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内瑞拉的石油储备量全世界第一,她会成为下一个伊拉克吗?

青茗夜泊


从地缘政治讲,委内瑞拉不应该成为下一个伊拉克。美国意在掌控美元体系,石油只是一环。委内瑞拉虽然离美国还有点距离,但拉美乱对美国没啥好处,美国人不会这么蠢。


一回梦百年


纵观美国发动的多次局部战争。有个共同点就是在战前发动舆论战。捏造出所谓的“大规模杀伤武器”,“生产化学武器”等罪名。

这次美国故技重演,已经开始对委内瑞拉发动舆论战了。给委内瑞拉总统捏造出“毒品恐怖主义”罪名。

石油是各国经济发展的命脉。美国为了自己的利益在背后利用各种手段操纵石油的走势。美国早就盯上委内瑞拉丰富的石油资源了。

委内瑞拉现政府奉行的是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并不听从美国的指挥。故,成为美国的眼中的钉。美国始终想推翻现政府,建立起亲美政府。

这次美国下了“黑手”。捏造出的“罪名”耸人听闻。美国国内因疫情,经济严重衰退。要转嫁危机。美国真有可能对委内瑞拉动武。


剑雨1358


对于委内瑞拉石油储量、查韦斯的“21世纪玻利瓦尔革命”之命运、马杜罗的权力会否被反对派剥夺、美国是否在准备一场类似“伊拉克战争”的战事,一直是舆论和国际问题爱好者关注的问题,以下试做解读,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可以肯定地讲,委内瑞拉不会成为下一个伊拉克,即美国不会通过战争手段解决马杜罗手中权力交由反对派。

一、石油储量。委内瑞拉“账面”原油储量高达3000多亿桶,但品质不可与迪拜轻质油、北海石油与德克萨斯中质油相比,它们多为重质油,需要分离稀释,加重了成本。

一般认为,该国已探明常规石油储量780亿桶,合106亿吨,其中大部分为重质油,2016年开采成本约30多美元/桶,相当于沙特的7-8倍。另有奥里诺科重油带,由西向东沿奥里诺科北岸至出海口,储量高达2300亿桶,是世界最丰富的重油藏区。

2006年,委内瑞拉石油产量创历史最高峰,为334万桶/天。此后,石油产量每况愈下,2013年268万桶/天,2016年215万桶/天,2017年近193万桶/天,2018年全年日均石油产量只有134万桶,2018年12月份更是下降到只有116.5万桶/天,2019年平均日产低于百万桶。

原因是设备老化,续产与开发几无资金投入;技术人员外流,管理不善;美国的金融制裁、原油出口封锁加剧了能源产业和国家财政的困境。拉美以巴西为代表的海上石油产业崛起、美国页岩油大行其道,委内瑞拉原油在西半球地位日渐衰落。

二、美国2003年发动伊拉克战争,理由是萨达姆“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起因是萨达姆政权违逆美国意志,在中东海湾挑战美国利益,1990年入侵科威特是最大“祸根”。

委内瑞拉与伊拉克的相似处是油气蕴藏丰富、在区域内挑战美国利益。但美国还是找不出像对付伊拉克一样的“理由”——师出无名对于大国来说是信誉和威信的自我折损。更重要的是,国际能源市场经历20多年深刻变化后,美国已经对进口石油没有依赖性——委内瑞拉的地位与角色大大降低,动武的资金成本和信誉折损都会相当高昂,特别是美国已经有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战争的深刻教训,它不会再“花大钱”损害国力。

三、上世纪90年代末,退伍军人查韦斯赢得总统大选,从1999年到2013年(3月5日查韦斯因癌症去世),他高举“21世纪社会主义”旗帜,反对美国霸权行径和美洲自贸区计划,为“友好国家”提供优惠石油。埃菲社认定他是“穷人的捍卫者,富人的惩罚者,玻利瓦尔的继承者和美利坚帝国的对抗者”。

查韦斯和其继任者马杜罗是美国的眼中钉,但两人都是经过委内瑞拉大选合法取得权力,这让美国的颠覆政策找不到“抓手”。好歹去年出现了自封总统的瓜伊多,美国带领一干国家折腾了一番,结果依然徒劳。马杜罗有军队的坚定支持和国内底层的拥护,执政基础牢固。

四、拉美、欧洲坚决反对军事手段解决委内瑞拉危机。当下拉美多数国家政府倾向于瓜伊多的反对派,但一致反对美国武力推翻马杜罗,欧盟亦然,这会在西半球开启危险的先例。而在联合国等全球舞台上,马杜罗政权依然获得大多数国家的承认。

委内瑞拉的命运应该由该国人民决定,当下乃至未来,美国恐怕没有精力和意愿以“伊拉克方式”解决这个美洲国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