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知道自己学习不好该努力了,可就是提不起劲来?

Kimi-Dan


自己能有这个想法就等于是一个小小的进步了,说明心理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问题,需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了。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去做呢?

努力学习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投入,它是积极向上的一种状态,而要养成这种状态,就需要摒弃自己长期已经养成的懒惰、或学习不投入等恶习。下面介绍几种方法吧:

自己要做好一个长期备战的准备,学习是一件过程很苦的持久战,吃得苦中苦 方为人上人,它没有捷径可走,也没有任何人能帮到你,需要自己下定决心去改变,去努力。努力的过程必然很枯燥,自己可以把一个长久的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例如想提升数学,先确保基础送分题型的得分率,如果完成小目标给自己一个小奖励来激励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任何目标都是从迈出去第一步开始的。学习也要掌握方式方法,学习的动力有了再加上正确的方法就一定能成功。在自己行动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自己的状态,如果自己之前不好的习惯来参与自己做某项决定时,就要用积极的习惯去取代它,例如,再遇到难一些的题目时,以前可能这样想,我是学渣,我不行的,我成绩那么差,怎么可能会做,放弃吧;而现在要时刻提醒自己,我能行,我相信我自己,不管多花多少时间,什么途径,我一定要搞明白里面的所有知识点。这样时间久了,学习效率与知识点的覆盖面就上来了。

最后,以梦为马不负韶华,迈出去第一步很重要,但行百里路半九十,坚持到底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初中数学汇


很多学生会有这样的感觉,明明知道自己成绩不理想,应该努力。可是就是提不起精神来!人是需要成就感、满足感、自豪感的,是需要得到别人对自己的肯定以及自己对自己的肯定的。我就此来和大家探讨以下几点:

第一,分层次,分目标。给自己设立一个由易到难、由低层次到高层次的目标。比如,你以前语文考60分,那你可以设立一个逐步达成的目标。65分,70分,75分,480分,85分,90分,100分,105分,110分,116分……一次进步一点点,时间长了就是飞跃。为什么要一小步一小步的来呢?因为,你的小小的目标达成了,你心理上就会轻松,甚至会惊叹:“唉,原来我也可以!”从而整个人会更加的自信,能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学习。反之,如果目标设立的太高,你难以达到,整个人可能会越来越沮丧,学习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

第二,经常进行积极肯定的自我暗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成功心理、积极心态的核心就是自信主动意识,或者称作积极的自我意识,而自信意识的来源和成果就是经常在心理上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反之也一样,自卑意识,就是经常在心理上进行消极的自我暗示。”所以说,什么样的自我暗示就会形成什么样的心态。所以,我们常说的心态决定命运,是有一定道理的。

那么,我们如何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呢?首先,通过潜意识。要经常在心中默念这些充满正能量的话,比如“我能行”、“我一定行”、“我可以考上理想的中学、大学”“我可以做得更好”等等。其次,通过听觉。经常听一些正能量的歌曲、故事等等。再次,通过视觉,多看积极的人或者事。最后,通过触觉,多接触充满活力、充满正能量的事物。比如,打篮球、打乒乓球、跑步、接力赛、拔河等等。

第三,及时的与家长、老师交流沟通。家长老师可以帮助我们剖析自己的长短得失,给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


平凡之声


我来帮你分析一下吧,很多人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不仅仅是学生,就连大人也一样,在工作之中,难免会遇到成绩不好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一种效应、一种心理和一种习惯。

哪种效应呢?温水煮青蛙。你的成绩不好,肯定不是一两天造成的,而是日积月累的,发现成绩不好这种情况也大多是因为在正式考试中排名大幅落后了。我们整个中学一共才能经历过多少次正规考试啊,一般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是大量时间过去了。而且当自己感觉到“该努力了”的时候,就说明不是某一科弱了而已,而是整体都偏弱了,才会觉得该努力了,一两科的弱项是比较容易弥补回来的。当我们发现问题不是小问题时,难免会有“为时已晚”的感觉。“青蛙”想反抗,但条件已经不允许了。

第二说心理原因。这也算一种恐惧心理,担心、害怕,越是薄弱的科目,就越会给我们造成心理压力,学生越是不想提及,甚至回避老师。我曾经怀疑这是一种来自于动物的本能,一种自我保护的意识,就是当我们觉得某些事物对我们有危害的时候(身体危害或心理危害),就会绕开它,因为弱科会让我们觉得心理很不舒服,产生压力,所以大脑可能会刻意避开它们,发生“选择性遗忘”。也许这是你最想看到的答案:就是差并不是自己想的,而是大脑的反应。但第三条就未必了。

第三就是习惯了,真因为你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会造成这种情况,而习惯的养成是需要时间的,是需要坚持的。据说一种习惯的养成需要4周不间断的坚持,你可以吗?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我们有高度发达的大脑,面对种种问题,人总能够想出解决的方法,所谓“方法总比问题多”。我也经常遇到类似的“困境”,我曾经在初三时数学只考40多分(我的初中数学老师可以证明),而那时候数学满分是120,可以说相当的差了。如果就这一科差我也不着急,关键我英语也不是顶级的,语文还发挥很不稳定,化学更是我的拉分科目。但好在我不是那种会放弃的人,我针对各个科目做出了分析:这科为啥差?咋解决?就这两个问题,因为行动对于我来说不是问题。懂了吗?这个3个步骤:1.为啥差?2.咋解决?3.采取行动,可以说一步比一步难。语文英语我靠背,逼着自己背,放学就在学校,绕着小花坛背(记忆深刻)。数学靠啃,啃典型题,有时候一道题我能啃一两个小时,头晕眼花想吐,但我还是坚持想,不想出来绝不干别的事。化学靠抄,我深知留给化学的时间不多了,还有1个月中考,我采取的措施是“强制性记忆”,俗话说好记性不如赖笔头,我把我手头有的化学参考书都抄了一遍:题干、答案、解析都抄了,所以关于题干和对应的答案、解析我都留下了印象。最后在没有任何加分的情况下(而且体育也不是满分),我的中考成绩排在全校第15(我们年级一共700多人)。

即使距考试还有一个月,即使前三条都是你成绩不理想的原因,但第四条就是突破这种困境的方法,但是给有毅力、有行动力的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