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银行倒闭,那我们的房贷,车贷等等各种贷款还要还吗?

逆来顺受能忍则忍


想不还门都有,谁也跑不了。银行倒闭以后,银行的资产将交给不良资产处置公司来处置或由央行或各大别的商业银行托管,继续追债是不用想的。


宏林1974


在我国的资本金融领域,从来就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按我国当前社会制度和金融管理法规,如果银行倒闭,我们的房贷车贷还是要承续归还的

在实业界,当企业陷入财务危机时,会有一种制度叫“破产重整”。这种破产重整机制同样也适用于我国金融行业。

破产重整是指专门针对可能或已经具备破产原因但又有维持价值和再生希望的企业,经由各方利害关系人的申请,在法院的主持和利害关系人的参与下,进行业务上的重组和债务调整,以帮助债务人摆脱财务困境、恢复营业能力的法律制度

破产重整制度作为公司破产制度的组成部分,已被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采用,像美国、英国、法国等。破产重整对于弥补破产和解、破产整顿制度的不足,防范公司破产带来的社会问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前段时间“包银事件”,就可以看出我国银行业资不抵债的处置方法。通常会保障储户的存款,同时对于欠银行的债务也一样会得到保护。就是说被接管的银行,通过央行按法规程度处置不当资产债务后,国家会保障居民储户存款和银行经营性债务权益

众所周知,银行的自有资产是很少的,其资产负债率大多高于90%以上,也就是说银行发放的房贷车贷款,实际上都来自于居民储户存款,并非银行的自有资产。所以,通过破产重整(按管)方式,理顺有问题银行的经营业务和内控管理,使其重新换发生机,再次进入正常营业的市场秩序。

有人认为银行破产了,欠银行的钱就不用还了,这是一种误解。欠银行的钱,实际上是欠储户的钱。这就是

储蓄性银行与投资银行最大的不同之处

-谢谢阅读-


野马和尚


对于贷款来说,借款人是债务人,银行是债权人。债权人倒闭了,债务人怎么可能独善其身呢?在我们国家历史上有两家银行倒闭,也有几家银行经历危机。我们就根据前车之鉴来梳理一下,在银行倒闭之际,债务人的处境。

银行和一般企业不同,它每个月,每个季度都要向监管机构发送报表,有新产品还要向监管机构进行报备,监管机构也会时不时地对银行进行检查。在这样的监管态势下,银行如果爆发风险,监管机构一定会提早知道。

当监管机构知道银行有倒闭风险时,会首先考虑如何拯救它。拯救的方式就是接管加托管,甚至直接入股。由监管机构接管,由国有大行托管。

接管的目的是为了稳定投资者信心,稳定金融市场秩序。国有大行的托管是为了让国有大行能够发挥银行老大哥的身份,协助监管机构带银行走出危机。

回想当年包商银行出现风险时采用的就是这种策略,人民银行在包商银行坐镇接管,建设银行成立托管小组,以科学的方式帮助包商银行走出泥潭。

在整个救助过程中,老百姓的存款理财都安全兑付,借款人的债务也必须足额履行。这个时候债权人还在,债务关系也在,按合同还款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假如银行救无可救,只能宣布破产倒闭,这个时候,清算机构就要登场发挥作用了。

清算的主要责任就是梳理银行的资产和负债,把该收的钱都收回来,该付的钱都付出去。借款人的债务对于银行来说就是资产。既然是资产,那就要被登记,用作清偿债务处理。

这里需要提一点的是,在清偿时,首先是清算费用,其次是员工工资,再往后就是老百姓的存款。老百姓的存款还有一层存款保险基金的保障,最高可赔付50万元。

如果欠银行的钱都不还,那银行的资产就会大打折扣,将来用于偿还银行债务的资金也非常有限。银行对于收不回的贷款,通常会进行催收、起诉,这在银行宣告倒闭以后同样适用。同时,

银行也会将债权转让给资产管理公司,提前收回现金进行清偿。资产管理公司再去找借款人还款。

总结:

从银行发生风险到最后宣告破产,银行的债权一直都在,它不因银行的倒闭而消失。“人死债消”是一个伪命题,毕竟还有“继承者”的存在。即使银行倒闭了,银行也会将债权进行转移,债务人是无法逃避的。

如果你觉得我说得有道理,欢迎关注、点赞、转发,我在评论区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