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曾读过哪些颇富人生哲理的诗词歌赋?

xqz太古


王安石的《登飞来峰》是我喜欢的一首哲理诗。

王安石(1021年一1086年),临川(今江西临川)人。中进士后,曾作过知县、通判、知州等地方官。神宗时任宰相,实行变法,以富国强兵,因保守派反对,并未如愿,后退居江宁。他在诗、词、散文各方面均有成就。诗歌道劲清新,词风深婉高峻。作品有《临川集》。

登飞来峰

飞来峰上干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飞来峰在今浙江杭州西湖西北的灵隐山上,相传山顶可以看到沧海日出。“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是历代传诵的哲理名句。

宋仁宗皇佑二年(1050年),作者由知鄞县(今浙江宁波)改任舒州(今安徽庐江)通判,途经杭州,在登游飞来峰时写下了这首诗。

本首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由景发出议论,有思想高度。景与情如此贴切自然,隐喻的哲理让人信服。《登飞来峰》是我喜欢的一首哲理诗。


汐婳


我觉得《好了歌》还行,那是植入我少年之心的句子,几十年了,想忘也忘不了,时值花甲之年,还能倒背如流。

《好了歌》形象地刻画了人类社会的人情冷暖,世事无常。作者曹雪芹借《好了歌》,指出了在“人治”社会中,伦理道德的虚伪和败坏,也对人们丧失信仰,丧失人性的恶劣行为作了深刻的总结和讽刺。当然,这与当时的时代背累不无关系。

那时,政治环境动荡,上层建筑腐朽堕落,败坏了社会整体的道德风气和公平正义,在此情况下,曹雪芹对社会的深刻怀疑和极度失望,就不足为怪了。

初读《好了歌》时,我还是青涩少年,对生活,对世界充满着渴望和憧憬,《好了歌》就像一瓢冷水浇在了我的头上。好在那时是少年心性,一转眼,就把这《好了歌》抛之脑后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加上在人生中的一些际遇,以后,每读一次,总会有不同的感觉,而今,再度读《好了歌》,反而有一种释然。

《好了歌》全篇,虽然都充斥着灰色的气息,但也充满了人生的智慧与哲理,它不正是当今社会的写照吗?我们在读《好了歌》时,特别是年青人在读时,要透过文字看本质,只有抛开功名利禄,只有追求生命的真谛,我们的生活才会真正地幸福快乐。



独吟黄昏


中华诗词是一座灿烂瑰丽的文化宝库,其中不乏充满人生哲理的名句,世代传诵,给不同时代的人们以启迪和激励。

1.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宋·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人生就是一座旅店,我只是匆匆过客。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无限惆怅,也体现了其看淡人生的旷达胸怀。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落花纷纷绝不是无情飘洒,为的是化作春泥培育出更多新花。诗人用移情于物手法,借花落归根、化为春泥,抒发了其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两句诗也蕴含了辩证的哲学观点。“落红”归根,似乎是无用之物,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它却可以化为春泥护花,体现其有用的一面。说明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我们要学会用辩证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

3.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唐·杜甫《前出塞》)

要想射倒敌人,必先射倒他骑的战马;要想逮住敌人,必先逮住敌人的首领。这两句诗告诉我们:做事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突破关键问题。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我坚信乘风破浪的时机定会到来,到那时,我将扬起征帆,远渡碧海青天。表达了诗人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也告诉我们即使前路困难重重,也要坚定理想信念,要坚信总有实现抱负、大展宏图之时。

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逢春。揭示了新事物总会代替旧事物,新老事物的更替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道理。

6.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这两句诗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蕴含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哲理。

7.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仿佛是一夜东风,吹开了万紫千红的繁花;这百花争艳的景象,正是生机勃勃的春光所点染的。这两句诗以“东风”喻圣人之道,反映出作为理学家的诗人对儒学大道和真谛解悟后,心境的开阔和清朗,生命意趣上一片生机盎然,也体现出其气定神闲、从容自若的格局和气象。

8.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唐·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

想知道一块玉是真是假,要把它放在火上烧三天;即使是辨别木材,那也是要等满七年的时间。这两句诗与“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一样,是对人心的深刻总结。衡量和判断一个人,不能单靠短期表现,必须要用发展的眼光,进行长时间的观察和考量。

9.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宋·苏轼《题西林壁》)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这两句诗所反映出的哲理是: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10.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老天如果也有感情,有喜怒哀乐,那么他也会苍老。只有沧海桑田更迭才是人世间正常的规律。这两句诗阐明了这样的人生的哲理和生活的真谛:天地万物新陈代谢永不休止,事物都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谁也不能逆历史潮流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