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里李海丰怎么知道有人杀他?

灯笼挂1


《潜伏》十年了,可是,至今再看依旧意犹未尽。孙红雷,姚晨,冯恩鹤,祖峰,吴刚等演员,每一个人都把剧中角色刻画的入木三分,淋漓尽致。《潜伏》一开始就出现刺杀,扣人心弦。李海丰的叛变,吕宗方的身份,余则成的任务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对余则成来说,这一切都变得太快,先是看到自己的女朋友和共党在一起,接着吕宗方带自己前往南京刺杀,接着看到吕宗方被杀害。本来他是想消无声息消失的,但是在去了吕宗方的房间后,他决定自己孤身刺杀李海丰,完成吕宗方的遗愿。

于是,余则成进行了一系列准备工作,然后在李海丰家门口很顺利的得手,轻易的把李海丰和身边的两个助手杀死了。很多人都很疑惑,对初出茅庐的余则成来说,暗杀根本就不是他的长项,而之前吕宗方死后,李海丰抓到马奎,在审问的时候,他已经知道吕宗方来南京就是来刺杀自己的,行动上应该有很大的防范。可是,这次,余则成孤身一人,没有任何经验,身手也不是很好,却可以一下子就很轻易的刺杀李海丰,并且获得成功。这让人有些困惑,这主角光环也太强大了吧。

其实,这并不仅仅是主角光环的问题。我们来看一下,之前余则成是做了充分准备的。他对李海丰的出行时间已经有了一定的掌握,对他身边的人,也有了大体的了解。所以,余则成知道李海丰的上班时间,经过的途径,身边一般有两个人。所以,他选择了在李海丰家门口动手,先是设置了路障,不止是前面,还有后面。前后路障的这个距离,也必须是最合适的,他考虑到了李海丰看到有路障,会选择不下车,而是往后退,所以,选择了合适的距离,在汽车后方位置也放置了路障。不过这里有一点疑惑,当汽车后退的时候,这个路障是如何倒下的?那时候余则成在附近还是已经在远处准备射击了?

汽车被固定在一个位置,不能动。余则成先是一枪打死司机,当副驾驶的助手下车的时候,余则成又一枪打死他。这时候,李海丰慌了,作为叛徒,他早就想到了会有这么一天。他内心的紧张无与伦比,他知道今天就是自己的末日。于是,他强迫自己冷静,戴上礼帽,从车窗伸出手,扔掉枪,下了车。当下车后,他看到只有余则成一个人的时候,是非常惊讶的,他问了这样一句话“只有你一个人?”这说明当时两个助手的死,已经打乱了他正常的思维分析能力,他如何也想不到执行刺杀任务,居然会只有一个人,否则,他不会那么轻易的放弃抵抗,扔下枪。

也许之前李海丰已经有足够的思想准备,知道自己的结局必然是这样。再说自己在明处,敌人在暗处,无法判断敌人的数量和准确位置,只能选择交出枪等待对方现身,这是李海丰唯一的选择。他也未必就是想投降,只是要寻找机会。可惜,他遇到的是主角,所以,只能被余则成轻易的杀死。


读点娱乐


李海丰是做哪一行的?又不光他一个李海丰,做这行的谁不知道有人要杀自己?只不过不知道是哪天罢了,像李海丰的情况,因为是叛变过去,专门对付原先的自己人,所以被杀的紧迫感更强,平时已经比正常情报机关工作人员小心,出入都已经带着个保镖,当然,他是因为遇上有主角光环的余则成,带着保镖、司机三个人也没用,被余则成一个人埋伏就杀光了,可是能怎么办呢?班总要上,活总要干,他防备到这个程度,已经到头了。



毕竟不管你干那行,也没有办法千日防贼,李海丰大概是情况特殊,已经算特事特办了,要不你看军统天津站,余则成的上司吴敬中,军统少将站长,出入是不是还一直带保镖?还不就是普通正常的上下班?特殊情况是一回事,日常又是另一回事。剧里还有一个情节,也是杀一个叛徒,就是叛徒被藏妓院里,最后还是被杀,这种临时有情况,叛徒还有巨大利用价值时,可以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保护,也必需花费大量精力来进行保护,这时要保护的并办是这个人,而是他身上的巨大的,且有时效性的情报,这个时候,被背叛一方必然也在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在寻找叛徒,要尽力杀死他、摧毁他!

原先叛徒所掌握的情报网络,正在拼命通知,拼命撤离,即使撤离完全成功,也只不过是把人给撤回来,原先苦心经营多少年的情报网络,就已经被全破坏,这里面的价值,不是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然而只要赶在叛徒没来得及把情报都吐出来前,把他杀掉,那么这一切全都可以保存下来。因此这里面有个时效性,一但叛徒所掌握的情报网络完成撤离,或者被完全起获,那么他身上的情报价值,主要部分就算完全消失,这边对他的生命并不在意,只是顾及自己以后招降纳叛的名声,多少意思意思,而被背叛一方,这时也不可能再花费巨大牺牲,来刺杀叛徒,这时对这边杀叛徒的价值,也只剩执行纪律立威,警示后人的价值。当然,有些叛徒,在原先双方搏杀时,就给对手留下能力强悍的印象,叛变后,会被重视一些,他身上具有时效性的情报被利用干净、或者已经失效,但他本人工作能力依旧被认可,李海丰大概就是属于此类,他身上还有熟悉我党工作方式,工作思路的价值,敌方还在利用他的这种长效价值,所以他属于刺杀价值比刚叛变有时效时低,又比一般过了时效性的叛徒高的那种情况,但是怎么说呢?他知道我党肯定要杀他,但确实也没法知道具体时间,党国也不可能一直给他这一级别的人专门提供保镖,反过来说,向吴敬中,已经到可以一直使用保镖的级别了,最后也必然会弄到自己嫌烦不肯带,这就是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惰性,除非级别真到了那个高度,出入都有制度性安保工作做在前面,那就不是单枪匹马考虑去刺杀的事情了。

正常来说,李海丰每天坚持保镖司机三人同行,已经是小心谨慎到了极点,这种状况,要刺杀都是小组几个人协同出动,余则成这样一个人下手,那只是电视,先是前后倒电线杆堵车,再是两个方向开枪打死司机和保镖,又从第三个方向出来打死李海丰,这在影视拍摄手法里都的算蒙太奇了,要在现实生活里,你得会遁术这种玄幻手段。要知道余则成虽然是情报人员,但他主业不是专门干脏活的,而李海丰叛投敌特情报机关,既然他自己小心谨慎,机关也给他派来司机保镖,这种打打杀杀的事,这么个情况下,派出的司机大概就能跟余则成一个水平线上,保镖则肯定是单位内有行动专长的行家,在加上同样是老情报的李海丰,不比余则成厉害,也不会差那里去,余则成没机会的。


李三万的三万里


导读:作为军统电讯处的王牌人物,被称为密码宝典的李海峰叛逃日伪肯定知道下场。无论是政府还是军统的家规都不可能饶恕他,况且叛逃后的李海峰也通过手中的特工系统侦测到有人要刺杀自己。否则在余则成击毙他之前还问“你就是蟹?”而且李海峰被策反叛逃的时机也不理想,连戴笠都称之为愚蠢。作为军统王牌人物,有密码宝典之称的李海峰对军统潜在的危害绝对是顶级的。所以除掉李海峰就成为当务之急的事情,这个任务就落到吕宗方和余则成身上。


抗战时期日本和我国不但在军事上有直接的对抗,就是在谍报战线上依然充满了惊心动魄的斗争。情报向来是为军事服务的,所以打击或者策反对方的谍报人员成为双方惯用的手段。军统李海峰就是被《扫荡报》日文翻译郭紫萍策反,带着家属叛逃汪伪政府。对于叛逃者根据军统的家规向来不会放过,何况在电讯处号称秘密宝典掌控大量机密的李海峰?所以无论从国法还是家规李海峰被刺杀是必然的,李海峰深知这一点所以随身带着几个保镖。


李海峰叛逃后,军统在撤离人员、修改密码和刺杀同时做着两手准备

李海峰这种军统电讯处唯二有密码宝典的重要人才被策反叛逃,为军统带来了不良影响。李海峰叛逃本身的影响还再其次,而有密码宝典之称的能力和掌握军统的秘密才是需要重点防范的。所以军统下获知李海峰叛逃后首先就是掐断李海峰熟知的联络方式和联络人,然后布置刺杀。李海峰的原型是军统东南局电讯督察李开峰,为利所诱投降了汪伪特务机关“76号”。戴笠下令除掉李开峰。国民党上海行动总队负责人胡德珍收买了原军统上海站站长陈恭澍的警卫员刘全德将其成功刺杀。


汪伪政权成立后,不少军统特务投降了汪伪并组建了76号。或被策反、或被抓投降,类似何天风、陈明楚甚至戴笠手下四大金刚的王天木都叛逃汪伪政府。他们和中统的李士群、丁默邨组建的76号对于军统战线展开绞杀,尤其是王天木叛逃导致天津、北平、内蒙、张家口、察哈尔、济南等地的军统先后被破获。军统华北抗战力量几乎被一扫而空,损失惨重。而王天木在汪伪政府中的位置逐步上升,官至汪伪政府委员、监察会委员。

而军统也没有放过这些叛徒,1939年12月24日平安夜何天风、陈明楚在寻欢作乐途中被击毙。下手的正是王天木的副官-马河图,而王天木虽然毫发未损但是也因为马和图的关系成为李士群、丁默邨争夺权力的工具而备受打压。抗战胜利后王天木没有遭到清算,还能定居台湾在1955年去世。从这方面推测,王天木投降汪伪政府还真有可能是充当间谍打入伪政府内部的。


从所以说何天风、陈明楚被刺杀可以看出叛逃汪伪政权的军统特务,不但要面临国法的惩处还要面对军统家法的处置。李海峰知道自己叛逃尤其是叛逃日伪已经成为民族的罪人,所以不但直到刺杀来自军统还知道刺杀者代号蟹。

“就你一个人?你就是蟹?”“迟早的”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