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岳飞等被踢出课本原因让人欲哭无泪


《出师表》是上学的时候唯一一篇从头到尾完全理解的古文 而且当时全篇背下来一点都不费劲 是当时最喜欢的古文,不知道有多少同学和小编一样呢!然而现在《出师表》竟然要被移除课本,当时听到这个消息是真的惊呆!

取消原因竟然说这篇文章表达的是诸葛亮愚忠的思想,并且还宣扬好战,不利于青少年的发展。更可笑的是,相关的历史书中连岳飞和霍去病也不放过。



确实,在初中的时候,接触出师表这种长篇的文言文是有难度的。但是,这种难度是在可控范围之内,并不是不可以接受的。但是,若要以愚忠来形容这篇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哪里妥当,就算是愚忠难道这段历史就不该被青少年熟知?

在当时那个时代,时代背景的约束之下,“忠”是一种很优秀的品德,在整个古代历史上“忠”都是被歌颂的。是臣子需要具备的一种品德,而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则就是这种道德标准的最高准则。小编认为,这篇文言文是没有问题的,并不会对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反而能激发青少年对三国历史的兴趣。



再者就是所谓的好战问题,其实诸葛亮是勤政爱民的,当时的完全是在无法选择的局势下,带兵北伐的。这种选择是为了人民和大义,以攻代守也是正确的。如果单单是以这些原因要把这篇文言文给取消,那就太搞笑了。

书本是死的,而老师是活的,老师完全可以去引导学生。不是说让学生去愚忠,而是要引导学生们去遵守这个社会的道德准则,这是必不可少的。更何况,我国刚从战争中走出没有多长时间。每个太平盛世都是多少战争换来的,如果不是我们的勇士们奋力抗争,哪有现在中国的美好生活,以诸葛亮好战愚忠取消《出师表》是没有说服力的。



那为何要把岳飞和霍去病等人也给取消了呢?不用多想,我们也可以看出,这两个人也是忠良的代表。而岳飞正是因为自己的忠心,最终才被奸佞给害死的。但是,就是因为这种说法就能将他从我们的历史书中取消吗。他们难道就没有好的品德可以学习吗?



试着思考一下,我们如今的教育行业完全可以以历史为辅,教学生思考为主来去让听他们学习到更多的东西。我们如今的历史和文章更多的要求学生去背诵,从而忘记了学生学习这些东西的本意是什么。一味的去追求成绩而去没有理解的硬背,这是一种死读书的表现,要引导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了解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古代尽忠的人有很多不是名将就是名臣,完全没有必要阻止学生去了解这些人的历史。


对于将《出师表》移除课本“臣临表涕零,不知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