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權力之爭”容易讓孩子叛逆偏激?家長這麼做,孩子更聽話

文 | 朗姐育兒日記(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相信很多帶娃的家長,都經歷過孩子胡鬧、跟你對著幹等等各種糟糕的情況,家長們不禁產生“我辛辛苦苦怎麼就養出這麼個壞孩子?”的想法,但其實孩子本質並不壞,也許只是家庭之中“權力之爭”導致的。

之前聽朋友向我吐槽她女兒,她女兒小宜今年剛上初中,學業相比小學變得繁重起來,做完作業已經很遲了,所以常常沒有時間收拾房間,雖然小宜說“好好好,我有空就自己收拾”,但房間還是常常凌亂。

昨天朋友趁孩子午睡的時候,三下五除二幫孩子把房間收拾得乾乾淨淨,可是孩子醒來後卻大發脾氣,“誰讓你幫我收拾了?我不是說了自己收拾嗎?”。

朋友也很生氣,孩子不懂感恩也就算了,怎麼就把好心當成驢肝肺!同時也感到莫名其妙,房間都收拾的乾乾淨淨了,你還有什麼不滿的?

家庭中最不乏的就是類似這樣因為瑣事而導致的爭吵,這樣的爭吵最後只能不了了之,但卻在家長和孩子的心裡都留下了怨念。

之所以會這樣,其實家長們也該反思反思自己,是否真正瞭解孩子的需求。

在成長過程中,孩子的自主性與日俱增,家長們如果不瞭解,很容易導致家庭的“權力之爭”,那麼,家庭中的“權力之爭”是什麼樣的呢?

一、什麼是家庭“權力之爭”

看到家庭“權力之爭”這個詞,大家未免有些疑惑,“權力之爭”存在於社會、政治、公司的話還能理解,怎麼家庭裡也存在“權力之爭“?

實際上在家庭裡,同樣有各種各樣的隱秘的權力遊戲。

因為,人在沒有覺察的時候,會將自己的行為做出"合理化"的解讀。就比如上面說的例子,朋友站在自己的角度會覺得:我在為女兒分憂。

小宜會覺得:媽媽不相信我有自己的安排,沒和我商量就擅自干涉我的事,我的憤怒是正當的

然而,當一個人陷入情緒的時候,將無法看清事情本質的時候,常常會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合理化”解釋。使自己看得到的只有對自己有利的部分,忽視其他方面,從而使人們各自眼中的事情遠離真實,認為自己很委屈,堅信自己才是有道理的那個人。

就像朋友和她女兒小宜,從表面上看,朋友是覺得在為女兒分憂,其實本質上是希望房間趕緊如自己所願變乾淨整潔,免得看著礙眼,而小宜則是想做自己,按照自己的計劃行事。這就是家庭的“權力之爭”,本質上,是爭取“到底誰說了算”,每個人都想要自己說了算。於是,家庭中的權力之爭就由此上演。

二、家庭“權力之爭”頻發的三個原因

1、父母的控制慾

控制慾是“權力之爭”的根源所在,魯道夫•德雷克斯認為,不論什麼時候,當父母命令或者強迫孩子做事情,就會導致權力之爭。

在日常中,很多父母都習慣用命令的語氣要求孩子做事,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等都變成了空談。

2、凡事都評判對錯

家庭的權力之爭中,大家都想要自己說了算,其實很多時候是因為認為自己才是對的那一方,其內在邏輯是“我是正確的,所以你得聽我的”。

“今天去下館子,吃什麼好呢?”“想吃麥當勞。”“麥當勞都是油炸食品不健康,別吃了”“那去那家網紅泡麵店吃”“泡麵也不健康,我們去吃燉罐吧。”

以上的對話是不是很熟悉?無論表面上表現得多麼溫和,都無法掩飾家長總認為“自己是對的,所以孩子必須聽自己的”的邏輯。

每個家長都應該捫心自問:是否對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過分執著?以至於當對方不遵從"我"的意志的時候,我就會感覺很憤怒?或者至少是很失望。

3、受家人的影響

在家庭中,如果父親和母親在溝通和解決問題時常常採用打罵、發怒等粗暴的方式,雖然之後可以和好如初,但吵架時的一言一行都被孩子看在眼裡,很快就會學到,以後當孩子遇到類似的情況,就會採取和父母同樣的方式。

三、頻繁的家庭“權力之爭”對孩子的傷害

1、孩子變得叛逆偏激

孩子其實就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父母在家庭“權力之爭”中控制慾越強,表現得越偏激,那麼孩子很大可能也會“繼承”這個特徵,變得富於攻擊,且非常逆反頑劣。

一說到逆反,很多人都會以為孩子事事和家長作對就是逆反了,其實像這樣的逆反是比較常見的顯性逆反,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是隱性逆反。

隱性逆反的典型特徵是:他們在表面上看似順從,但背地裡卻會做一些"小動作"以實現抵抗的願望。這樣的人格,往往在關鍵時刻掉鏈子,難以獲得他人信任。

2、孩子拗不過父母,選擇壓抑

網上常有網友說“孩子老不聽話,就是欠收拾,說不通就別浪費功夫了,打一頓就好了。”對如此簡單粗暴的言論點讚的人不在少數。

用暴力的手段,將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孩子身上,孩子的壓抑可想而知。遇到控制慾過強的父母,很多孩子拗不過,只好選擇壓抑自己,當壓抑自己成為一種習慣,生命就變得懦弱、膽小,生命力萎縮。

由此看來,家庭中父母控制慾過強導致的“權力之爭”對孩子有百害而無一利,如何解決家庭“權力之爭”值得思考。

四、家長如何解決家庭“權力之爭”?

1、有意識地降低自己的控制慾

正是因為家長腦海中有太多自認為正確的觀念,所以才會想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美名其曰“都是為你好”,如果能用辯證的思維看待問題,就會發現,世界不是非黑即白,非錯即對的,就像陰陽八卦圖,黑板參半,黑中有白,白中有黑。

家長們可以適當放下自己固有的想法和觀念,嘗試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分析問題,不要把自己當成家庭唯一的真理,並且不由自主地要求孩子按照你的想法做事。

2、給孩子更多自主的權力

父母常常對孩子不能放寬心,認為只有自己盯著孩子,事事替孩子把關,孩子才能在正確的道路上行走。這實際上是對孩子缺乏基本的信任,就像文章開頭講到的例子,沒能真正信任並放權給孩子,孩子很可能就成為你眼中的“小白眼狼”:對你的付出絲毫不感激反而厭惡。

只有把更多自主的權力交給孩子,孩子才能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 進而減少家庭中的“權力之爭”。

3、看見孩子背後的需求

當孩子和自己唱反調的時候,大多數家長都會被控制慾和生氣的情緒衝昏頭腦,“為你好你卻不聽話,看我怎麼收拾你!”這樣的話一說出口,又是一場沒有勝利者的家庭“權力之爭”。

很少有家長可以理智地意識到,不管孩子做出什麼樣的行為,其背後都有原因

例如孩子到了該學習的時間,還對手中的遊戲戀戀不捨,你過去收掉他的遊戲:“快去學習。”

孩子這時候如果哭鬧,一定會惹惱你,但如果你好好跟他說:“你已經把今天的遊戲時間都用完了,現在該寫作業了,我知道你現在很想繼續玩,但是隻有遵守規則,才能每天都有遊戲時間。”,孩子也許就不會用哭鬧的方式來對待。

很多時候,孩子和你唱反調,是因為不被允許,每個人在不被允許的時候,心中都會產生挫敗感,甚是衍生出執念。而一旦自己的需要被看到,也許固執也就迎刃而解了

家庭中存在“權力之爭”並不會有真正的勝利者,理智的家長們應該儘早意識到存在的問題,找到其癥結所在,和孩子共同努力創造健康和諧的家庭關係。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裡是朗姐育兒日記,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