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种植水稻,如何能让秧苗多长分蔸多出苗?

常德农村老赵


种植水稻的农民朋友。都想让自己的水稻产量高。只有产量高,效益才能好。所以。要从头抓起,一环套一环,科学管理,才能获得高产。

首先是预壮苗。插秧育苗的播种量要控制适当,不要太细也不能太厚。太稀了,缺苗断空后期补苗麻烦。

更不能播种量太大,播种量太大,秧苗长势弱。像牛毛一样,本来就是弱苗,分蘖柯杈效果不好。所以日益壮苗是基础。

2.适时插秧。育出壮苗以后。要掌握好插秧季节。尽早插秧,宁早勿晚。当然了也要注意倒春寒的危害。

3. 插秧时田土要沉淀适当,秧苗插上以后不能下沉过多。如果下沉过度,影响分裂就影响产量。

4 .花大水插秧。插秧时田地既不能太干。也不能水位太深。花大水正好。秧苗插到田里,既有水的扶持。又不至于晒死秧苗,利于养苗扎根。缓苗快。

5.早施返青肥。插秧后要及早施用反青肥,增加营养。促使秧苗早缓苗,早扎根,早柯杈。

6.水分管理要浅湿浅。秧田的水分不要过深,过深水温低,不利于秧苗生长。

7. 虽然水稻种植是柯杈增产。但是也要控制无效分孽。因为无效分孽与主株增肥。影响养分吸收。所以应当及时晒田,控制无效分孽。

我是美印龙兵过师傅,说农村的事儿,唠家常嗑儿,学习更多的农业知识,希望关注,欢迎留言讨论。





龙兵过


【大别山鹰】答疑:水稻除进行壮苗移植和移栽后水、肥、病虫害管理外,促进水稻有效分蘖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基础,那么怎样才能保证水稻移栽后的正常有效分蘖呢?就这个问题,我就来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影响水稻分蘖的内外因素。

【1】内部因素:主要表现在稻体内的含氮量水平和绿叶数多少。一般苗体含氮率超过3.5%时,分蘖发生快;2.5%时,分蘖生长停滞;低于1.5%时分蘖死亡。绿叶数的多少,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秧苗的光合同化能力。如果分蘖的上位叶枯死或严重损伤,由于养分供应不足,也不能产生分蘖。

【2】外界环境:

1、温度。分蘖的最低气温是l5一16℃,最低水温16一17℃;最适气温是30一32℃,最适水温32一34℃;最高气温是38一40℃,最高水温是40一42℃。在田间条件下,日平均温度达20℃以上,分蘖发生才比较顺利。

2、光照。光照弱,稻株光合量下降,光合产物少,稻株生长纤弱,分蘖发生迟缓或根本不能发生。

3、水分。分蘖期受旱,光合能力下降,影响分蘖的能力下降,还会直接损伤幼嫩的分蘖芽和小分蘖,使其停止分蘖而死亡。但灌水过深,由于植株基部温度低,光照弱,会抑制分蘖发生。

4、土壤营养。田肥或施肥多,尤其施氮肥多,分蘖发生早而快,分蘖期也长。反之,分蘖发生迟,停止早。

5、插秧深度和密度。浅插表土温度高,通气好,分蘖发生早。大棵密植,插"包心苗"的不仅不能产生分蘖,主茎还会死亡。

综上所述,分蘖是水稻的固有特性,在插足基本苗的前提下,适当争取分蘖,是稻株个体发育健壮的标志。生产实践证明,主穗优于分蘖穗,低位分蘖优于高位分蘖,带分蘖主穗优于不带分蘖主穗,带的分蘖越多,主茎的经济性状越好。适当的分蘖不仅扩大了群体,也扩大了根系的吸收范围,促进了地上部的健壮生长,为水稻丰收奠定了基础。

以上是@大别山鹰的个人观点,关注@大别山鹰,关注#头条三农#,每天为你分享不一样的三农观点。


大别山鹰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种植水稻,要满足以下的几个条件,才能保证秧苗的正常分蔸(分蘖)出苗。

一 水稻谷种撒播时期的管理

1,秧田翻耕平整后,开沟整成苗床。把已经露白发芽的谷种均匀撒播在苗床上,也可以在苗床上摆放秧盘或者秧托撒播谷种。

2,谷种撒播的时间。春季播种选择在天气较暖和的时期。夏季播种要选择在天晴无雨时期,播种几天内最好没有大雨暴雨,以免大雨把稻种冲走。

3,谷种播后一周内,有条件的最好施放一次草木灰肥或者农家肥。秧苗出叶变青后,用复合肥配水泼施,一百斤水放5一8斤复合肥。施肥次数看秧苗的长势而定。

4,播种后要控制好秧田的水量,要经常保持苗床土壤湿润。不能出现土壤干枯龟裂的现象。

5,播种后要注意防控虫病害。秧苗常见的虫害有稻飞虱,卷叶虫,钻心虫,蝗虫等虫害。秧苗病害有立枯病,青枯病,恶苗病等几种病害。防治虫害的常用药物有扑虱灵,叶蝉散乳油,甲维盐,氯氰氣脂等农药,防治病害的常用药物有甲基托布津,多菌灵,咪鲜胺等。

二 秧苗移栽下田后的管理。

1,秧苗移栽前水田要翻耕平整。有条件的可用农家肥作基肥,每亩施放农家肥800一1000斤。也可用磷肥,碳胺作基肥,每亩用量磷肥100斤,碳胺100斤。搅拌均匀撒施田面。

2,移栽秧苗的间距要均匀,株距行距要控制在15一25厘米的范围内。间距太疏会影响稻谷的产量,间距太密也会影响水稻的生长。

3,水稻苗期的肥水管理。刚移栽秧苗的田水不宜太深,田水太深对秧苗生根有影响。移栽后半个月左右施第一次肥,复合肥每亩用量50斤左右,也可用尿素钾肥各25斤施放。一个月后再施第二次肥。

4,水稻苗期的虫病防治。苗期的主要虫病害有螟虫,卷叶虫,稻飞虱,纹枯病,稻瘟。可用井冈霉素,杀虫单,甲维盐,吡虫啉,咪鲜胺等药物防治。

总结,秧苗只要有充足的肥水和及时防治虫病害,秧苗就会正常的分蔸分蘖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