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玄奘西行并没有孙悟空这号人物,可此人物为什么被称为孙悟空?

阿邦看世界


我认为,真实的玄奘西行与《西游记》所讲的取经故事完全不同,虽然《西游记》所讲的唐僧取经的故事取材于玄奘西行,但经过艺术加工和神话过后,就完全失实了。

他们之间最显著的区别在玄奘西行是独自一人走十万八千里路去取经,虽然一路上没有《西游记》中所说的妖魔鬼怪拦阻,但艰难险阻丝毫不比《西游记》逊色。而《西游记》中的唐僧是在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众多神佛的保护下完成的取经大业。相比之下,真实的玄奘西行更加艰难,取回的真经也更加宝贵。


中国雄风


历史上的玄奘西行确实没有孙悟空这号人物,也没有哪一个人物能成为孙悟空的原型。《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纯属作者吴承恩》虚构的神话故事。通过这些故事情节,折射出当时明朝社会的腐朽黑暗,以及劳苦大众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至于类似于孙悟空的人物是谁,有很多种说法,但是这几种说法都不能成立。玄奘在西行的路上最先遇到的是石磐陀,因他满脸胡须,有人称他为胡僧。胡僧为玄奘只当过几天向导,便对玄奘有了谋杀之心,玄奘也早有觉察,于是双手合十,面向西方诵经念佛,一直呼唤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胡僧见状,也于心不忍,只好返回家中。

当年的胡适研究《西游记》时,认为来自印度的哈罗曼,有着与玄奘一起西行的可能性。他正直仗义,神通广大,呼风唤雨。但并无确切的历史依据,只是简单的推理说说而已。

唐朝确有名叫悟空的高僧,俗名车秦朝。他的佛学渊博,佛法高深,有过四十年在外游历。回来之后把带回的各种佛经进行全面的整理和翻译,并著有《悟空入竺记》。但是车秦朝的西行比玄奘的西行要晚四十年,把他们二位扯在一起,那只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两回事。

玄奘西行是唐僧取经的原型,《西游记》的故事情节毫无真实的历史,全凭吴承恩天才般的神话虚构。玄奘西行的每一步都是千辛万苦,历经磨难。《西游记》的主角并不是唐僧,而是孙悟空。为护送师父西天取经,悟空奋起千钧棒,斩妖除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修成正果。

唐僧一行四人代表着当时社会各个不同层次的人物形象,唐僧代表领导者,软弱无能。猪八戒贪吃好色,不思进取。沙和尚,本分老实,逆来顺受,言听计从。孙悟空,有胆有识,智勇双全,敢为人先,不畏强权,百折不挠。

《西游记》被列为四大名著之首,实至名归,是神话故事中一座不可逾越的巅峰。作者仅凭《大唐西域记》中,玄奘西行取经这一真实历史事件,通过自己的艺术塑造,一部描写得出神入化,惟妙惟肖的古典神话小说横空出世。今日再读《西游记》,没有必要过多地去讨论有没有孙悟空这个原型人物,重在欣赏其中的艺术价值。


朱八戒CC


孙悟空的原型,应该是猴神哈奴曼。

为什么历史上独自西行的玄奘法师在文学作品中要加入那么多人物和情节?我始终认为这就是西游可以跻身四大名著的原因,如果它只是给玄奘法师做传,或是只是在讲打怪升级的故事,那怎么可能成为文化瑰宝。

之所以西游跻身四大,因为它将宗教与文化,民俗,神话,有生命力的结合起来。它讲的是一种修行,它的主角也许不是玄奘法师,不是师徒四人,而就是孙悟空。这部书讲的是中国化的猴神的修行之路,什么是前世今生乃至来世?前世复前世无穷匮也。所以由石而生,就是秉天地之灵气孕育而生。今生何为?一世修行。那么来生便是今生修出六道得成正果。

唐僧,也就是玄奘法师,本就是修行之人,是孙悟空修行之路的领路人之一,反而不是西游主旨想要表现的角色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