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孩子以前记忆很好,现在很差怎么回事?

用户9415438674283


我们首先要了解影响记忆的要素有哪些?以及根据针对这些要素可采取哪些?记忆力不好的反映的另一面就是遗忘,有哪些影响遗忘的因素呢,又如何可调整尽量回避这些遗忘带来的不良影响呢? 以及有哪些可实际操作的回忆方法,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影响记忆的因素有哪些呢?有五点。

①​识记的目的和任务。识记目的明确和任务明确的话,识记效果就更好。学生不妨提前确定好需要识记材料的目的和任务。

②材料数量和性质有关。识记数量越多用时越多,反而识记效果并不是最优,数量不多不少时,记忆效果最好。例如背古诗时,固定时间内背3首古诗记忆效果要优于背15首古诗。因此学生和教师可安排适宜的识记数量,并不是越多越好。

③识记对不同分析器的依赖。不同的分析器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科学实验结果,识记依赖80%的视觉,对听觉的依赖程度大概在10%,而其他味觉、嗅觉等合计约占10%!这说明我们识记时要用视觉,并且视觉、听觉、味觉等感官协同工作效果更好。

④依赖主体的经验、精神状态、情绪特征意志力,兴趣等。对于我们已有经验的事物,我们识记效果更好。精神状态的好差对识记也有影响,精神状态好的情况下记忆效果更好。这就要求学生要保证充分的睡眠,根据中小学行为规范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睡眠时间不少于9小时,高中阶段学生睡眠时间不少于8小时。而且也不能忽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识记效果也更好。

⑤识记方法。识记方法有部分识记、整体识记、综合识记。部分识记例如记一个词的意义;整体识记例如词语在句中的意义;综合识记就是了解联系方方面面。利用综合识记优于整体识记,整体识记优于部分识记的规律达到更好识记效果。

我们经常会讲到的当时记住了后来又忘记了。那么识记后保持多久就涉及到一个遗忘的问题,遗忘受哪些因素影响呢?

最先遗忘的是无意义和无兴趣的内容。

其次,材料的性质对遗忘进程也有影响,像形象的内容就比抽象的内容容易记。

再次与学习程度有关。程度有适度和过度之分,例如念10遍背会一段文字,而这10遍是刚会背,10遍就是100%的学习度;如果此时再多背诵5遍,那么就到达了150%的学习度,也就是过度学习。过度记忆效果优于适度记忆,要求我们在识记过程中要运用过度学习,会背后再增加50%的复读次数。

最后是序列效应。前摄抑制是讲前面学习会抑制后面的学习效果,也正是这个规律,我们早上刚起床时学习效率高于一天中的后面其他时间段。而倒摄抑制的情况正好相反,后面学习会抑制前面的学习内容,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看电影时,发现临近结束部分我们记的比前面的剧情记得清楚。

这些影响识记和遗忘的因素我们都了解了,那么我们如何根据影响这些影响因素组织有效复习呢?

首先要及时复习。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遗忘先快后慢,先多后少,我们学习后要及时安排复习。方式可以背诵,练习题等多种方式结合。

其次是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同样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刚学习的内容要多些复习时间和多些复习次数,也就是先密后疏。例如刚学的内容可能前一周每天都复习,之前学习的内容可能一个月复习一次。

再次,恰当安排复习内容。为避开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的影响,同类同性质学习内容少或不排在一起,例如语文数学等课程安排交叉复习。

还有用试图回忆与反复阅读结合。例如在学习的过程中念一两遍后合书背诵,再念再合书背诵,这样逐步训练过程中记忆力还能提高到过目不忘的程度。

最后还有采取多样化的复习方法和动员多种感官复习。

最后再介绍一下如何提高学生回忆的效果呢?,也是有四步:一是联想回忆,二是推理回忆,暂时中断回忆,四调节状态回忆。

我把有关记忆的这篇文章链接放在这,感兴趣请点开阅读:https://m.toutiaocdn.com/group/6815328566721380867/?app=news_article×tamp=1586921429&req_id=20200415113029010021034101240FAD13&group_id=681532856672138086

希望能帮助到更多的网友。



魔幻爆米花


嗨,大家好,我是梅妈妈育儿有方。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希望我的回答对您及年轻的宝爸宝妈能有所启发。

4岁孩子以前的记忆力很好,现在很差,怎么回事?

我看到一些回答:从生理上,心理上,营养上以及教育方法上,都给予了一定的答复。

下面我要给您一个回答,让您了解一下什么是:儿童潜能发展递减法则。

现在大家都知道一个概念就是:0~3岁婴幼儿的早期教育。0~3岁决定着孩子的一生,说明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0~3岁不但是孩子学习的关键时期,也是情商发展的奠基期,性格及情绪发展、语言的发展等等的关键期。

但这不足以说明问题,0~3岁还是孩子大脑潜能开发的关键期。“儿童潜能递减法则”,现在已经用科学来证实了。

儿童的潜能随着年龄的增长,是呈递减趋势的,当然这种潜能也包括您说到的孩子的记忆力。儿童虽然具备很多的潜在能力,但是这种潜在能力在关键的时间段如果不进行开发的话,那么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递减。

我分为2点来阐述这个问题。

第一,儿童潜能递减法则

这和孩子的大脑发育有关。孩子出生后的第1个月脑的重量仅有350~400克,大约是成人脑中的25%。婴儿出生后的一个月,也是孩子大脑神经发育最为迅速的一个月(之一),是大脑发育的黄金期。

在此之后大脑一直保持着最为迅猛的发展,在三个月时达到高峰,此后一直保持持续到三岁。神经突触不断增加(神经细胞的突触是建立脑内神经网络的基础),也是智力发展的通道。

在这个时期,我们就要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给予最丰富的环境刺激(从看、听、触摸、嗅、味觉及各种运动、活动开始)。孩子受到的外界刺激直接影响着大脑突触的形成和发展。大约其中有25%的突触会随着外界刺激的减少或增多而受到影响。

如果能持续的给予孩子丰富的外界信息刺激,那么更多的突触可以建立起来并一直保持,这是未来提高学习能力的基础。

所以刺激大脑有助于智力提升,宝宝出生后的第1年是大脑发育最为重要,最为关键的一年,这种大脑快速成长的阶段在人的一生中只有一次。

看到这里有的人可能看不太懂。简单举个例子在一些局部环境中,如果有些人不停的走,那么就会形成路,如果走的人减少了,那么这条路就慢慢的就废弃了,最后被杂草铺平路消失了。(鲁迅先生有句话: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形成了路)

这条路也可以理解为神经通路,所以我们要不停的运用各种方式,让孩子看到的更多,听到的更多,接触到的更多,运用各个器官更多,这样就刺激孩子各种能力的发展。

第二,我们从孩子的学习模式说起。

0~3岁的孩子学习是:模式学习,又称为“镜像学习”,就像是印进了孩子的大脑一样。这种教育方式我们称为“模式教育”,孩子不需要理解和分析就学会了。

这种吸收能力大的惊人是我们无法想象的,所以这个时期是孩子关键的学习时期,我们要反复的给孩子给予一些信息输入,一定要抓住,不能错过,年轻的宝爸宝妈一定要注意,切记。

输入什么呢?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反复灌输语言、音乐、文字和图形等。另一方面则是灌输人生的基本准则和态度。

所以综上所述,4岁的孩子以前记忆力很好,现在很差,也存在这些问题。三岁前是孩子学习能力表现最好的时期,学习什么东西都非常的容易,这是学习的敏感期。不过虽然孩子4岁,我们仍然可以耐心地改变教育方法,达到改善孩子记忆力及其它能力的目的。

因为大脑有强大的可塑性!!慢慢来,不要急。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让我们一起学习科学育儿,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 点赞 收藏。





梅妈妈育儿有方


首先,我想知道,题主眼中的“以前很好”,“现在很差”是如何判定的?

如果,题主所说是真实的(没有误判),我个人认为有以下的几种可能

1、孩子之前所能接触到的刺激相对较少,更容易专心在某件事上,而低龄的幼儿在学习时,是可以调动全感觉器官进行整合性学习。

2、在养育过程中,养育的形式,使孩子发生了变化,例如:被人为破坏的注意力等。


最后,养育过程中,给孩子“标签化”的时候请慎重,父母喜欢给孩子贴标签,可这个标签一旦贴上,就很难从自己的心里再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