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克論淨”跑偏了,逼環衛工掃帚“摧花”

近日,河南鄭州一段環衛工打花的視頻引起熱議。視頻中幾位環衛工人掄掃帚打花,被打落的花瓣散落一地。環衛工稱,如果有花落在地上,被檢查人員拍到後,環衛工人就會被罰款。城市執法局工作人員稱,環衛工人存在“以克論淨”的考核標準,具體情況他們還要落實。(4月20日 新京報網)

“以克論淨”本來是一個城市環衛管理標準,使城市路面乾淨度進入量化考核階段。但當城市遇到落花、落葉之類路面物時,具體措施的考量和行動就常常跑偏。

環衛工人起早帶晚實在不容易,執法局要求環衛工人把路面打掃乾淨是應該的,但不能因為稍有一點垃圾就“以克論淨”,甚至樹上掉下一個花瓣就要對環衛工人處罰,這實在有點太不近人情。畢竟什麼人亂扔垃圾,或者樹上花瓣、樹葉等什麼時候掉下來,誰也控制不了。不可能讓這些環衛工人盯著每一個行人或者盯著每一棵樹,不要說環衛工人做不到,就是“神仙”也做不到。這種“以克論淨”的考核標準,不但不可行,而且是對環衛工的極不尊重。

“以克論淨”,如果真的按這樣的方式考核,而城市管理者不做好宣傳引導工作,不採取有效的措施防止有人亂扔垃圾,這隻能讓更多的環衛工受到處罰。試想,人是流動的,不管什麼狀態下,隨時有可能有人亂扔垃圾,就算環衛工不停地在街道上打掃,前腳剛掃完,屁股後面又可能有人亂扔垃圾了,樹上也有可能會有樹葉或者花瓣掉下來了。最後,城市裡亂扔垃圾的人越來越多,環衛工卻被罰得越來越慘。

街道上有人亂扔垃圾,樹葉或者花瓣掉落地上,不能甩鍋給環衛工。有人亂扔垃圾,說明有的市民素質還不是很高,也說明城市管理還沒有到位。要想減少市民亂扔垃圾,有關部門應該在做好宣傳工作的同時,要加強巡邏,加強監控,對違規亂扔垃圾者按照有關規定進行必要的處罰,從而提高市民的素質,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質。

近幾年,許多地方對亂扔垃圾、隨地吐痰等不文明行為,通過立法的形式進行約束。例如《北京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提出,探索建立“文明行為激勵回饋制度”,文明行為記錄將有望與評比表彰、積分落戶加分、住房和醫療保障等優惠政策掛鉤。同時,將重點治理隨地吐痰、亂扔垃圾、共享單車亂停放等6個領域24項不文明行為,對不文明者最高可處50萬元的罰款。這些不文明行為和處罰措施,表面上看起來有點荷刻,但都是日常生活中經常碰到的,也是必須要處罰的,如果能做到這些,不僅可以內強個人素質、外塑城市形象。試想,有了這樣的法律,就會有效地約束有些人亂扔垃圾等不文明行為,不僅能提高城市的文明程度,而且也會減輕環衛工人的勞動強度,是對環衛工人的一種尊重。

“以克論淨”對環衛工太不人道,也搞錯了處罰對象。與其用“以克論淨”處罰環衛工,還不如依法做好對亂扔垃圾行為的處罰,派出更多的人員去對亂扔垃圾等行為進行監管,提高民眾的文明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