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疫情控制的不错,除了政府管控以外,是不是和热带气候有关?

共跳滴水线子


截至15日,印度新增确诊1118例,累计确诊11933例,累计治愈1344例,累计死亡392例。相反非洲(截至到I4日),52个非洲国家累计确诊15249例,死亡816例,治愈2895例。印度确实较低。


截至到4.12号,从新冠爆发到今已过了3个月左右,而据印度医学研究理事会公布的疫情检测数据,13亿人口3个月被检测人为18万。这种低效率检测法的最终结果就是确诊人数很少,以低增速来遮掩实际病例。大约在4月初吧我看英文版世界疫情监控时,有新闻说莫迪政府发布的疫情数据与实际不符,是工作人员每日以偶数来猜测发布。

英国BBC广播公司在印度采访发布的视频中,怕遭报复要求匿名的印度医生说到,印度新冠实际确诊和死亡人数远高于政府统计数据,因为有太多感染新冠死者和亲人并没有机会接受检测。原因就是政府新冠检测能力严重不足与穷人无钱检测。

新冠前期,印度政府要求反对有境外旅行者的疑似患者进行免费检测,私人机构则大发国难财,收费标准为4500卢比(420RmB),就这仍一测难求,不是有钱就有机会。你有钱但没检测盒。

不可否认莫迪政府对抗新冠措施的能力,他已尽力了。全国封城,警察持木棍上街强行隔离,对不听劝者打屁股让其长教驯。为的就是减少聚众传播。



印度政府发布的信息来看,死亡率较低,感染人相对年轻,84%感染者小于60岁,40~20岁占感染比例的42%。年轻人免疫力强于老年人应是重要厦因。

印度平民窟多,传染病也多。或许平民见多了死亡,已对新冠死亡失去恐惧,以平常心视之。这或许又是印度死亡率低的原因。


闭花落雨


不要寄希望于天气热病毒就不发展。

很多例子可以证明:新冠病毒在热带也发展很快。

木叔说三个例子吧!

第一,非洲目前的病例已经突破1万例,当地大部分都在热带和亚热带,甚至比印度还要热,结果病毒传播发展还是很快。

第二,印尼也是热带国家,大部分地区比印度维度还低,结果如何?截至4月14日累计确诊已经4400多例了,比前一天新增300多例。

第三,印度第一阶段疫情就是在热带地区——该国最南部的喀拉拉邦。

以上三点都说明印度未来不可能因为天气热而控制住疫情。目前也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天气热会让新冠病毒消失。

所以不要把消灭病毒寄希望于天气,还是要用如今的科学手段来对待。

那就是找到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

在这两个方面,印度都在努力。

比如3月25日莫迪下令全国封锁21天,到期后他又宣布再延长14天。这意味着到5月初,印度才能完全解除封锁。

这就是防止人与人之间密集交流而带来的疫情扩大化风险。

即使如此,印度疫情也在20天内增长了20倍。这个数字说明该国疫情可能存在低估的现象。

因为疫情不可能你不重视他就不传播,病毒还是会按照自己的传播规律人传人。

印度目前有1万例确诊,这只是因为当地有检测能力的最大值而已。

但实际上一些地区没有试剂盒,没办法对更多的疑似病例进行检测,因此才会有一些专家根据病毒流行学的模型分析认为,可能该国疫情早就突破了16万。

但这个数字没有经过印度证实,未来该国疫情如何发展,还是要看莫迪政府还有什么强有力的手段。

目前看封锁,似乎不能完全阻断农民工之类的流动。

因此还要加大控制力度才能彻底遏制病毒传播。


木春山谈天下


截至4月14日止,印度结束了为期21天的全国封锁。据印度媒体消息,封锁将再延长2周。

但专家普遍认为:印度疫情被严重低估。印度公布的疫情数据可信度较低,主要原因是核酸检测做得太少。

  一来,印度缺少大规模生产检测试剂的能力,检测试剂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

  二来,之前进行新冠肺炎检测的价格较高,需要4500卢比(人民币约为450元),现在印度最高法院已经要求免费检测。

  从检测数量看,3月初,印度每日仅检测几十份,且对被检测者的条件限定十分严格(比如必须有境外旅行记录),检测机构也非常有限;3月21日后修改了检测标准,逐步增加到2000份/日。4月8日左右,检测量才达到1万份/天,预计本周可能增加到2万份/天,未来有望到达10万份/天。

  也就是说,随着印度检测能力跟上来,确诊数据很可能出现大幅度增长。

  印度当前面临的困境,除了检测跟不上,更可怕的问题是——贫民窟的卫生防疫能力差,很多人将贫民窟出现确诊病例视为最大的“定时炸弹”。

  但目前令人担心的事情已经发生了——4月1日,孟买塔拉维贫民窟出现首例确诊病例,这名确诊男子当晚在转院途中死亡。

  截至4月11日晚,塔拉维贫民窟内的确诊病例数共28例,死亡4例。

  鉴于目前印度疫情还处在不断发展和变化过程,对“印度是否可能成为世界疫情的‘震中’”这类问题, 不宜过早下结论。有理由相信印度的确诊数还将大幅上升,但疫情状况发展到像美欧那种“惨烈”程度的可能性也许不高,感染1.3亿人的概率基本不可能。

  此外,如果印度疫情大暴发,将对邻国造成很大压力。目前不丹、尼泊尔等国已出现从印度输入的病例。当前印度周边国家也采取了尽量切断或减少人员往来等措施。

  当前印度面临的最棘手问题,除了检测能力严重不足,还有其脆弱的经济基础。

  官方数据显示,人力车司机、流动产品小贩、女佣、日工和其他非正规工人构成了印度经济的支柱,约占总就业人数的85%。

  这意味着,众多印度民众手停口停,一旦断了生活来源很可能无法生存,而如果仅依靠政府救急,又会让印度政府面临巨大的救济压力。

  印度既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和医疗资源,像欧洲国家那样,不搞大规模封锁,用医疗的手段解决疫情问题;也不能像中国这样,对武汉采取长时间封锁措施,直至疫情稳定才解除封锁。

  所以,结束21天全国封锁后,印度决定延长14天,之后关键就看经济和疫情哪个先挺不住。

  总体来说,印度政府的决断力还是很强的,但政策的决断力并不代表政策的效果,最终决定疫情发展的是国家能力。随着疫情的加重,有可能导致印度出现国家崩溃、社会崩塌、经济倒退等后果。

  但这次疫情所教会我们最重要的一课,是不要轻易去预言疫情的结果,不管是好还是坏。

  如果一定要说,我认为印度很可能会成为世界最大的单一疫区,这将是很可怕的事情,最终印度可能以非常惨烈的群体免疫收场。

  在特效药和疫苗出现之前,我们只能为印度祈祷,希望印度不要走到那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