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一个在农村工作一生的教师,发一张荣誉证书,有何实用价值?

谢公5


#小冰#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更体现不出教师的真正价值。

长期以来,我们对教师的认识都陷入一个奇怪的误区:把教师放在道德的高地,高高在上,只准完美,丝毫不能有瑕疵。人们对教师的认识慢慢变了味,好像教师不食人间烟火一样,就应该埋头贡献,不能提钱,更不能提其他的回报,否则视为大逆不道

孔子乃万世师表,但是他老人家,收弟子讲课,周游各国,也要吃饭的啊!

可是教师的主管单位,尤其是一些教育部门,往往对老师的实际需求视而不见,或者装聋作哑。在道德上过于拔高老师,导致老师只要犯了一点点错,那就是大棒加身。

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老师为了严管学生,往往会稍加惩戒。有些家长就不愿意了,直接举报。教育局害怕舆情爆发,影响形象。也不问青红皂白,先把老师处理了再说,然后全校,全乡,全县大讲师风师德。却不从更深层次去找寻问题的根源,想要成绩,却又不敢打破束缚老师的条条框框。

身为主管部门,本应为教师的合理做法撑腰,结果手中的权利之剑,挥向了老师。身为老师,岂不胆寒?难道非要像视频里流传的一样,讲台上老师上课,讲台下几位同学喝酒吃肉,这才可以吗?

但是老师不能管教,不敢管教。学生知道老师的软肋,所以如此放肆;家长知道老师的软肋,你要胆敢体罚学生,告你个罪加一等;教育局知道老师的痛点,罚你个绩效全无。

许多老师只能佛系了,我讲我的,你玩你的,只要不影响其他人就好。宝宝心里苦啊!

再说说社会上对教师这一职业的误解和非议。只要是家长,孩子的教育那就离不开教师,但往往家长对教师是严要求,对自己是宽容过度。只要孩子成绩不好,那就是老师不行。社会上一旦爆出个别败类教师的丑闻,自己也要含沙射影,过过嘴瘾。谁都能指责教师,别管真假,别管对错。

还有个别人,站着说话不腰疼。总说教师工作清闲,假期漫长,典型的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心理。教师谁做谁知道,披星戴月早晚自习,各种苦楚,又向谁言?

长此以往,教师职业的地位每况愈下。越是这样,越缺老师,教学质量愈是堪忧。我国教育资源过于集中,差距甚大,结果教师就成了问题爆发的导火索,牺牲品。

关于教师的尊严,地位,问题可以说的很多很多,教育放眼全球都是个大问题,关键是我们要正视问题,积极解决。

国家现在也注意到了教师的相关呼声,明确提高教师的待遇,改善教师的地位,充分保障教师各项合理权益。只是希望政策落到实处,千万别走了样。

衷心希望,教育主管部门,不要只想着发一张从教三十年的荣誉证书,对教师进行一下精神安慰,这有什么用?

只要心里有教师,有教育,又有谁会在乎那一张纸呢?


陈年旧事55


一个在农村工作一生的教师发个荣誉证书,只是一种荣誉而已,丝毫实用价值都没有。有的地方这个证书发了两三年了,教师得到了什么,什么也没得到,分文不值。还不及学校或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发张奖状作用大,至少在评优晋级或者评定职称时加点分。所以人们对那个有其名无其实的荣誉证书根本不当回事,觉得可有可无。


刘道元3


一个在农村工作一生的教师,国家颁发了一本荣誉证证书。这是一种极高的荣耀,也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这说明党和政府对老教师的无微不至的关怀。数百年之后,一证值干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