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陝縣:老產業“玩”出新花樣

近日來,隨著氣溫不斷回升,進入了天麻栽種旺季,寧陝縣金川鎮一群“90後”青年返鄉創業,在村裡幹起了“新鮮事”,讓當地老百姓長了“見識”。

“這些年輕娃,從大城市回來,敢闖敢拼,在外面引進了‘洋’技術,還給天麻吹上了空調,我活了幾十歲還是頭一回見,我在這務工不光是為了賺錢,也為了學一些新技術,方便我自己種天麻。”在鑫豪奎天麻種植專業合作社務工的興隆村村民甄爾江說。

甄爾江口中的“年輕娃”正是金川鎮小川村的“90後”返鄉創業青年。今年年初,受疫情影響,阻擋了他們返城的步伐。一次偶然的機會,聊到家鄉親友發展天麻產業的很多,他們就萌生了回鄉創業的念頭。在瞭解了天麻產業的發展潛力及前景後,經過深思熟慮,這幾個“年輕娃”決定利用家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在家創業。今年年初正式成立合作社,預計可帶動50戶貧困群眾增收。

他們一邊籌集資金,一邊在金川鎮小川村、興隆村開展實地調查,併成立了寧陝縣鑫豪奎天麻種植專業合作社,旨在對合作社社員和其他農民群眾提供天麻產前、產中、產後的“一條龍”、系列化服務,助農增產增收。

他們先後6次到雲南、安徽六安、漢中寧強等地實地學習考察先進技術,最終引進了雲南小草壩的烏天麻、甘肅康縣紅天麻的烏紅雜交技術,並投入生產。由於產地與品種差異,為調節幾種天麻的發苗期,他們運用空調調溫,調節發苗期,完成有性繁殖雜交授粉,並提前下地,延長生長週期,達到高質量、高產量目的。

今年上半年合作社計劃種植天麻30餘畝,初步計算20000餘窩,其中烏稈天麻與紅稈天麻雜交品種15000餘窩,當地紅杆天麻品種5000餘窩。

“我們種植出來的天麻將通過與中藥材市場乾貨批發商簽訂購銷訂單,超市、淘寶微商等自媒體平臺等渠道進行銷售,按照各大市場行情下浮30%的情況下,每千克16元計算,年收益約200萬元。”該合作社負責人郭明鑫介紹。

近年來,金川鎮依託山林資源豐富的優勢,全力打造秦嶺天麻之鄉,鼓勵農戶、企業引進新技術發展中藥材種植產業,該鎮平均每年天麻地存達到30萬窩,新增達10萬窩,銷售達20萬窩以上。目前該鎮正在積極探索天麻深加工,開發生產天麻掛麵等產品,通過建立農副產品種植、加工、銷售產業鏈條,來提高產品附加值。

“開年以來,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我鎮繼續以板栗科管、生態養殖、中藥材種植三大產業為發展總思路,繼續擴大天麻種植面積,鼓勵、支持新技術的推廣,力爭今年將產品產量、質量提升到一個新高度,達到以產業發展鞏固脫貧成果,決勝脫貧攻堅的目的。”金川鎮黨委書記康厚誼滿懷信心地說。

(通訊員 曾宜玖 尚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