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流浪地球》的幕后故事有哪些?

MG小象幕后君


《流浪地球》的成功,标志着中国有了自己能拿得出手的科幻电影,也预示着中国电影有着叫板国外的实力。而对于《流浪地球》的成功,背后的付出你都知道吗?让我为大家介绍介绍那些为了它而努力的人吧!

一是——郭帆。《流浪地球》的导演。不同于其他的导演总是请一些顶级的流量巨星,小鲜肉。郭帆导演致力于电影的质量,力求把不必要的消耗压到最低,在拍摄过程中,面临投资方撤资的窘况下,放弃导演的架子,和吴京谈投资,谈片酬,可以说郭帆导演为了这部电影费尽了心血。

二是——吴京。本来只是客串,没想到成了主演,还是没片酬的主演。从《战狼2》的成功,吴京彻底被打上了军人,特种兵这种标签,在电影中也是饰演中国军人,航天员,吴京和郭帆是好朋友,在同意客串后,见剧组遭到撤资,剧本又很好,自己掏出6000万投资,让电影能够顺利,最后本是客串出演的吴京却在剧组带了31天,一分片酬没有还投资了6000万。

三是——吴孟达。达叔在我们的心中一直是无厘头,搞笑的形象,金牌配角,在《流浪地球》中一改以往的风格,变成了仁慈,和蔼的老人。达叔自己都说本来是不接这部电影,但是看过剧本后感觉这不像是中国人写出来的剧本,最终考虑后还是参演。达叔的身体这些年一直不好,在参演的过程中,就是电梯井里的那一段,全身都是吊威亚,达叔的心跳已经低到了三十几下,结束后险些晕倒,需要吸氧来缓解,还痛斥导演为什么不一条拍完。这样的演员才配称之为演员。

其他的成员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让这部电影更完美。另外,郭帆在后来的采访中说,在吴京参演之前,达叔就是这部电影最大牌的演员,而他的片酬却只是二十万(吴京没片酬)。这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这部电影投资了三个亿,能有如此的成功和震撼的特效,离不开这些努力的人。

最后,一个好的电影,不在主演有多出名,投资有多少钱,而在每个人都想把它变得完美而去努力。当观众开始不再关注那些主演的阵容,当导游不再耗巨资请流量明星,中国的电影的崛起就不再遥远。





逻辑日记


我讲几个我知道的吧!

1.流浪地球里穿外骨骼战衣,让67岁的吴孟达多次缺氧。

为了这让《流浪地球》这部电影的道具更加真实可信,导演郭帆和宁浩多次前往做出《指环王》的维塔数码取经,并合力制作出真实的外骨骼战衣。

真实意味着笨重,人呵出的气会附在罩子上,说话声音大点耳朵会痛,还没有风扇。

已经67岁的吴孟达,在拍戏其间,不得不多次中断,摘下头盔,进行吸氧。

其实不止吴孟达,外骨骼战衣穿上半小时以后,演员全身肌肉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酸痛。连李光洁(饰演王磊,电影救援小队队长)这样铁铮铮的汉子都觉得这就是个恶梦。

2.郭帆空手套吴京,吴京赔了夫人又折兵。

导演郭帆用一顿酒骗来吴京客串,结果串着串着,预算超支,又把吴京忽悠成了投资人。吴京觉得也还行,那就继续拍,拍着拍着,剧组又再次超支,郭帆只好厚着脸皮问客串了整整31天的吴京能不能不收片酬,吴京再次答应。

郭帆精益求精的态度和吴京善意,让这部电影自上映以后直接大爆。

最后科普下《流浪地球》为什么被叫做小破球。

《流浪地球》剧组是真的穷,投资方跑了,拍着拍着用不起电动威压,太空服是向《疯狂外星人》剧组借的,导演垫资100万,制片人龚格尔也垫资几十万,基本上算是在赌身家。

就这还堵不上窟窿,只好把车也卖了,甚至连电影里出现过的学生校服,还是托关系向一所中学借的。

如果没有后来吴京的六千万,指不定能不能拍完。所以导演郭帆自嘲《流浪地球》为小破球。


失眠ing


《流浪地球》原著作者——刘慈欣,大名鼎鼎,中国科幻IP第一制造者。

《流浪地球》,这篇已发表近20年的刘慈欣代表作,终于在中国电影工业发展至今的时刻,与书迷、影迷在大银幕见面。

在2015年,拍成电影的消息在新闻媒体上曝出的时候,清一色的不看好;上映过后的几天,便成了“集体真香”的场面。

流浪地球,流浪地球,到底什么是流浪地球?

在地球上流浪,还是让地球去流浪?

没读过原著的,大概不清楚,这里简单解释一下。

流浪地球,就是让地球在太空中流浪。

说着简单,但自转、公转、引力等怎么解决?

原著中有概括性阐述——

第一步,用地球发动机使地球停止转动,使发动机喷口固定在地球运行的方向;

第二步,全功率开动地球发动机,使地球加速到逃逸速度,飞出太阳系;

第三步,在外太空继续加速,飞向比邻星;

第四步,在中途使地球重新自转,掉转发动机方向,开始减速;

第五步,地球泊入比邻星轨道,成为这颗恒星的卫星。

比邻星同太阳一样,都是恒星,但质量只有太阳的八分之一

刘慈欣最新短篇《黄金原野》收录于科幻集《十二个明天》

《流浪地球》便是在这样一种疯狂设定中,展现地球移民过程中的种种壮烈奇观。

想象是疯狂的、不羁的,但科学内核却是精确的、专业的,所以才说这是一篇硬科幻作品。

因为目前国内科幻电影制作经验少之又少,所以剧组几乎没有现成的场景可以直接用,也没有现成的道具可以买。

怎么办?

一个字,造!

优酷独家《流浪地球》幕后纪录片中,清晰的记载了他们背后的故事。

3000张概念设计图;

8000张分镜头画稿;

10000件道具制作;

行星发动机外形概念图

行星发动机结构剖面图

国内其实还没有电影做过这么大体量感的空间站置景。

到底有多大?

12月3日,片方释出了两款城市版海报,以及一款最新的“行星发动机”版预告。

北京版海报——

发动机支架直入天际,支架底部,则是北京城的标志性建筑,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以及它附近的“摩天”高楼国贸大厦、中国尊等(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

海报右下角,则是万里长城矗立在山巅上的关口。

当然,和发动机相比,长城也显得特别低矮。

一架飞机正从长城方向飞向支架方向,这是行星发动机的运输飞机,飞行高度为10千米,由此可见发动机之高。

再看上海版海报——

左下角,令上海这座城市引以为傲的环球金融中心与东方明珠电视塔,被行星发动机的内部道路压迫在底下,不见天日。

而发动机主体如同巨型太空飞舰,将整个上海完全笼罩!

两版城市海报中,云雾缭绕,冰封雪罩,既吻合了太阳老化导致地球灾难的设定,又充分展示出行星发动机金属山峰一般的巨大体量与工业质感。

这么大,还讲不讲科学?

当然讲。

剧组专门邀请多位中科院专家参与设计讨论,在否决了柱形、圆形等多个版本后,最终定下这一版融入更多中国元素、工业感更中国化,同时也更符合力学结构的设计——

行星发动机由紧贴地面的七条支架支撑,中间位置安置转向结构,负责调整角度。

六个巨型排气孔方便散热,顶部由矢量叶片组成的喷口,喷射着蓝色等离子光柱。

空中俯瞰行星发动机,可明显看出发动机结构

行星发动机底部还特别设计了连接地球的面状物,目的是负责减弱压强,防止地球被巨大的推力挤破。

而这些,在“行星发动机”版预告中也被一一体现。

《流浪地球》最新“行星发动机”版预告

海报中部镂空部分

海明威说:“世界很美好,值得我们去奋斗。”

《流浪地球》让我再次相信这句话。原来,概率约等于0的事件也会发生。原来,中国也可以拥有如此优秀的原创科幻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