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吉林省—松原市

松原市行政區劃圖

地名由來

松原市意即松花江、嫩江平原上的新興城市。1992年6月6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扶余市,設立松原市(地級)。2013年1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扶余縣,重新設立扶余市(縣級)。重新設立的扶余市由吉林省直轄,松原市代管。

20世紀初,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在著名的建國方略中曾構想在松嫩兩江交匯處設立一個“東鎮”,作為東北樞紐城。“東鎮”就是今日的松原。2009年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試點城市(全國僅三個城市:吉林松原,山東濰坊,陝西寶雞)。

行政區劃

松原市素有“糧倉、林海、肉庫、魚鄉” 之美譽。享有“跨國公司眼中最具投資潛力的中國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魅力中小城市200強,中國東北十大魅力城市等殊榮 。與包頭、呼和浩特、鄂爾多斯一起被稱為“中國北方經濟增長四小龍”。經濟總量位居吉林省第三位。

截至2013年,松原市轄1個市轄區(寧江區)、1個縣級市(扶余市)、2個縣(乾安縣、長嶺縣)、1個自治縣(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總面積2.2萬平方公里。截止2015年末,松原市總人口為278.1萬人。

地理環境

松原市,位於吉林省中西部,地處哈爾濱、長春、大慶三角地帶,松嫩平原南端,坐落在美麗的松花江畔,南與長春市、四平市為鄰,西與白城市、內蒙古通遼市接壤,北隔松花江與黑龍江省相望。地理上巧巧位於松嫩兩江的河流處和哈爾濱市的中間。

風景名勝

查干湖—因其浩瀚的水域和壯觀的冬捕而聞名於世,是全國六大淡水湖之一、吉林省最大的內陸湖泊。查干湖旅遊度假區位於松原市前郭縣西北部,距松原市區約60千米,水域面積420平方公里。景區有內八景和外八景之分,內八景有查干湖光、草原天堂、蘆葦盪漾、百鳥爭鳴、冬漁奇觀、鴻鵠憑欄、百舸爭流、水上樂園,外八景有青山日出、大壩日落、長山煙雨、佛寺曉月、藍天白雲、飛雪迎春、原馳臘象、草原風暴,主要觀光內容有查干湖冬捕、妙因寺、郭爾羅斯王府、成吉思汗召、鴻鵠公園、查干湖漁獵文化博物館、生態漁業園區等。

松原孝莊祖陵—以孝莊文皇后為主,是一處詳盡的孝莊歷史景區。景區由孝莊祖陵陳列館、明珠園、湖濱公園、湖邊公園組成,陳列有孝莊文皇后的生平介紹、蒙古族風俗和民族服飾,保存有追封忠親王暨忠親王賢妃碑,即清滿蒙文碑和拴馬石等重點文物。

珠爾山—位於102國道與京哈鐵路的夾縫之中,是扶余、榆樹、雙城三縣(市)的交界處。景區內以山脈、拉林河等自然風光為主,針葉林鬱鬱蔥蔥,動物成群,並開發了三野、冰雪、生態農業、飲食和宗教五大文化主題。悠久的慈雲寺掩映在風光秀麗的珠爾山,每逢寺鐘敲響,傳遍千里,頗有仙境清幽之感。

吉林大布蘇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乾安縣西南部的狼牙壩一帶,總面積11000公頃。主要保護對象為地質遺蹟、古生物遺蹟、溼地生態系統及珍稀鳥類,是國內唯一的潛蝕地質地貌景觀及溼地生態系統為主的風景區。這裡還出土了國內罕見且完整的虎頭骨化石,鬣狗頭骨化石,原始牛、猛獁象、披毛犀等。區內有大布蘇湖、草甸、沼澤、鹽鹼灘、耕地等自然資源,以及一座中國乾安泥林博物館,館藏脊椎動物化石、鳥類標本、昆蟲標本、民俗展品等百餘件。

納仁汗公園—位於烏金街與外灘路交叉口東北100米,一期佔地50公頃。公園以納仁汗等蒙古族人物形象、生活場景、蒙古族民風民俗為主線,精心設計古城院落、蘇魯錠廣場、納仁汗 廣場、演藝廣場、聖火廣場、騰格里(天石)十三敖包草原、蒙古博(薩滿)祭江廣場、生態森林等景觀。

特產美食

松原飲食風味獨特,東北亞飲食文化中享有盛譽的名菜剖生魚,獨具草原風味的蒙古烤全羊和蒙古族牧民喜歡食用的炒米以及蒙古族奶食品中的上等佳品奶皮子、奶豆腐味美可口,營養豐富。還有朝鮮族獨特的風味狗肉、涼拌狗肉絲。

其他特產還有奶豆腐、玉米碴、“蓮花”蓮籽米、三青牌馬鈴薯粉條、蘆葦、“松寶”麵粉、乾菜、春嶺蕎麵粉、“雙屯”牌民樂小米、“四粒紅”花生、“金日”牌葵花高級色拉油等。

涼拌狗肉絲是松原市的特色美食。 吃起來有嚼勁不粘牙,肉質香美。適合一般人群食用,可以補腎健胃,冬天吃狗肉可以保暖禦寒。

剖生魚—主要材料是鮮活魚(黑魚,鯉魚、狗魚),配料是豆芽菜、菠菜、炸魚皮丁,調料為芝麻醬、炸辣椒、芥麻油等,通過炸拌的做法而成。

查干湖胖頭魚—胖頭魚,學名鱅魚,又名花鰱。因為頭大,民間故稱為胖頭。查干湖胖頭魚味道鮮美純正,肉質細嫩,個大體肥,肥而不膩。

系列乾菜—(蘿蔔乾,豆角幹,茄子幹,西葫蘆幹,土豆乾等)是選用優質無公害,無汙染的蔬菜,經過精心加工,晾曬而成。

江邊鴨蛋—陶賴昭鎮地處松花江右岸,轄區內泡沼隨處可見,且無現代工業汙染,這裡飼養的蛋鴨,常年以捕食魚、蝦及水生為食,因此它生產出來的鴨蛋不但以個兒大、味美、而且因之無任何汙染而聞名,尤其是經過醃製的鴨蛋,黃內含油量極高,堪稱鴨蛋中之上品。

扶余老醋

是松原市扶余市的特產。扶余老醋以東北特產紅高粱為主料,使用小米、大米、黃米、小麥等五種糧食,採用傳統工藝和現代科學相結合精心釀製而成。“扶余老醋”獲中國地理標誌商標。

三青山粉條是松原市長嶺縣三青山鎮的特產。三青山盛產馬鈴薯,粉條生產有百年曆史。有圓粉、二細粉、菜粉、湯粉、粉絲、帶子粉、馬蓮粉、火鍋粉絲、風味粉條、水晶粉皮等。是頗具傳統風味的東北地方特色食品。

乾安黃小米—系吉林省乾安縣特產雜糧,國家地理標誌保護品種,其米粒飽滿,色澤金黃,手感光滑沉實,煮熟的小米飯入口綿甜爽滑,香味濃郁;煮熟的小米粥黃粘適口,唇齒留香。

著名人物

高秀敏—1959年1月28日出生於吉林省松原市扶余縣,國家一級演員,小品、二人轉演員。主要代表作小品《賣車》、《心病》、《送水工》、《賣柺》、電視劇《劉老根》系列飾演丁香。

何慶魁—國家一級編劇。吉林省扶余市人,出生於1948年,1990年正式開始小品和影視劇創作。自1994年至今,已為中央電視臺創作了整整10餘部作品,其中獲得6個一等獎、5個二等獎。代表作品:《柳暗花明》、《拜年》、《昨天、今天、明天》、《鐘點工》、《賣柺》、《賣車》、《聖水湖畔》、《馬大帥》、小品"白雲黑土"系列等。

楊寶峰—1957年12月出生,吉林松原人,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級教學名師,藥理學專家。現任中華醫學會副會長,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主任。

曹鳳岐—1945年7月12日生於吉林省扶余縣(現為松原市),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中心主任;並任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中國金融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投資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市金融學會副會長等職。主要成就:提出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專家學者,代表作:《貨幣金融學》。

傅凱—字沙柳,號遠望齋主,中國手指書畫研究會副主席,國家一級美術師。祖籍吉林省松原市。研習書畫四十餘寒暑。書善行草,師承段成桂先生。畫工松、竹、梅、蘭,師承董壽平先生。代表作品《黃鶴樓》《竹報平安》。

魏三—本名魏武才,因排行老三又名魏三,1971年出生于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著名喜劇表演藝術家潘長江先生的弟子。代表作品《傻男人與壞女人》、《北郊》,翻唱歌曲久違的哥們》、《抹不去的淚滴》、《離家的孩子》、《媽媽今天來看我》、《北郊》、《父親》、《母親》、《人在世上飄》、《喀爾那》等。

姚義輝—吉林松原人,演員,知名演員高秀敏的好朋友。2000年參演《劉老根》,在《聖水湖畔》中姚義輝飾陳快嘴。

鄧佳坤(J.K Deng),唱作歌手、音樂製作人、詞曲作者、主持人、演員;1994年出生于吉林省松原市, 2019年4月6日,作為選手參與錄製的青年團訓選秀節目《創造營2019》在騰訊視頻上線 。代表作:《春樹秋霜》《折柳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