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男孩玩耍的时候特开朗,一读课文就变蚊子声,怎么办?

蓝莓麒麟


久明老师在一年级孩子培育说明书中这样说:

孩子上课回答问题声音小,要么是害羞,更深层的原因是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本质上是对自己不够认可,

那如何做呢?带着温暖去等!

大部分人认为课堂的关键是老师提问,学生只有踊跃举手等着老师点名站起来发言,声音洪亮,答案准确无误才是标准,若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觉得不应该、不是好学生的表现,一旦孩子声音小,回答错误,老师和家长都会心急难耐,恨不得瞬间就把孩子纠正过来,这无形中就扼杀了孩子真实的想法和感受。

所以面对孩子发言,声音小的首要工作是等待,在课堂上面对颤巍巍的小声音,如果老师不急于提醒,不急于纠正,不急于叫其他同学替代回答,不怕冷场,而是面带笑容的给孩子时间,哪怕是一分钟等待他小声说完,就算没全部听清,也要试着找一个点,告诉他,这个说的不错,再请他坐下,让孩子用他惯用的方式完整的把话说完,是对他自尊最大的保护!

这是久明老师课程中的一个解决办法。想了解更多的内容可以关注久明老师的一年级课程。


久明老师的孩子培育说明书系列课程,涵盖了20个一年级孩子最常见的问题,以及一年级孩子的五大特点和两大培养方向!



久明教你管孩子


一年级男生玩耍的时候开朗,一到学习是就哭闹,读书蚊子声,这样的孩子学习成绩肯定是一般般。究其原因,是厌学所至。这问题非常严重,万不可忽视。否则会影响到孩子的发展。

一年级的新生,为什么会厌学呢?照理说,这么大的孩子对世界上的一切都感到新奇,总是想方设法去探个究竟,对于学习也是一样。我想,这个孩子的厌学与上幼儿园有关。学前儿童教育应遵循教育心理学,以“玩”为主,在“玩”中认知世界,在“玩”中求个性发展,在“玩”中培养兴趣,也在“玩”中做好学前准备。然而,在这个孩子的学前教育中,家长,幼儿园提前给了孩子的学习任务,逼着孩子写作业,逼着孩子读书,给孩子幼小的心灵带来了“负重”的阴影。学前孩子手指的小肌肉还没有发育成熟,你逼着他写作业,势必会损伤孩子手指的小肌肉,给孩子的手指带来“麻痛”感,这就提前让孩子尝到学习的“苦”,也因此让孩子感觉到不堪重负的学习而厌学,因厌学而一遇到要他学习就哭闹。学前孩子的注意力时间很短,而你又逼着孩子“长时间”地读书,强压孩子的性子,孩子也就因为不耐烦而厌学。因为厌学而敷衍学习,所以读书就蚊子声。“学习时间的长短与孩子学业成绩无关。反之,学习时间越长越能助长孩子的厌学情绪”这一教育规律,早在上世纪初就被苏联教育家研究出来了,事实也证明了这一规律的科学性。所以,学前儿童的学习,不能操之过急,否则就实得其反,妨碍孩子的身心发展。家长万不能以“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为借口,提前把孩子推向求学的“苦海”。幼儿园也万不可急功近利,提前把孩子引向求学的“刀山”。

孩子已经到了“一学习就哭闹,一读书就蚊子声”怎么办?这得重新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然而“胚子已坏”从头再来,那是极其艰困的,绝不会一蹴而就,家长得有“持久战”的思想准备!怎样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呢?让孩子在学习中感觉到快乐是唯一的方法。要让孩子在学习中感觉到快乐,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精诚的团结和协作。一要寓教于乐,让孩子在“玩”中完成学习任务。二要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喜悦。课堂上老师要给予这样孩子特别关注,捕捉孩子的些微进步,及时予以表彰。在家里家长要真诚热情地陪伴着孩子完成作业,欣赏孩子的每一丁点的进步,适时地给予孩子所需的奖励,满足孩子的成功欲望。“孩子读书如蚊子声”还可能是因为基础差而吃力,也可能是缺少自信。关于基础差,不认得的字多,这个要慢慢来,一课一课过关,补课的时候,千万不可“强压鸡抱儿”。要精准把握孩子的耐力,合理安排时间,灵活使用方法。关于自信心的培养,主要是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进步,让孩子感觉到比别人聪明。转变一个孩子,非一朝一夕,也不能急功近利,得有长远的计划,眼前的耐心和细致,更要有爱心!


陈诗均


孩子只要不谈学习性格就很开朗,学习经常哭,一读课文就变蚊子声,从你的描述中,我感觉孩子害怕读书,对学习有恐惧心理。那么我们要分析造成其不想读书,害怕学习的原因是什么呢?找到了才好对症下药。

家长期待值过高,让孩子压力大,不敢读,怕家长失望。

许多家长爱子心切,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能无形当中,给孩子很大的压力。比如,孩子正在读书,读错了,或者读的不好,你就经常打断他,提醒他,甚至批评他。次数多了,孩子就不敢读了,怕读了之后让你失望,招致你的再一次的数落。

解决方法:这种情况下,家长就要注意,孩子读书时一定要静听陪伴,就算读的再不好,你也不要打断,不会认的字,可以提醒下。读完之后一定要先表扬再提出改进意见。表扬一定要切合实际,不要虚头巴脑,孩子一听就是骗人,内心没有被认可的自豪感。

你可以根据孩子所读,具体点出哪读得好。比如,儿子,我发现你今天这句话读得太好了,我都感觉到课文里这个小朋友很着急呢!如果声音再大点,就更完美了!实在太差,磕磕绊绊,那就说:儿子,你发现你很厉害,进步很快呢!记得上次,你读课文,错了好多,这次错的少多了,加油!你会越来越棒的!

家长的态度变了,对孩子的肯定多了,孩子的自信也就慢慢增强了。

孩子学校受挫,失败的经历让他自信心受到打击。

孩子可能是在学校里朗读课文,因为读的不好,受到了老师的批评或者是同学的嘲笑,让他的自尊心受到了打击。

解决方法:这种情况下,我觉得首先你要在家里鼓励他多读,在家里练好读好,避免以后在出现这当众受窘的现象。

还有个好办法,我在教学中经常鼓励家长用,就是和老师联手。你发现孩子哪一天课文读得非常流利有感情,就事先和老师偷偷通个气,让老师课堂点名让他读书。因这一读,和以前相比,变化太大,立刻让老师同学刮目相看,老师表扬,同学夸赞,他就翻身农奴把歌唱,雀跃之情溢于言表。说不定以后还会主动找你读书练习呢。这个需要趁热打铁,巩固读书兴趣。

在适当的时候,家长申请老师援助,家校联手进行共同教育,可以极大地巩固效果。因为每个孩子的内心和大人一样,都需要同伴的认可。

孩子自身太贪玩,不爱学习,想靠这种方式逃避。

现在的吞金兽们各个都是宝贝,家长有求必应,特别惯纵孩子。孩子本身贪玩,学习对于他来说就是受苦,他想逃避。如果家长可怜他,心疼他,这时来一句:不学了,不读了,那么他就得逞了。哭闹、不乐意这就是他们达到目的武器。

解决方法:溺爱型家长,我想首先要改变的是自己的态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千万不能妥协。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让他知道学习是必须的事情,别的可以商量,这与学习有关的事情没得商量。久而久之,他知道哭闹、耍赖,这种方法不管用了,也就明白了爸爸妈妈的疼爱是有原则有底线的,就知道自己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了。

总之,学生害怕学习,也许是其家长的过度期望或溺爱,也许是在学校受挫,也许是自身的贪玩逃避,那么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成因采取相应的办法,相信孩子会慢慢改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