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许多人农村住一段时间,城里住一段时间,这样的生活你向往吗,为什么?

中国当归村新农哥


有些人在农村住一段时间,在城里住一段时间。我也非常向往这样的生活,住在城里过冬天,住在农村过春、夏、秋。

《围城》体现的核心思想“住在城里的人想冲出来,住在城外的人想挤进城,……”一样适用于居住在城里和居住农村的人们。在城里、农村生活各有优缺点且互补。城里住一段时间,农村住一段时间,体验了城里城外的生活,自然没有了想冲出去和挤进去的烦恼,谁不向往?

我在农村出生并长大,家里宽大的院子生长着牡丹、芍药、百合、荷包牡丹、月季、绣球、菊花等多年生花卉,从“五一”到十月底陆陆续续有花供观赏,还有桃、杏、梨、苹果树供应新鲜、有机水果,绿竹和竹林中叽叽喳喳的麻雀为冬日的院子增添了不少生气。更重要的是院子为人们提供了宽松、舒适的活动场所,家里人口再多也不觉得有拥挤感、压迫感。

住在农村,学生上学极不方便。我上中学期间,非常羡慕城里娃。他们离学校近,上学及放学回家不需像我一样走很多的路,上晚自习也不需像我一样为找地方借宿发愁。城外的一段路上视野开阔,我边走边看蓝天、白云、彩霞、绿树,心情无比愉悦,视力也得到很好地保护。工作后,来到外地,住进了家属楼,生活方便了很多,但心里一直没有了归宿感,可能是因为没有农家小院那样的地方安放我的心灵吧。

“山中岁月长,世间沧桑促。”农村发展慢,变化小,环境安宁,民风较淳朴,人口分布稀疏,让人内心平静,感觉岁月悠长。住在城里,让农村来的我有边缘化和落后的感觉。其实,亲情才是人的心灵寄托,无论去城里还是农村生活一定要和亲人在一起,“吾心安处即故乡。”

近年来,城镇化步伐非常快,好多农村人口外流,不再有昔日的勃勃生气,残垣颓瓦日,荒草漫院日渐增多,让人亦喜亦忧,喜农村娃读书方便了,忧农村村落和土地荒废了。

城里有我们的新家和新的希望,农村是大家的大后方,住在城里的你,也去农村住住吧。








大学图书馆的老张


向往。理由如下:一是童年抹不掉的情结。我本是农村出身的人,对农村有种难舍的情结,童年和儿时的同伴,捉蟋蟀,钓鱼吓,柯黄蟮,挖泥鳅,掘兔草,丢铜钱,打弹子,上山放牛,溪坑翻石蟹,等等,记忆尤深,永不忘怀。不时能去乡下老家,与儿时同伴聊聊童年时的趣事,也是无穷的乐趣。二是年轻干活的难忘情景。在农村时,整地,种田,施肥,打农药水,收割,挑担,几乎样样干过,吃过严寒酷暑干活的苦。同时,大办钢铁上山找铁矿石,在湖底掘泥炭,受过三年暂时困难时期吃草根,吃米糠的苦。回忆起来,苦酸甜辣咸都尝过,情景历历在目。现在,不时回到苦过的地方现在变好了,也是一种内心的欣慰,感恩共产党使农村富起来。三是新农村面貌的吸引。过去高低不平,下雨时的泥泞路变成了平平的水泥路,主要道路两边绿树成荫,露天粪坑不见了,污水管道铺好了,自来水和燃气用上了,居住环境大有改善。出行比较方便,有公交车站在门口,农民带院子的房子更吸引城里人的向往。所以,在城里和农村都有房子的人,一般都是两头住住,有的是夏冬季住城里,春秋季住农村,有的节假日住农村。我自己还只是不时去乡下老家,看看农作物的生长,关在城里连油菜花黄了,桃花红了,农时季节的作物收种都会谈忘,同时也了解农村农业农民的现状,增加一些感性知识。的确,现在许多人两头住住,既享受城里人的美好生活,又享受农村里的特别有味的生活,过的生活也算是惬意温馨,让人羡慕向往的。


杜铢宝


向往!夏、秋可住乡,冬、春可住城,来回可开车。城里一套房,乡里一个院。热时走乡里避避暑,冷时进城里暖暖寒。家用电器现代化,瓜果蔬菜原始化。没人要了出城去透气,有人要了进城当孙子。大家说这样的生活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