倒了跟我压根没多大关系的。不是我带这个团队,在中国我也不是头儿,我不用肩负起这个公司的起起伏伏。坦白说我还算不上,所以没有那种公司的倒下就是因为我失败了的感觉。其实这段经历就算不说很多人也会知道,这是已经抹不掉的,所以就直面这个事情吧。就像鲁迅说的,“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从波士顿出来进入现在的公司,你会不会因为害怕再出现这样的情况而更加谨慎和犹豫?

这个是真的,我挣扎了很久。主要挣扎在选大众还是小众理财、还有像外汇一样小小众的,这三类要怎么选。我最终选了在一个很小众的市场里面去把一个事情做好,也是希望延续自己之前没做好、没做完的东西。

再有一个挣扎的是如果定在外汇这个行业,是做零售还是做机构,或者做一些科技公司,赚得不一定多。但选择最后会变成人的一个自我实现的问题。就等于还是以前想做的事情没做完,刚刚有起色就中断了,我想把它继续延续下去。这就是当时为什么还是选择在机构里面做。定了机构了,又有很多挣扎。因为你要考虑选择哪一家,这个时候就考虑到很多了。一年之后回头看的确印证了我之前的想法,有些真的倒闭了,有些真的没做起来。当初我考虑要不要进去里面工作,也是从客户的角度看能不能用它的东西。会考虑东西安不安全、稳不稳定、可不可靠,成本低不低这类的问题。

那你当初是如何去筛选到现在这家公司的?

选公司一定要选择那种具有核心科技的,而不是靠买技术。如果自己没有最核心的东西,只有当别人的东西可靠时你才可以把东西运作好。当然就算别人的科技可靠,你的成本也压不下去,灵活性也是受限的。只有自己有了核心的东西你才可以更新快、维护好,这就是我觉得一个科技公司能够走下的动力。我觉得科技创新一般都在场内市场,像交易所、期货市场。但是制度、交易安排的创新往往是在OTC的、监管少的,像外汇、保证金交易这一块。所以往往是我们学它们技术,它们学我们制度,互相融和在一起。恰恰我们在一个互联网金融的前提下,怎么样轻松简便怎么样交易。什么样的公司是我看好的?是那种去中间化,市场运作透明,提高效率的公司。


文中注释

[1]介绍经纪商(IB)

是指机构或者个人接受期货经纪商的委托,介绍客户给期货经纪商并收取一定佣金的业务模式。

[2]波士顿科技(简称BT)

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波士顿市的金融科技公司,也是第一家推出商用MT4桥接器的公司。2011年,公司在“美国增长最快的500强私有企业”评选中位列143名,2012年再次进入评选结果,位于373位。后因瑞郎“黑天鹅”事件后宣布破产。


生声 | Jake「把没做完的事,继续」


《生声》文章目录

生声 | 序:沈越「念起即觉」

生声 | 许哲「我做交易,是为了证明自己的理论是对的」

生声 | 敬松「守拙」

生声 | Jake「把没做完的事,继续」

生声 | Jimmy「茶尽杯空后,我们聊了个如果」

生声 | Kevin「工作并不有趣,但我敬畏它」

生声 | Darren「凡不能毁灭我的,必将使我强大」

生声 | 高明「你们让我自嗨好了」

生声 | 柳英杰「与人为善,因果轮回」

生声 | 白洪志「我们都在找答案」

生声 | 李鲁平「远去的江湖,大佬的背影」

生声 | 刘夏「要么出众,要么走人」

生声 | 跋:高玮「我们的事业才刚刚开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