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失败后,如果清朝迁都进行全面战争,清朝灭亡的几率有多大?

郭氏阿杰


很高兴来回答您提的这个问题

甲午战争失败后,如果清朝迁都进行全面战争,清朝灭亡的几率可能降低。

分析:

1、列强侵略大清的目的是掠夺金钱和资源。而甲午战争后,大清赔付日本的物资透支了国库,所以帝国主义国家肯定希望大清永远存在,做自己的提款机。

2、清朝的军队没有战斗力,会越战越惨。这更加使得列强依靠清政府赚赔款。

3、转移国内矛盾,让老百姓一致对外,既可以趁机消灭国内反动力量,又可以以工代赈,发展生产。

这就是我的理解,请大家多多指点。




史海清流


没有用的,甲午战争失败后,就算清朝迁都进行全面战争,大概率还是要亡,说不定亡得更快。

甲午战争的失败,对于清朝来说不是因,而是果。正是因为清朝存在各种解决不了的问题,才有这场大失败。

晚清如同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肌体老化,百病缠身。洋务运动曾带来一丝希望的曙光,甲午战争却证明了这不过是回光返照。

内部,人民生活困苦,各种起义从来就没有断过,太平天国更是动摇了清朝的根基;官场上派系众多,争斗不止,吏治腐败军备松弛,本应作为军事支柱的八旗军,早已被清廷养成了猪;满清统治者对满臣、汉臣的区别对待,也让逐渐掌握实权的汉臣感到深深的不满。

外部,列强林立,各国虎视眈眈,都想在清朝分得一杯羹。甲午战争之前,通过洋务运动建立起来的北洋水师号称亚洲最强,非常唬人。但战争之后,各国都知道了清朝是只纸老虎,加大了侵略清朝的步伐。

接下来就说一说甲午战争前后的一些事情。

甲午战争跟朝鲜有关。和明朝一样,清朝也是朝鲜的宗主国,日本一直对朝鲜有企图,后来趁着清朝衰弱,帮助朝鲜开化党发动甲申政变,企图驱逐清朝在朝鲜的势力。

虽然很快就被袁世凯镇压了,但清廷迫于国内外的压力,还是和日本签订了《天津会议专条》,这个条约使日本取得了与中国在朝鲜共同行动的权利。大家记住,这就是甲午战争的引子。

当时的清朝,在硬实力方面远远超过日本。但从这个时候起,日本就对清朝各种关注,各方面向清朝看齐,说是“邻邦之兵备愈强,则本邦之兵备亦更不可懈”,清朝买什么,他们就买什么,甚至买得更多。

(北洋水师)

举个例子,北洋海军初建时二千吨位以上的战舰有7艘,总吨位27000多吨,日本海军只有5艘,总吨位约17000多吨;但到甲午战争前夕,日本已有军舰32艘、鱼雷艇24艘,总排水量72000吨。

至于北洋海军,这么说吧,出道即巅峰,正式建军后就没有增添任何舰只,军舰老化、技术落后、管理混乱。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自1891年以后,北洋水师不购买枪炮弹药了。

因为没钱。可是再缺钱,上层统治者依然过着奢华无度的生活。

反观日本,铁了心的赶超清朝,从1890年开始,国家财政收入中拿出60%发展军备;1893年起,明治天皇决定从每年的宫廷生活费中拨出30万,再从大臣们的工资中抽出十分之一,全部用于海军建设。

这种疯狂的发展之下,日本觉得能对清朝动手了。但为了谨慎起见,又用了几年的时间向清朝派遣间谍,收集到了清朝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大量情报。然后,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1894年,这股东风从朝鲜吹来了。怎么回事呢?是这样的,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不敌起义军,向清朝求援。

清朝出兵,日本也以保护使馆和侨民为由跟着去了,然后不断增兵,刻意制造冲突,并袭击了清朝增援朝鲜的济远号和广乙号军舰。8月1日,清朝正式宣战。

战争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清朝惨败,这也标志着清朝30多年的洋务运动失败了,对整个国家的打击很大,从上到下都不知道出路在哪里。为了收拾残局,慈禧派出李鸿章,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巨额赔款和割让出去的土地、主权,让清朝越发衰败,日本越发兴旺。那么,如果清朝不遵守《马关条约》或压根不签订,直接迁都进行全面战争,结果如何呢?对于中国来说可能有转机,但清廷还是要完。

因为日本虽然取得很大胜利,但体量太小,短时间内吞不下这么大的国家。而清朝其实还有兵力,且疆域广大,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匍匐在列强的脚下,若是背水一战,未必没有取胜的机会。

既然如此,清廷为什么还是要完呢?这就是内部的因素了。民众对清廷的不满早已到达顶点,清朝皇室只要迁出北京,也就失去了象征意义,谁还认它?就算勉强认了,如果清廷不从根子上进行变革,也活不了多久。

几年后慈禧对十一国宣战,李鸿章等汉人权臣东南互保,根本不管她,早就做好了清朝灭亡的准备,打算组建民主政府。

这就说明,在这些人眼里,清廷甚至帝制已经没有了存在的必要,而少了他们的支持,清朝还怎么维系下去?靠满清贵族吗?只怕靠不住。

总之,甲午战争是对清朝存活能力的一个检验,失败了,那就是失败了,再怎么挣扎都没用。

【我是一粒沙,喜欢就关注我吧!】


缥缈峰下一粒沙


清朝要是真有胆量发动全面战争,说不准能人清朝多活几十年!

清朝为什么在外战中屡战屡败?

技术差距不是问题,最主要的是人心散了。

常说清朝一盘散沙,不是说国民一盘散沙,小屁民懂个啥,就是一群羊,跟着头羊跑罢了。问题出在统治阶级内部人心散了,统治阶级里没有领头羊。老佛爷和光绪皇帝,还有一帮子王公大臣首先就未战先怯,将熊熊一窝,下面的小屁民谁会去卖命?

发动全面战争其实对清朝是好事。

都知道,对外战争是转移国内矛盾、凝聚国内人心的最好方法。你看看欧洲列强,一有了什么经济危机什么的,国家领导人要竞选连任什么的,不都是一个套路——赶紧到外国找茬掐架。世界上很多战争,一战、二战的爆发都有这样的因素。

是清朝不一定就会败。

虽然日本联合舰队全灭了北洋舰队,但是最终决定胜负还的看陆地战争。可惜,清朝没抓住机会,北洋一败,整个朝廷就怂了。有一种说法是日本当时是当了裤子打仗,只要清朝陆地顶住三五个月,日军自己首先就崩溃了。

最关键的是,在军备上、技术上,清朝和日本并没多大差距。清朝败就败在,统治集团已经是混吃等死,普遍没有亮剑的想法。清朝要能挺直了脊梁完全能做到不败。

看看同时期的第二次布尔战争,“日不落帝国”巅峰时期的英国,前后出兵40多万,死伤两三万,硬是被总人口40多万的布尔人打的没脾气,最后英国还要给布尔人赔款。

说白了,打仗这玩意,打的就是精神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