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可以虚伪到什么程度?说出你们经历过的最奇葩的虚伪的人?

你不吹海浪


哈!虚伪到什么程度?说出来你也不敢想象。此人说的任何事你都别当真,任何情感表达你都别当会事。如果当真信了,事后察明,准不是那么回事。所以,听人说事看人反应,不要凭自己判断便下结论,自己判断应努力查明真象,结论由事实发言。毛主席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虚伪这事,其实也不见得人家愿意虚伪,往往诚心诚意也会误上贼船。比如,现在关于尊孔的讨论。有好些人义正辞严,对孔老夫子很是沒好感。然观其理由,我相信他连《论语》这本书都不知道,更别说用手指头碰一下,读过没有?但却妄议孔子,把后来象你我一样看过他书的人写的书,弄出的规矩统统一古脑地扣在孔子头上。有些干脆就是依据文革时宣传和教科书的对封建礼教的批判来定孔夫子罪的。全无文化文明的气氛,全无对民族文化遗产的反思。连封建社会的士大夫都不如,人家从不因为他是奴隶社会时期的思想家,而拒绝奴为封用。

因为对孔夫子的《论语》一无所知,自然不理解毛主席对孔夫子的评价是什么。毛主席说:秦始皇比孔子伟大多了。言外之意,孔子也属于伟大的人,是肯定的。在文革后期,毛主席说:要团结不要分裂。安定团结为好。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这一切都是《论语》开头那句话有的含义,即“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及“克己复礼”的含义,因为礼就是收敛自己,对他人友好的意思。也是非礼勿听,非礼勿看,非礼勿言的含义。在网上能说不和谐话吗?这不是非礼勿言吗?你看了听了,就是给非礼奉场,助威,非礼能听只看而不报案?恐怕会被派出所请去看看是否同谋。想当然弄到自己的理解气场而妄议,也不知在否定孔子还是否定自己。

孔子只有一位,那就是两千多年前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教书匠,是第一个面向平民办教育的教书匠,象我们现在谁都能见到的普通老师一样的老师。他只有一本书,名《论语》。他只是教书匠,修订过几本书。《论语》是他学生写的,所以老是“子曰,……子曰,……”的。他没有在封建社会活,不认得在封建社会里象你我一样阅读思考《论语》,然后象某些人写出书的人。一个都不认识。讲孔子,只论《论语》。我们的心得体会,是我们的,不是孔子的。

你现在在网上,天天都可以看到现在人写的东西,说的话,能感觉到他们虚伪吗?他们能感觉到自己虚伪吗?




从北方从日出之地飞来


我曾经认识一位公众人物,他让我见识了什么是“满口仁义道德,满肚子男盗女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