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江湖》中,令狐冲除了喜欢岳灵珊,还和仪琳牵扯不清,怎样看待任盈盈的大度呢?

海伦儿朱


在这段爱情中,摆在任盈盈面前的,有两个难题:

第一个难题,是他们身份的分别,第二个难题,则是岳灵珊在令狐冲心中不可逾越的位置。

而某种程度上,这两个问题又是一个问题。

在此之前,令狐冲的人生轨迹看似美好可期,平静安稳:

作为华山派首徒,从小被被师父师母收养、视同亲子,武功为众师兄弟之冠,心心念念的小师妹也对自己青眼有加。

这条路这么走下去,也可以算得上“现世安稳,岁月静好”。

不幸的是,令狐冲身在《笑傲江湖》这场人性的大荒诞剧中,注定没有平安的人生。

从小处言,令狐冲师父岳不群的儒雅端方,只是他多年苦心经营的假象,实则心机深沉、气量狭窄的他,必然容不下令狐冲青出于蓝。

从大处言,嵩山派掌门左冷禅的野心、日月教的虎视眈眈,也不容兼有儒家和道家情怀的令狐冲做一个乱世闲人。

有人说,若是令狐冲没有奇遇、没有被岳不群逐出华山,而是顺利当上了华山派掌门,在江湖纷争的血雨腥风之中,独木难支的他,顶多是另一个独善其身的莫大先生。

冷眼旁观之下,我们知道,天将降大任,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都在所不免,但是在令狐冲而言,如果可以选,他未必想成为大侠。

那时,他与岳灵珊携手同游华山,练一套惊心炫目、华而不实的“冲灵剑法”,师父端肃,师娘慈爱,师兄弟和睦,何等幸运!

而空中楼阁在一夕之间崩塌了。他失了恋,见疑于师门,成了华山弃徒。

岳灵珊在他的生命中代表的,不仅仅是爱情,还有对少年时光的回忆,对安稳岁月的企盼和对美好世界的想象。

最让令狐冲眷念的,是对那个美好世界的想象——华山派,师父、师娘,小师妹所代表的,是确定无疑的真善美。

以至于当他的人生已走上另一条路时,他依然念念不忘“重回华山,重入门墙”。

而任盈盈代表的,则完全是另外一个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没有确定无疑的正邪,没有永远的安全,没有一眼可以洞穿的人性,也没有一马平川的未来。

黄河舟中,五霸岗上,人人都对他恭敬之极,热情之至,但瞬息之间,便可人去楼空,片叶不留。

凉亭之中,西湖梅庄,他与向问天携手抗敌,同此进退,自以为交了一位肝胆相照的朋友,转眼之间,却成了过河后被抽的桥板,困于西湖地牢之中。

他为任我行夺回日月教教主之位立下大功,却因与之志向不同,不愿继续与之合作,而不免势如水火。

这两个世界有着截然的区别:

前者似乎安全、美好、正确,宛如童话世界,但随着令狐冲的“长大”(个性的发展)和外界诱惑(林平之、《辟邪剑谱》)的出现,梦幻的肥皂泡倏然破灭了。

后者呢,似乎充满不安定和风险,但同时,它充满各种可能性。

五霸岗因盈盈的命令而散去的诸人,心服于令狐冲的云天高义,最终还是成为了他的朋友。

向问天虽然不脱“魔教”习气,利用了一回令狐冲,但在任我行与他对敌之时,也一直暗中意图化解。

任我行与令狐冲的关系,虽然一直游离于敌我之间,但他对令狐冲的欣赏和看重,与岳不群对令狐冲的嫉恨相比,显然高明不少。

而任盈盈,和这个新的世界一样,也是既富有“危险性”,又充满新鲜感和可能性的。

我们每个人,不都经历过这样回忆中完美无缺的童年世界,又不得不恋恋不舍地走向美恶并存的成人世界么?

如果说岳灵珊给令狐冲的是青春的悸动,任盈盈带来的则是理性和成熟的爱。

纵然在我多历世事之后,重读《笑傲江湖》之时,对岳灵珊有了更多的宽宥和理解,但在内心深处,还是不免对她有所评判。

这评判不在于她没有对令狐冲“始终如一”,而是在于她从来没有真正懂得过令狐冲。

作为金庸小说中为数不多的失过恋的男主角,令狐冲的失恋,显得特别落魄。

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由不得他的误会。

他武功大进,是因为在思过崖上看到了剑招的壁画,且得遇风清扬指点之故,但岳不群却认定是他偷了《辟邪剑谱》。

岳不群如此,众师兄弟如此,岳灵珊竟也如此。

岳灵珊勒马退开几步,说道:“令狐冲,小林子受伤极重,昏迷之中仍是挂念剑谱,你如还有半点人性,便该将剑谱还了给他。否则……否则……”

令狐冲道:“你瞧我真是如此卑鄙无耻之人么?”

岳灵珊怒道:“你若不卑鄙无耻,天下再没卑鄙无耻之人了!”

仪琳在旁听着二人对答之言,心中十分激动,这时再也忍不住,说道:”

岳姑娘,令狐大哥对你好得很。他心中对你实在是真心诚意,你为甚么这样凶的骂他?”岳灵珊冷笑道,“他对我好不好,你是出家人,又怎么知道了?”

仪琳突然感到一阵骄傲,只觉得令狐冲受人冤枉诬蔑,自己纵然百死,也要为他辩白,至于佛门中的清规戒律,日后师父如何责备,一时全部置之脑后,当即朗声说道:“是令狐大哥亲口跟我说的。”

岳灵珊道:“哼,他连这种事也对你说。他……他就想对我好,这才出手加害林师弟。”

令狐冲的魅力何在?他不似萧峰一直有卓绝的武功,不似杨过一直以来风流自赏顾影自怜,也不似郭靖一直以来人格完美毫无瑕疵。

令狐冲的魅力,在于他既潇洒得似乎浑不在意,又深情得时时在意着;在于他既豁达得能时时自嘲自省,又“糊涂”得永远放不下那一点为人的骄傲。

可是,被令狐冲中心藏之何日忘之的岳灵珊,却何曾读懂过令狐冲呢?

她只知道,令狐冲是一个苦恋她而无法自处的痴人,却不知道令狐冲是怎样的大丈夫。

任盈盈则不然,她从一开始,就是懂的。

岳灵珊是令狐冲的病,而任盈盈则是他的药。

初识,他便向任盈盈倾吐了自己的情伤。

数日后分离,任盈盈托绿竹翁赠以古琴、琴谱。王家子侄故意相辱,绿竹翁轻轻巧巧间便教训了他们,帮令狐冲出了一口恶气。

这次分别的情形,也颇令人感概:

那婆婆道:“令狐少君,临别之际,我有一言相劝。”

令狐冲道:“是,前辈教诲,令狐冲不敢或忘。”

但那婆婆始终不说话,过了良久良久,才轻声说道:“江湖风波险恶,多多保重。”

令狐冲道:“是。”心中一酸,躬身向绿竹翁告别。只听得左首小舍中琴声响起,奏的正是那《有所思》古曲。

任盈盈一直是克制的,但这克制里有深情和无限的付出。

令狐冲身受重伤,她以自己的自由,换取少林寺方丈以《易筋经》为之疗伤的承诺。

令狐冲任恒山掌门,她让三教九流人物加入恒山派,以助令狐冲冒此天下大不韪。

令狐冲不愿加入日月教,任我行以婚事相阻、利益相诱、性命相胁,令狐冲仍不改其志,她则从令狐冲之心,未尝出一言以责之。

最难的,是令狐冲始终在心中,给岳灵珊留了偌大一番天地,她却听之任之,甚至还会帮他。

君不见,当林平之向青城派寻仇、却不顾青城派对岳灵珊的攻势时,是任盈盈代不便出手的令狐冲救下了岳灵珊。

当林平之与岳灵珊争执,令狐冲放心不下时,是任盈盈主动提议与令狐冲同去保护。

当岳灵珊被林平之刺死,令狐冲悲痛晕倒之后,是任盈盈将岳灵珊亲手收葬。

情至深处,能放下多少,扛起多少?这等深情,怎不令人唏嘘!

任盈盈对令狐冲,似乎低到了尘埃里,低到让读者不时怀疑,这朵尘埃里开出的花,其甘苦如何?

但是任盈盈的可敬之处在于:她的爱可以低到尘埃,但她的人格凛然不可犯。

她对令狐冲生死皆可许,但绝不为了爱情,做任何自我轻贱之事。

《笑傲江湖》中,有一段最能说明任盈盈心性和爱情观的文字,出自第二十七章《三战》。

其时,令狐冲、任我行、向问天外加任盈盈被“名门正派”环伺于少林寺中,双方约定三战定胜负。

至令狐冲出战时,他如不能胜,则几人性命堪虞,但是令狐冲连胜之后,业师岳不群出来捡现成便宜。

此时岳不群武功已远不及令狐冲,但令狐冲念旧情,无论如何不忍胜了“师父”:

旁观众人见令狐冲如此使剑,自然均知他有意相让。任我行和向问天相对瞧了一眼,都是深有忧色。……任我行转过头来,向盈盈低声道:“你到对面去。”

盈盈明白父亲的意思,他是怕令狐冲顾念昔日师门之恩,这一场比试要故意相让,他叫自己到对面去,是要令狐冲见到自己之后,想到自己待他的情意,便会出力取胜。她轻轻嗯了一声,却不移动脚步。

过了片刻,任我行见令狐冲不住后退,更是焦急,又向盈盈道:“到前面去。”盈盈仍是不动,连“嗯”的那一声也不答应。

她心中在想:“我待你如何,你早已知道。你如以我为重,决意救我下山,你自会取胜。你如以师父为重,我便是拉住你衣袖哀哀求告,也是无用。我何必站到你的面前来提醒你?” 深觉两情相悦,贵乎自然,倘要自己有所示意之后,令狐冲再为自己打算,那可无味之极了。

这段文字真正写出任盈盈对爱情的观点:

我想要得到所爱之人,但如果那不是心甘情愿,那便罢了。有情,无须多言;否则,多说一字去要,也落了下乘。

任盈盈为爱情可以放弃名位和生命,但绝不放弃尊严和骄傲,委实可爱又可敬。

有人说任盈盈大度。这话不错,但这种大度,并非天生心胸开阔,了无挂碍,也并非不在乎。

所谓大度,其实是感情洁癖加高度的自我要求。在认清人性的前提下,不接受任何掺杂勉强成分的爱,虽然有水至清则无鱼的危险,但是非常可敬。

而不可否认,这是很累的一种活法,可是当事人觉得值得。

赵敏在所有对抗力面前说“我偏要勉强”,而任盈盈对于令狐冲的小师妹情结,所做的都是在说“我绝不勉强”,两者同样可爱。

我们都知道,千难万险之后,令狐冲与任盈盈终成连理,这大概算是一种圆满。

但作为读者,似乎总觉得这种圆满没有达到理想的程度。

令狐冲心中,有没有“到底意难平”?任盈盈午夜梦回,是否一无遗憾?

——我私心不免这么想。这个想法,当然是出于通俗小说读者不能免俗的对于大圆满的渴望。

但是,《笑傲江湖》自然不是一般的通俗小说,我们知道,它对政治、人生多有隐喻。

令狐冲和任盈盈,似乎性格相反,但又有不少相似之处。

令狐冲的师娘宁中则,算是他的一个知音。在岳不群、岳灵珊或有意或无意地冤枉令狐冲时,她毕竟不曾怀疑过他。

她相信令狐冲,一在于对他人品的了解,二在于对他个性的了解,知道他是顶骄傲的人。

而任盈盈,何尝不是个骄傲的人呢?

她对令狐冲倾心,天下知闻,但她却掩耳盗铃,不许人提起一个字——这是可爱的骄傲。

她对令狐冲生死以之,却不以她的付出,相强他分毫——这是可敬的骄傲。

她对岳灵珊的存在,未必心底无私,但始终不曾嫉之恨之——这是可感的骄傲。

令狐冲和任盈盈,都是对于世界的恶意绝不合作、死而不悔的人,他们的灵魂同样高贵。

此外,若说起“世界观”,任盈盈和令狐冲二人,也颇相近。

金庸在《笑傲江湖》的后记中说:

令狐冲是天生的“隐士”,对权力没有兴趣。盈盈也是“隐士”,她对江湖豪士有生杀大权,却宁可在洛阳隐居陋巷,琴箫自娱。她生命中只重视个人的自由,个性的舒展。惟一重要的只是爱情。

这个姑娘非常怕羞腼腆,但在爱情中,她是主动者。令狐冲当情意紧缠在岳灵珊身上之时,是不得自由的。只有到了青纱帐外的大路上,他和盈盈同处大车之中,对岳灵珊的痴情终于消失了,他才得到心灵上的解脱。

读到这里,颇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笑傲江湖》的书名,来自于“笑傲江湖”之曲。此曲出自于刘正风和曲洋,终谐于任盈盈和令狐冲。

刘正风和曲洋、任盈盈和令狐冲,两个组合,皆是一“正”一“邪”,出自不同阵营,但高山流水,知音相和。

《笑傲江湖》不是一本讲爱情的书,而是一本讲孤独和追寻、自由和束缚、误解和理解的书。

在这样的一本书里,知音相对于爱侣而言,自然是更可贵的一种存在。

而当令狐冲在对岳灵珊的执念中失去了天性的自由、迷失了自我之后,因为任盈盈,体会到人格对等、心灵互相支撑的爱,真可说是一种救赎。

因此,令狐冲找到任盈盈,怎么能说不是一种绝大的幸福呢?当我们长大成人之后,最大的渴望,难道不是有一个人,始终相信我、体惜我、理解我、懂得我吗?

鲁迅写给瞿秋白的对联,放在任盈盈和令狐冲的身上,也毫不突兀: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幸哉,令狐冲!


美摘


这个问题如果换个提问方式,其实就是应该怎么对待男友喜欢的女人,以及喜欢男友的女人。

先说岳灵姗。

看过《笑傲江湖》的朋友都知道,岳灵珊是令狐冲的小师妹。令狐冲从小就在华山派,跟岳灵姗一起长大,青梅竹马,感情极好。

在令狐冲的心中,自己以后就是要跟小师妹长相厮守的。在岳灵姗的心目中,一开始也是这么以为的。其实这也不能怪岳灵姗。华山派不是劳德诺这样的半老头子,就是陆猴儿这样的歪瓜裂枣,小师妹当然最喜欢帅气的大师兄了。

但是,在遇到林平之以后,岳灵姗才发现,原来自己对大师兄的喜欢,只是妹妹对哥哥的喜欢,而林平之才是让她真正动心的那一个。这也不能怪岳灵姗。要知道,林平之长得眉清目秀娘里娘气的,跟现在流量明星小鲜肉一个样。而且林平之的身世很惨,武功又弱,楚楚可怜,但又有一股倔劲。很容易就激起了岳灵姗的保护欲。

感情这玩意儿就是这么不讲理。所以,令狐冲也没法讲理地说,既然你喜欢他了,那我就不喜欢你了。令狐冲依然喜欢岳灵姗,直到小说快到结束了,他才真正放下了这段感情。

在感情上没有人会大度的,任盈盈也当然不喜欢令狐冲喜欢岳灵姗。但是没办法,感情最讲究先来后到,毕竟是岳灵姗先走进令狐冲心里的。任盈盈没有强迫令狐冲忘记岳灵姗,她只是陪着他,身体有伤的时候,帮他疗伤;心理有伤的时候,帮他疗伤。慢慢地让令狐冲的心里有了她,最后水到渠成,他的心里不再有“她”,他的心里从此只有她!

很多女生常常恨不得男友马上断绝与前女友的一切联系,取关、拉黑、删除联系方式,消除所有有关她的痕迹。若是男友稍有犹豫,马上翻脸:你的心里还有她!需知人是有感情的动物——若一个人能瞬间斩断曾经一往情深的人,其实是很可怕的——他并没有想死灰复燃,只是因为过去也是他人生的组成部分而已。若你一生气,不理他,与他冷战,其实是等于把他推到了你的敌人那一方。在这方面,任盈盈值得很多女生学习。


再说仪琳。

仪琳是令狐冲行走江湖时,偶尔救下的。对于仪琳,令狐冲并没有什么不应该的想法,只是当做五岳剑派一位普通的同门。

但是,仪琳的心里,却深深地刻下了令狐冲。只不过,仪琳是个尼姑,她对于令狐冲,有感激,有喜欢,也有愧疚。最终,她还是选择了佛祖。但由始至终,令狐冲只是以兄长的心态对她。

所以,对于仪琳小尼姑,任盈盈并没有做任何事情。她相信令狐冲。但很多女生发现有其他女生也喜欢自己的男友时,会怀疑甚至对男友发脾气,结果依然是把男友往外推,白白给那个女生制造了安慰他的机会。

而且,如前面所述,除了相信之外,任盈盈还陪着令狐冲做了很多事情,甚至有些事还是偷偷做的,最终令狐冲的一颗心牢牢地绑在了她身上。


牛皮社


我是海伦儿朱,读的是金庸原著新修版。


任盈盈不是大度,是尊重,就像母亲爱孩子,爱在真正理解孩子的心。

拿件特小的事儿来举例,孩子喜欢吃糖喝饮料,我们都知道这些哪有营养,肯定不如鸡蛋牛奶对不对?

可你完全禁止他吃糖喝饮料可能吗?而且,吃糖喝饮料也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对不对,五、六岁时候不喜欢,难道等五、六十岁了才喜欢?

等长大了,不用你说,他也知道鸡蛋牛奶才能提供真正营养。等他有了孩子,也会要求自己的宝贝少吃糖少喝饮料,多吃鸡蛋多喝牛奶对不对?

书中的几个情境里,任盈盈没强迫令狐冲非要吃“鸡蛋牛奶”,令狐冲就一味沉浸在“糖果饮料”里了吗?

一、假装打盹

(令狐冲)见盈盈倚在封禅台的一角,似在打盹,心想:“只盼她是睡着了才好。”但盈盈如此精细,怎会在这当儿睡着?对付盈盈,他可立刻聪明起来,这时既无话可说,最好便什么话都不说,但更好的法子,是将她心思引开,不去想刚才的事,当下慢慢躺倒,忽然轻轻哼了一声,显得触到背上的伤痛。

此刻,令狐冲虽然为了小师妹惘然若失,却能考虑到和理解盈盈的心情。

无论令狐冲是不是狡狯,“顾左右而言他”的一番举动总算把说不清的尴尬事岔开来。

不然,难道真的顺着仪和师姐的话头儿,讨论一下岳灵珊怎样三心二意,怎样水性杨花?

如果这时,盈盈不打盹,而是上前和令狐冲“撕逼”,会是什么画风?

二、青城救命

令狐冲又感激,又好笑,心想自己堂堂恒山派掌门,给她这等如提婴儿般抓在手里,如给人见了,当真颜面无存,但若非如此,只怕给青城派人众先到,小师妹立遭凶险,她此举显然是深体自己心意。

令狐冲想救小师妹,无奈重伤在身,行动不便,连偷听林平之和岳灵珊谈话都是盈盈自己去的。

这里说盈盈大度,不如说是当机立断,要救小师妹,还要顾着大师哥,剑斩骡头、提人在手、找地藏身,在在考虑的都是令狐冲的安危。这样为你着想,怎么可能体会不到?

如果这时,盈盈说,你受伤动不了,青城派那么多人我也打不过,咱都别去,会是什么画风?

三、眼神示意

说到用眼神告诉令狐冲同意娶仪琳,只不过是盈盈的玩笑。

恒山悬空寺里,俩人都被哑婆婆点中了穴道,只能眼神交流。盈盈看着令狐冲,先是想到“太监”、又想到“和尚”、接着“狡狯”地想到“娶仪琳”,并非甘心奉献,还是玩笑居多吧。

通过目光交流,两人真正达到心意相通。

但见盈盈笑得更加欢喜了,忽见她眼珠转了几转,露出狡狯的神色,左眼眨了一下,又眨一下。令狐冲未明她的用意,只见她左眼又眨了两下,心想:“连眨两下,那是什么意思?啊,是了,她在笑我要娶两个老婆。”当即左眼眨了一下,收起笑容,脸上神色什是严肃,意思说:“只娶你一个,决无二心。”盈盈微微摇头,左眼又眨了两下,意思似是说:“娶两个就两个好了!”令狐冲又摇了摇头,左眼眨了一眨。他想将头摇得大力些,以示坚决,只是周身穴道给点得太多,难以出力,脸上神气却诚挚之极。盈盈微微点头,眼光又转到剃刀上去,再缓缓摇了摇头。令狐冲双目凝视着她。盈盈的眼光慢慢移动,和他相对。两人相隔丈许,四目交视,忽然间心意相通,实已不必再说一句话,反正于对方的情意全然明白。娶不娶仪琳无关紧要,是和尚是太监无关紧要。两人死也好,活也好,既已有了两心如一的此刻,便已心满意足,眼前这一刻便是天长地久,纵然天崩地裂,这一刻也已拿不去、销不掉了。

如果这时,盈盈不是眼睛“连眨两下”,而是翻个白眼,心说想娶两个你倒想得美,会是什么画风?

四、重回华山

盈盈悄没声的走到室外,慢慢带上了房门。令狐冲在岳灵珊室中留恋良久,终于狠起心肠,吹灭烛火,走出屋来。

盈盈此举,算是给令狐冲一个缅怀的环境,让他和过去的感情告别。

最后,令狐冲是狠起心肠,自己走出灵珊的房间对不对?

你说,拉你出房间,和你自己主动走出房间,区别在哪里?这次,令狐冲心里终于放下了小师妹,心甘情愿地走回了盈盈身边。

如果这时,盈盈一直在旁边嘚啵,行啦行啦该走啦,这些破竹笼、破木马有什么好看的,又会是什么画风?

所以你看,所谓任盈盈的大度,不过是尊重令狐冲的感情,顺应他的性情。就像母亲对孩子,不做事无巨细的要求,而是允许孩子拥有自我成长、自我觉悟的过程。

关键是,这样的放纵达到了效果。一路走来,令狐冲对盈盈的感情,从“我粉身碎骨也难以报答”,变成两人心意相通,都找到了生命伴侣,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