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想考公务员?

风乱语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是2005年考上的大学,刚考上大学我就坚定自己要进入体制内的决心,因为我不喜欢总是面临工作压力,业绩压力,不喜欢换工作,就想上个班就上到退休那种,是个图稳定的人,2009毕业之后就考入了家乡的镇政府。当时我们宿舍除了我之外都考了研究生,研究生毕业之后有的进入了企业,有的进入了体制内。当时我的家乡公务员待遇还不高,说实话我完全是图稳定去的,没想到我上班十年了工资涨了好几倍,公积金也涨了好几倍,绝对是我意想不到的事,而当初毕业就进去企业的大学同学,混的好的进入了公司的中层,年薪也就20万,比我也多不了多少,而且还特别忙压力特别大,性价比远没有我高,所以现在她们都觉得当初那个最无欲无求的人反而活的最舒服。

我的亲身经历说明公务员的待遇越来越好,工作压力小,失业压力小,性价比高,幸福指数高,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想考公务员。

不过我现在也挺后悔当初为什么没体验一下别的工作,毕竟年轻的时候不多闯闯以后更没有机会闯了,所以我现在觉得年轻人还是不要一毕业就考公务员,最好在社会中历练一下,看看自己到底适合什么,不要随波逐流。





蒙娜丽蕙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想考公务员,我认为不外乎是由于这样4个原因。

一、有美好的前景

公务员较其他工作岗位,只要情智高、能力强、吃得苦,或者有关系,发展前景是十分光明的。我县有位女教师,大学毕业后在一所县普通高中工作,两年后考上公务员,到一乡镇又工作了两年,就以党外干部的名义提拔为某局局长,又两年后当选为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二、有体面的工作

公务员是国家干部,平时,无论是在亲戚朋友间提起,还是在同学间谈起,都是脸上有光的职业。凡公务员,在老百姓中都有一种特殊的优越感,他们办事比其他人方便,就连找对象也比其他人容易。

三、有稳定的收入

现阶段,公务员工资水平在当地一般高于平均水平,如果将油补、车补、年终奖、住房公积金等计算进出,其收入还是可观的。并且旱涝保收,十分稳定。

四、有规范的作息

公务员作息时间十分规范,朝九晚五,有双休日,有年休假,无特殊情况,完全不用加班。双休日、节假日可以在家陪家人,也可以外出旅游,生活质量很高。

所以,在当前就业压力巨大的情况下,考公务员不失为明智的选择。


巴陵教育


公务员是份“铁饭碗”职业,不管是现在,还是十多年以前,一直都是大学毕业生热门的职业选项。我2006年大学毕业那会儿,身边很多同学都是“考公”大军中的一员。在我5年的考公生涯里,有很多心酸泪,一次次成了别人的“炮灰”,却又一次次迈入考场。“万人挤独木桥”是种什么样的场景和体验?或许,只有过来人才了解。

下面,我就从自身的切身经历,来讲讲公务员这份职业为何受到人们的“热捧”?

公务员的身份意味着什么?

我叫JAMES TANG,来自农村一个普通家庭,大学就读省内一普通高校。在我的人生履历里,在进入体制内之前,一直是平凡而普通的,是茫茫人海中苦苦挣扎的“农民的孩子”。我没有马云那样的商业天赋,没有王思聪那样有个地产大亨老爹,更没有所谓的能够“呼风唤雨”的家庭背景。

我从高中开始,就在思索着自己的人生走向,经常自问:大学毕业后要做什么?什么样的职业,是我这样一个农村里走出来的孩子,能够改变命运的?

有一项职业,很自然地,进入了我的视野。那就是公务员,我们俗称的“铁饭碗”“体制内”。

在考取公务员以后,我的人生就发生了变化。

一方面是家庭的变化。父母虽然依旧是地道的农民,但在村里(包括亲戚)的地位和关系,已然发生了变化,从过去的被冷落,但现在的“被奉承”。我知道,父母内心里有种自豪感。同时,我的婚姻进程也开始很顺利地加速推进,甚至在我结婚(领证)之后,仍有不少媒人上门说亲的。

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的变化。这个或许显得更为明显。在人际关系上,自然有很多过去不曾联系的老同学、老朋友,主动跟我嘘寒问暖了。求人办事时,会有人热情地伸出援手,不像从前“求爷爷告奶奶”那般,把自尊踩在脚下。其实,我也体验过去政府部门办事,被坐“冷板凳”,被翻白眼,甚至被无理训斥的经历。

另外,在我们台州、温州两地,很多父母都是从商的,在他们的思想意识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就是家中有个体制内的、混官场的,就会感觉比较心安一些,像有了靠山,遇事都好走关系。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尤其看重裙带关系。所以,单就一个公务员身份,就意味着你有了比别人更多的优势。

公务员职业的优势有哪些?

刚才所讲的是公务员身份的优势,现在我们再聊聊公务员职业本身所具有的优点。

我们称公务员职业为“铁饭碗”,也有人称之为“金饭碗”。之所以如此称呼,无非两种因素:一是工作比较稳定;二是工资待遇好。

公务员相比其它大部分职业来说,确实更为稳定、更有保障。这是考公大军如此庞大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考公大军中女生占大多数的重要因素。相对男孩子来说,一般家庭的父母更希望自己的女儿有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日后嫁人也好、相夫教子也好,都算是优势条件。

在进入体制内后,只要你不犯原则性错误,一般都能保住饭碗,不至于没了生计。不像在企业上班,随时有被“炒鱿鱼”卷铺盖走人的风险;也不像自主创业的,今天当老板,明天来个金融危机什么的,就一无所有了。

说到工资待遇,咳咳,说实话,真的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高。自从进入岗位后,我实际所得到的工资待遇,与入职前想象的还是有很大差距。台州目前属于二线城市(实际上还处于三线水平),2019年年均可支配收入在4.8万左右,我所在的椒江(市中心)在5.5万左右,而我近9年的工龄,年收入也只在7万上下,处于中等偏上。拿房价来说,椒江房价去年平均1.48万每平,我想要买个120平的房子,起码不吃不喝30年。这就是现实。

此外,还有个所谓的优点,就是政府机关单位的

工作比较清闲。说起来,这也是种偏见。确实,大部分机关人员都是坐办公室的,有些部门、有些岗位工作量不大、难度不高,相对就比较轻松,还有些资历老、年龄大的,也不太会被安排很多工作。给外界的总体感观,就是空闲,上班喝喝茶、看看报。

不知大家有没有关注过,哪个职业最是容易“脱顶”?最具“过劳死”风险的十大职业是哪些?恐怕难以想象,公务员都在其列。像我这种基层工作人员,以文字工作为主的,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任务重时,熬夜,茶饭不思。再者,现在政府正在推进职能、效能改革,纪委监委、社会媒体、广大群众眼睛都把我们盯得牢牢的,整体的工作环境和氛围,早已不那么自由、不那么轻松了。

公务员是否应该成为大学毕业生首选职业?

在我看来,公务员成为热门职业,并非是件好事。

首先,它可能会强化“官本位”思想。学而优则仕,使优秀人才过度集中在政府机构,而其它各行各业则出现了人才紧缺问题。那么,整个社会发展就会不健全,失去平衡。它会让我们的良好人才配置模式受到挑战。我们理想的人才配置模式应该是这样的:

假定社会有三类人才,超级人才、中等人才、普通人才。超级人才大多成为企业家,创造社会财富;中等人才大多成为公务员,创造社会秩序;普通人才大多成为雇员,创造社会生产。

如果,我们这个社会一直都在推崇公务员这个职业,那么超级人才就会被这种社会意识、价值观所“裹挟”,也加入到考公大军,涌向政府机关。此时,在与超级人才的竞争中,中等人才就没有了优势,败下阵来的他们只好选择自主创业。最后的结果是,本应成为企业家的,都当官去了;本适合当公务人员的,反倒成了企业家。这种人才配置的错位和失衡,对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的长治久安是不利的。

以上是从宏观方面来讲。那具体到我们个体来说,公务员因其工作内容相对单一且持续性强、职务升迁难度大、工作环境缺乏活力等岗位特点,成为了最能消磨年轻人意志、禁锢个性发展的职业之一。很多有着远大抱负的年轻人,在进入体制内后,慢慢地就被磨去了棱角。都说“十年磨一剑”,而在体制里,你可能二十年都不一定能磨出一剑来,直到退休也就是个科员(除了办事员以外的最低级别)。眼看没有了出头机会,很多本来激情四射的小伙子、小姑娘,就这样意志消沉下去了,干劲不再,每天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最终人生黯然、平淡。

所以,我觉得,现在的大学生们在加入考公大军之前,应该“三思”:我的人生理想、人生目标是什么?公务员这个职业能帮我实现人生目标吗?我真的适合从事公务员职业吗?

我是JAMES TANG,小黑屋创想工作室创始人。希望我的回答能令你满意,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欢迎关注 ,更多职场经验、职场故事与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