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孤城闭》电视剧将原著中赵徽柔和梁怀吉的感情主线改编为副线?

水月長安


《孤城闭》这部 米兰Lady评分最高的小说,讲述的是北宋仁宗长女福康公主赵徽柔和内侍梁怀吉的缱绻爱情故事。但故事里又不仅仅有公主和怀吉,还有仁宗时代内宫和朝野中形形色色的人物,比如仁宗和曹皇后之间的政治联姻,作为帝王虽然有后宫三千,但他也并不能完全如愿。就像公主虽是掌上明珠,但她亦不能随心所欲。爱而不得,每个人都困在爱这座城中。米兰Lady的文笔具有古意,缓缓道来,让我们沉浸在书中人物的悲欢离合中。

这部剧由正午公司来拍,张开宙导演。正午公司拍剧从来都不局限于爱情,张开宙导演拍摄的作品中,无论是《战长沙》还是《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爱情是其中必不可缺少的元素,但时代的画卷亦是徐徐展开。

仁宗时期是中国古代史上著名的经济文化盛世,有着众多我们所熟知的文人墨客、名臣才子,比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和“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婉约词派代表人物晏殊。这与仁宗一直以来遵循的“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并且广开言路息息相关。

因此,《孤城闭》改成《清平乐》,将公主与怀吉的爱情改为副线,而以公主的父亲宋仁宗的一生为线索,既讲述了北宋皇帝赵祯从少年登基逐渐把控朝政到殚精竭虑爱民治国的故事,也表现了在风起云涌的朝堂背后,仁宗的情感抉择和喜怒哀乐,更能以更为宏观的格局来展示那个让人向往的时代。



小林蓁


《孤城闭》已经正式更名为 《清平乐》,《清平乐》是由正午阳光影业、中汇影视、腾讯视频联合出品,侯鸿亮制片,张开宙执导,朱朱编剧,王凯、江疏影、任敏、杨玏、边程、叶祖新、喻恩泰、王楚然、刘钧等主演的古代传奇剧.该剧以北宋为背景,在风起云涌的朝堂之事与剪不断理还乱的儿女情长之间,还原了一个复杂而真实的宋仁宗。

我觉得《清平乐》把原著中公主的感情线改成副线是合理的。原因如下:

第一,公主视角不足以窥探整个宋仁宗时期的政治经济全貌。如果电视剧和原著一样以公主的感情线为主线,那势必会把大量戏份集中到公主和梁怀吉身上。赵徽柔是以历史上宋仁宗的女儿为原型,下嫁给有才华憨厚的李玮,公主和下人都看不起李玮和婆家,公主和宦官梁怀吉关系好,公主因为一系列行为导致被官员向宋仁宗谏言,公主的下人被责罚,梁怀吉被发配,之后因为宋仁宗可怜公主才把梁怀吉召回公主府。

宋仁宗十三岁即为,五十四岁驾崩,这期间出现了很多像晏殊、范仲淹、欧阳修、韩琦这样的文学家,也出现了像文彦博、司马光这样的政治变革者,这些人很难和公主有什么关系,那自然很难描写到宋朝的经济政治文化水平。

围绕公主的可以说是基本都是小情小爱,而且公主和一个太监的爱情为视角很难展开,如果真的把他们俩的爱情写的可歌可泣,那他们的爱情最终要走向哪里?

第二,公主视角容易拍成玛丽苏,违背历史。古代等级制度严苛,公主一个女性对宋朝的经济文化政治发展几乎没有影响。公主不是武则天和吕后,也不是芈月慈禧,她没有惊艳的才华和宏伟的政治抱负。如果强行让公主和这些词人书法家政治家有什么关联,那就是宋朝版《芈月传》了。回想下《芈月传》里把芈月神话得多厉害,什么变法的军事家都和芈月有情感,并且让芈月参与了变法家和军事家的活动中,还让历史有名有姓的人都喜欢芈月,那不就是玛丽苏了吗?如果公主像《大秦帝国》里的芈八子那么有实力和有野心和有地位,那这部剧倒可以用公主视角。

第三,帝王家不像普通人家,不可能皇家都围着公主转。公主是以历史上的长公主为原型,宋仁宗在三十多岁生了她,虽然受宠爱,但也会受政治利益影响。皇家不是《知否》里的盛家,公主也不是明兰,明兰虽说也是生长在封建家族,但是也比公主更有选择自己过怎样的人生的权力,而公主在怎么反抗也不能离开皇家的束缚,并且要受到群臣抨击。所以公主的感情线根本就没有多少展开的余地,何况历史上的长公主最后最多也就是让梁怀吉回到自己府里,公主不可能和一个太监有太多发展。

第四,宋仁宗的故事有广阔的群众基础。公主的影响力太小,公主不像《大明宫词》里的太平公主拥有最有权力最宠爱自己的母亲,也不像《大明风华》里的孙若微历经六朝皇帝,更不像武则天能企图改朝换代的野心和实力。而宋仁宗是宋朝最家喻户晓的皇帝,即使不知道他的政治影响力,上过学得都知道范仲淹。司马光,没上过学的也知道包青天、八贤王等人,也听过《狸猫换太子》《杨门女将》等故事。以宋仁宗为主的电视剧更容易在观众中引起讨论。

中国很难写好以女性角色为主的电视剧,尤其还是在一个大的政治背景下很容易写成玛丽苏。以公主为视角容易写成《甄嬛传》之类的宫斗剧或者《芈月传》之类的违背历史的玛丽苏剧。作为个人来讲不太喜欢这类格局小的剧,如果要看言情剧根本不需要看国产古装言情剧,国外比我们做的好的言情剧多得是。


菡萏123


首先楼主好,王凯主演的这个电视剧已经正式更名为 《清平乐》,由正午阳光出品(有没有听过阳光出品必属精品?)

最近好多人热议,清平乐(原名孤城闭)将原来前朝政治的主线改为了王凯感情做为主线。

对于这种说法,公主内侍的爱情才是精髓和改主线才能体现大格局,我都不太同意。而比较感兴趣的是,编剧和资方能考虑的东西,比我们吃瓜群众只多不少,我们不如推断一下,为何会这么改?

先列前提。正午阳光是出了名的尊重原著,即使被骂不尊重原著的那些剧,个人认为都算可以了,很少有面目全非的。但据说这本来不是正午接的,而是中汇委托的,到正午手上已经是仁宗视角了。即使这个说法存疑,之后剧本也是确实按仁宗视角写下去的,那么,为什么?

首先,先说一下为什么我反对认为公主内侍是小情小爱,前朝才是大格局,因为我们有现成的经典以小见大的正面例子《大明宫词》,而且也有过用爱情将历史大事串联起来的经典言情作品《步步惊心》。但是,这两者能成功串起历史,是有条件的,它们可以,不见得清平乐《孤城闭》就可以。



《步步惊心》比较简单,女主中心,和女主直接发生联系的是九龙夺嫡的所有参与者,所以女主视角和爱情可以没有任何阻隔直接和大事件融合。

而《大明宫词》则要复杂一些,同样女主中心,女主视角,而且女主是从小到大,前期的旁观者后期的参与者。后期一切人物都与太平公主联系到一起,她成了核心人物,自然好说。但是前期作为旁观者,与漩涡中心联系并不紧密,就引入了旁白和“后视视角”,用了公主后期比较苍老的声音去说小太平当时的感受。这实际上是一个超脱出前期故事的视角,而苍老的公主通过在权力漩涡中摸爬滚打,使这个超脱的视角具备权威性。(超脱视角能最直观地告诉观众作者的态度,因此这个视角的选取是考验功夫的,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当超脱视角的。)

那《孤城闭》如果以公主内侍爱情为核心,以小见大串起前朝的话,因为二人和前朝关系都不紧密,那就必然陷入了《大明宫词》前期的超脱视角。变成了1.以公主的天真纯善看前朝,或者2.以内侍的通达看前朝。这两个视角是不是都有点奇怪?第一,权威性不够,小女孩儿和内侍真的能从旁观者角度看清前朝?第二,客观性不够,超脱的视角之所以超脱,就要不介入,同样难以达成。因此,把这个视角撤了,直接写仁宗,反而成了最好操作的方法。但还有一种观点,就是完全淡化朝堂,只写爱情。它前面同样有LZ心中永恒的骄阳《大唐情史》这种成功的例子,同样是公主从小到大,同样也以各个时期的历史为背景。

综上所述,以上就是我认为清平乐更改主线为爱情故事的原因,正午阳光出品,王凯出演,这部电视剧妥妥的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