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便利店》:一個人真正的強大,往往從不合群開始

大家好呀,我是梅也。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好像不論怎麼生活,我們總是被束縛在大大小小的圈子中。


為了融入群體,我們拼命符合別人的期待,反而讓自己變得面目模糊。


就像顏如晶在《奇葩說》中所說:


“不合群只是表面上的孤獨,合群了才是內心的孤獨。”


其實,高質量的人生,往往是一支獨奏曲,摒棄外界的干擾,聽從自己的內心,才能更加悅耳動人。


今天,為大家分享一本日本作家村田沙耶香的《人間便利店》。


作者:十點許朝暮


這本書所講述的,正是一個大多數人眼中的“異類”,掙脫社會束縛,找到真實自我的故事。


個性古怪的古倉惠子,缺乏共情能力,在社會中屢屢受挫。


為了尋求安全感,她模仿別人的言行舉止,笨拙地進行社交,執著地在一家便利店兼職,過著自認為平凡普通的生活。


直到有一天,新同事白羽闖入了她的世界,打亂了她的生活節奏。


同時,也引發了她的思考,自己的人生真的很奇怪嗎?那麼該如何做一個正常人呢?


生而不同,並非原罪


三十六歲的古倉惠子,是一家便利店的兼職員工。


她沒車沒房,沒談過戀愛,甚至連一份正式工作都沒有,就這樣在便利店打工了整整十八年。


從大學一年級開始,她每天在便利店清理貨架,擺放商品,服務顧客,過著千遍一律的生活,把自己變成了便利店的一個“零件”。



曾經,她也嘗試過做其他的工作,但沒有任何地方能比便利店更讓她得心應手。


她甚至確信,自己就是為便利店而生的。


因為,一旦脫下店員制服,作為獨立個體的她,與整個世界都格格不入。


她天生缺失情感,感知不到正常人的喜怒哀樂,遇到問題時,總是直來直去地解決,給他人造成過很多傷害。


小時候,她和同伴們撿到一隻死在公園裡的小鳥,大家哭著給它舉辦葬禮。


她卻無法理解他們的行為,還開心地告訴媽媽,可以把小鳥烤著吃了。


體育課上,兩個男生打架,大家想勸阻卻束手無策。


為了迅速阻止他們的爭執,她從學校工具箱裡拿出鏟子,直接砸向了他們的腦袋。


上課時,一位女老師突然歇斯底里,大吼大叫,同學們被嚇得直哭。


為了讓老師閉嘴,她學著電影裡的樣子,猛地把老師的短裙和內褲都扯了下來。


類似的事情接二連三發生,人們無法理解惠子的行為,猜測她得了某種“病”。


父母帶她去看了最好的心理醫生,依然無法修正她“不正常”的地方。


他們只好聽從醫生的建議,一門心思撲到她身上,把她視作掌上明珠般寵愛。


惠子不明白,難道與他人不同,就一定是錯的嗎?


但是,在父母的加倍呵護,妹妹的百般忍讓下,她不想再讓家人因自己的舉動而傷心。


她告訴自己,想在群體中生存,就必須假裝自己和周圍的人步調一致。


她開始在家以外的地方杜絕開口說話,放棄一切主動的機會。


整個青春時代,她都選擇獨來獨往,沉默寡言,極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進入社會後,她也喜歡模仿別人的語調和說話方式,和她們穿同品牌的服裝,用著同款的化妝品。


這樣的她,看起來與普通人無異,家人們也終於如釋重負。



薩特在《禁閉島》中說:“他人即地獄。”


生活在人群中,我們因為害怕異樣目光的審視,不得不將自己的鋒芒隱藏。


因為害怕被其他人孤立,又不得不將自己的稜角磨圓。


然而,人人生而不同,太過在意他人的看法,費力迎合別人的喜好,最終只能失去原本完整的自我。


丟棄自我,迎合世界


便利店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呢?


對惠子來說,是因為這裡有一份完美的員工手冊。


無論是大學生、自由職業者、家庭主婦、還是夜校的高中生,形形色色的人都穿著相同的制服,扮演著“店員”的角色。


它強調標準化、統一化,讓惠子找到了生活的參照模版。


依據一份員工手冊,惠子就能按部就班地成為最勤奮積極的店員。


在這裡,她永遠精神飽滿,活力十足,與她共事過的八任店長,都非常認可她的工作能力。


可是,手冊之外的場合,她依然難以應對。


為了讓自己看起來正常一些,她盡力與老同學保持來往,確保一定頻率的社交。


並且,她藉口自己身體不好,只能做兼職工作,打消了大家對她的好奇心。


然而,時間久了,那些同齡人要麼步入婚姻,要麼事業有成,只有惠子仍舊一無所有,成為聚會中被人津津樂道的話題。



因此,惠子漸漸產生了對未來的恐懼。


這時,便利店裡來了一位叫白羽的新員工,他年過三十,骨瘦如柴,也是旁人眼中的“異類”。


他跟惠子一樣,沒有資產,也沒有穩定的婚姻和事業。


不同的是,他好吃懶做,眼高手低,怨天尤人,從來沒有為生活付出過努力。


他來便利店打工的目的,是找到一位收入穩定的女性,願意供養他的生活,支持他的創業夢。


工作期間,他態度消極,出言不遜,偷吃廢棄食品,還性騷擾女顧客,很快就被店長辭退。


但是,在與他短暫的接觸中,惠子逐漸發現,自己習以為常的生活背後,是人們沒有表現出來的歧視和嘲諷。


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她的困惑,不過是他人眼裡的笑話;她的堅持,不過是他人眼裡的古怪。


為了避免被同齡人討厭,惠子決定做出改變。


她向白羽提出了結婚的要求,邀請白羽跟她同居。


這樣既能讓無業的白羽逃避生活壓力,也能讓長久單身的自己免遭他人非議。


兩個格格不入的人,終於過上了看起來正常的生活。


然而,同居之後,白羽的無恥和懶惰,更加一發不可收拾。


他心安理得地接受著惠子的照顧,要求惠子賺錢替他還債,還總是對惠子冷嘲熱諷。


可是,比起受委屈,惠子更害怕被排斥。


她說:“正常世界是非常強硬的,它會靜靜地排掉異類,不夠正經的人都會被處理掉。”


也許,平凡如惠子,普通如你我,往往很難堅持自我,總會在他人的非議中敗下陣來,對生活做出妥協和讓步。


但就像楊絳先生所說:“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取悅世界的結果,不過是泯然眾人。


只有強大內心,擺脫平庸的束縛,才能擁有非比尋常的精彩。


遵循內心,擺脫束縛


白羽的介入,讓惠子的生活發生了巨大改變。


和同齡人的聚會上,再也沒有人用異樣的眼光審視她,人人都對她戀愛的事情喜出望外。


她們爭先恐後地為惠子出謀劃策,傳授戀愛的心得,討論留住男人的技巧。


一直為惠子擔心的妹妹,也因此事激動不已,甚至毫不介意白羽的無所事事。


便利店同事們的反應,更是讓惠子大吃一驚。


那些恪盡職守、不談是非的同事,彷彿一夜之間變了個人。



曾經,他們非常瞧不起白羽的無能和不負責任,說好再也不與他來往。


現在,他們卻熱烈地祝福惠子,催促她趕快結婚生子,並邀請她和白羽參加聚會。


這些突如其來的熱情,讓惠子感到毛骨悚然。


原來,長久以來,無論她多麼努力地偽裝,大家都從未將她當作一個正常人來看待。


妹妹和朋友,始終無法理解她的種種言行,忍耐著她的怪異,勉強自己與她相處。


便利店的同事,一直都嫌棄她的不務正業,不願與她深交,私下構建的小圈子,也將她排除在外。


當她表現出“正常人”的特質後,他們才歡天喜地接納了她,打著關心她的名義,從討論八卦中獲得滿足與快樂。


她終於獲得了認同,也徹底失去了自己。


便利店不再是一個安全舒適的避難所,無奈之下,她只能選擇離開。


十八年來,惠子一直在為便利店而活。


哪怕不工作的時候,她也會鍛鍊身體,保證睡眠,攝取營養,調整到最佳狀態,迎接新一天的忙碌。


而辭職之後的她,失去了生活的目標,終日渾渾噩噩。


白羽指望她賺錢養家,便催促著她參加新工作的面試。


去面試的路上,惠子路過了一家便利店。


她情不自禁地進入店鋪,擺放貨架,調整標籤,給顧客展示最新的產品,店裡的女孩們都對她的幹練讚歎不已。



這一刻,惠子終於意識到,這份工作,就是她人生的全部熱情所在,是她存活於世最大的意義。


一股前所未有的力量,湧進了惠子的內心。


她不再需要任何偽裝,更不再需要作為擋箭牌而存在的白羽。


她厭惡地甩開了白羽的手,推掉了新公司的面試,決定把餘生都奉獻給自己熱愛的便利店。


哪怕成為異類的道路,註定佈滿荊棘,她也選擇忠於自我,奔向遠方。


人生在世,我們很難忽略旁人的目光,完完全全地為自己而活。


就像惠子的前半生,充斥著質疑和嘲笑的聲音,她差點因此改變人生軌跡,毀掉今後的幸福。


幸好,她及時看清自己的內心,鼓起勇氣掙脫了社會的約束,按照自己的意願,活成了最想要的模樣。


復旦教授陳果說:


“我們大可以活成我們自己,活得更本色一點,更真實一點,這才是對自己的真誠與善待。”


歲月不長,餘生短暫,與其委屈自己,強求他人,不如守得內心清明,活得通透自在。


一個為便利店而生的女孩,聽起來似乎非常荒誕。


但是,古倉惠子的故事,也折射出了無數普通人的困惑。


人生該活成什麼樣子,才算不枉歲月?


大千世界,每個人的內心,都懷著獨一無二的渴望。


而陌生人的不解,身邊人的歧視,家人和朋友的干涉,總是讓我們步履維艱,與心之所向漸行漸遠。


其實,人生不過是求仁得仁,價值不由他人評判,只由自己定義。


我們有追求偉大的權利,更有享受平凡的自由。


守住心中方寸之地,也許知音難覓,卻也自得其樂;也許平淡至極,卻能安閒舒適。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描繪出與眾不同的生命圖騰,就是真正的人生贏家。


願你我日夜風雨兼程,終能得償所願。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