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上完想直接工作,我该选择学硕还是专硕?

用户69288570


学硕、专硕的十个区别

1. 培养目标

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主要是培养学术研究人才。

专业学位是培养在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总结:学硕偏学术研究,专硕偏实际应用。

2. 培养方式

学术学位的课程设置侧重于加强基础理论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创新工作的能力和素质。

专业学位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要求有为期至少半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的实践环节。

总结:学硕强调理论学习,专硕注重实践能力,这是由上面的培养目标所决定的。

3. 学费和学制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收费标准为8000元/学年,不同专业有所不同,学术型硕士学制一般是三年。

专业硕士学费按照不同专业类别差别较大,几万到几十万都有,专业型硕士学制一般是两年。

总结:学硕学习年限长,专硕学习年限短;学硕学费便宜,专硕学费相对更贵。

4. 读博方式

学术型硕士可以通过自己的导师直接读博,不用参加全国统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直博或者硕博连读。

专业型硕士一般不能硕博连读或直博,硕士毕业后进行考博,具体情况请咨询招生单位。

总结:学硕读博容易,专硕读博更难,这是因为博士强调理论研究。

5. 考试内容难度

学术型硕士的考试难度通常比专硕大,比如拿公共课来说,学硕通常考英语一和数学一、数学二,专硕通常考英语二和数学三。专业课同理,学硕通常考试内容更广,难度更大。

总结:学硕考试难度通常大于专硕,这是由培养目标决定的,因为理论研究需要更扎实的理论知识。

6. 导师

学术型硕士通常只有一个学校导师,而专业型硕士通常还有社会导师,也就是所谓“双导师”制。不过在目前的高校环境中,社会导师大多流于形式,有跟没有也几乎没区别。

总结:学硕通常只有一个导师,专硕通常还有一个社会导师,但是意义不大。

7. 毕业难度

学术型硕士毕业论文的标准通常要高于专业型硕士的毕业论文标准,因此学硕在面临毕业时,压力会更大。专硕通常要求实习满一定时长才允许毕业,也就是所谓的“毕业实习”,毕业实习相比毕业论文显然是更容易搞定。

总结:学硕毕业论文通常要求更高,专硕通常要


小涛A安vlog


我读研期间有三个室友,一个跟我一样毕业后要去部队工作的,还有两个是正常的地方研究生。其中有一个室友,这里就叫他昊哥吧!

昊哥研究生专业是光电工程,他说当初选专业的时候看这个专业既有光又有电,好像很厉害。

读研后,昊哥因为意外接触到了互联网,自此开启了他光辉的互联网学习和执业生涯。

昊哥酷爱计算机,经常熬夜编程。研一,他获得了全国研究生电子设计大赛二等奖,记得当时他熬了好几个通宵。

昊哥是专业硕士,所以他研二就出去实习了。当时他实习的单位是苏州的一家网络安全公司。一年后,昊哥实习结束,继续回来跟我们做室友,经常给我分析计算机行业多么火热。我对计算机行业的认识都是昊哥告诉我的,什么BAT,巨大中华,大数据,云计算什么的。

2017年,昊哥研究生毕业去了腾讯,工作一年后去了拼多多,后来又回到了腾讯微信。他目前工资是年薪70万。

昊哥是专硕,现在工作也很好。学硕专硕各有优势,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吧。


法律顾问孙律师


如果都是三年制,还是学术硕士吧。学费还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