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赏析毛笔字?

逆旅亦行丶


如何赏析毛笔字?这实际上是书法审美的问题。字,是由点画及线条组成的。书法的线条不似印刷体‘的呆板线条,而是有血有肉有生命的线条。苏东坡云:“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所谓毛笔字即书法的美可以概括为用笔的力量感,厚度感,质感和速度感。

一是力量感,通常称写字“有劲没劲”,也就是写字有没有力度也称笔力。欣赏书法首要标准是看作品有无铁画银钩的刚劲之力,入木三分的果敢之力,绵里藏针的柔和之力,婀娜俊逸的凝练之力……。用风格各异的手法表现其“力感”之美,显示出书法的精气神,给人以美感享受和精神鼓舞。

二是厚度感。好的书法一定是有厚度的。古往今来的书法大家一直强调中锋用笔,就是要追求线条的厚度,有立体感。如“屋漏痕”、“锥画沙“、”印印泥”等都是追求把线条写的厚重,有活力,有张力。由此线条的厚度感构成了作品茂密丰实,雄浑古厚的风格,给人一种苍劲古拙,率真天成的韵味和厚重意境的美感。

三是速度感。书法线条能体现书写的速度,节奏和韵律感。好的书法作品其点画都有动的姿态,即使是楷书也要有这种动的势态,才能产生诸如音乐的快慢,高低,静动,强弱的势态和美感享受。

四是线条的质感。书法的质地之美,是指好的书法不用色彩,只用水墨就能焕发光彩。欣赏二王的书法给人以如玉般的质地之美,观览颜真卿的作品给人以圆润厚重的雄浑之美……。

古往今来关于如何欣赏毛笔字的论述很多,因篇幅所限就不一一列举。

以上为一家之言,不妥之处请书友们指正。





申正义文


怎样赏析书法呢?主要是先看其章法,就是那种大感觉,(就以草书为例)一映入眼帘,但觉:

蛟龙闹海势,凤舞碧云天。线条劲健,左盘又旋。疾如风雨骤至,轻似游丝拂面。润似春雨沾花,枯如老藤挂月。气势磅礴,若钱江潮涌;摄人心魄,似万马奔腾。

看到此处,你会拍案叫绝,甚至手舞足蹈,这叫艺术感染,那绝对是一幅佳作。

反之,如果线条绵软无力,像春蚓秋蛇。没有疏密,毫无变化,形象刻板,用笔僵滞。字形未得,况复神采,必然味同嚼蜡,不复观者。

篆书如何欣赏呢?一幅成功的作品要静中有动,婀娜多姿。若落花飘舞,风摆杨柳。袅袅婷婷,犹洛神凌波微步;翩翩回旋,见飞燕掌上轻盈。顿觉神清气爽,豁人心怀!

宋代大词人秦观,生病月余,不见好转。友人为他精心画了一幅山水画,秦观把画挂在床前,日日欣赏,见那白云轻浮,溪水潺潺,一股清凉扑面而来,过了几天,竟然把病医好,画如此书法又何尝不是呢?






杨志勇68


如何赏析毛笔字?题主的问题其实就是书法的艺术鉴赏。“有鉴无赏,难为真鉴;有赏无鉴,不是真赏”。创作书法作品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人们带来心灵的洗涤和美的享受。而欣赏,就是从作品中挖掘和发现蕴藏其中的生命和灵魂。

从专业的角度说,书法欣赏不仅要体会感受作品点划、结字、布局的匠心和功力,以及它的师承渊源,流派和风格;尤其重要的是去感受书者的笔墨情绪、气质,及其意境的营造,审美的趣味。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笔法。

通过作者留在纸上的点划、笔势及墨色,能否感受到逆与顺、藏与露、中与侧的用笔变化;能否表达出方与圆、曲与直、丰与瘦的点划形态的丰富性;能否体现出轻与重,疾与涩、枯与润线条挥洒的力度。从而使欣赏者感受到不同点划形式呈现的多样审美趣味。这一部分是书法创作的基本要求。作品要成功,必须过好这一关。

二是布白。

它包括书法作品的结字、行气及章法。这一部分主要从字的欹与正、大与小,疏与密的组织,到行气的呼与应、连与断、主与次的贯通,最后达到和不同、形态各异;违而不犯,多样统一的整体布局。这是结构布局审美的最高要求,作为书法创作者,我们当在其中着力打造。

三是神采。

所谓神采,就是书法透露出来的精神气质、格调风韵。这一部分是书法赏析的最高阶段。也是要求欣赏者具备较高学养和丰富的阅历,才能感受到的东西。简单来说,你从作品中读出了雄浑、劲健、潇洒、清新,还是拙朴、典雅、超逸,亦或是精巧、神奇、自然的美的气象和意蕴。通过这些感受形成一个哲理的思辩,从而赋予某种社会意义。

书法欣赏,是书法艺术中与作品相提并论的内容。要学习和掌握它,不仅要有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有对文学、绘画、音乐舞蹈等姊妹艺术的了解和汲取,不具备这些条件,书法欣赏就达不到应有的深度。书友友们努力哟!

我是晋风。愿与大家在书法艺术、诗词楹联等知识方面同学习,多交流,共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