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影院又该何去何从,谁能坚持到复工之日

长风街和信广场的中影国际影城到今天也没有开门,这是太原市重心南移之后最火热的中心地段,房价的居高不下也能侧面反映出这一片繁华如梦,曾经的一票难求,场场爆满,价格也是贵的很。

然而现在,虽然太原已经全面复工了,不过影院仍旧是大门紧闭,门可罗雀的样子,看不出一点点人气。在线上逛一逛也只能看到影院在贩卖一些零食小吃,只怕是,这也是不好买到的,毕竟没有排片的影院漆黑一片,谁又会想得起它的爆米花呢?


影视业的大佬们做梦也没想到,挨过了电影业冬季,没破碎在国际影视竞争对手手里,却在肆虐的疫情之下真的被击倒了。

毕竟影视业于普通人来讲只是娱乐消费,于手握资金链的商人来讲确是生财的好如意。

至于说这几年喜剧电影赚了多少钞票,校园爱情片又掏空了多少痴男少女的口袋,爱国主义情怀又给大家伙打了几次鸡血,我就不多说了,层出不穷的小鲜肉还有断世而出的“百亿影帝”都可以完美反映文化影视业的曾经繁荣。



无可奈何花落去。

度娘的数据能告诉你,从2020年初到现在为止,已经有超过5000家影视公司注销执照,“不干了!”。

为什么不干了,简单点讲就是资金链支持不住了,前几年的小有盈余已经快贴不住现在花出去的人工和场地成本了。

还不趁着留点养老钱离场,难道还真的要山穷水尽才知道回头么?资本当然没这么人傻钱多了。

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但是,这匹刚刚长起来的“骆驼”就这么倒了?


似曾相识燕归来。

不会的。文化产业是一个永不消散的主题行业,因为这里有人类积累的精神财富,为精神世界的创造提供着思想碰撞的火花,同样也是人们情绪的泄洪出口。在影视中,可以尽情肆意的挥洒创意,编织梦想,创造不可能,呈现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

所以“大而不倒”才是真的,只不过疫情带来的寒冬实在是过于寒冷,但你也可以认为这次的考验是对整个行业的全面洗牌,小企业+小影院注定会在这次资本积累的消耗中被市场淘汰,剩下的便是资金雄厚且能及时转换变现方式适应市场的大型影视公司。


让我们拭目以待,期待下一个春笋是哪个先冒出尖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