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稱為“絕句”常常掛在嘴邊的千古詩詞,你瞭解多少?

一、

《己亥雜詩·其五》

——清·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浩浩蕩蕩的離別愁緒向著日落西斜的遠處延伸, 離開北京,馬鞭向東一揮,感覺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我辭官歸鄉,有如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但它卻不是無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還能起著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這首詩是清代詩人龔自珍寫的組詩《乙亥雜詩》中的第五首,寫詩人離京的感受。可分為前後兩部分,

在第一部分裡,詩人以一系列擬景寫出一片浩蕩的離愁,以落花自況,賦予自己身世之感;

在第二部分裡,以落花為過渡,從落花、春泥展開聯想,把自己變革現實的熱情和不甘寂寞消沉的意志移情落花,表現詩人雖然脫離官場,依然關心著國家的命運,不忘報國之志,充分表現詩人的壯懷。


現在人們常用來讚揚老一輩在事業上鞠躬盡瘁的精神,以及他們對培育和愛護青年人耗盡心血的高尚情懷!

二、

《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

——清·納蘭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零鈴終不怨。

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與意中人相處應當總像剛剛相識的時候,是那樣地甜蜜,那樣地溫馨,那樣地深情和快樂。但你我本應當相親相愛,卻為何成了今日的相離相棄?如今輕易地變了心,你卻反而說情人間就是容易變心的。

我與你就像唐明皇與楊玉環那樣,在長生殿起過生死不相離的誓言,卻又最終作決絕之別,即使如此,也不生怨。但你又怎比得,上當年的唐明皇呢,他總還是與楊玉環有過比翼鳥、連理枝的誓願。


此詞描寫了一個為情所傷的女子和傷害她的男子堅決分手的情景,借用班婕妤被棄以及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的典故,通過「秋扇」「驪山語」 「雨零鈴」 「比 .翼連枝」這些意象,營造了一種幽怨、悽楚、悲涼的意境,抒寫了女子被男子拋棄的幽怨之情

回到現在,如果每個人的愛情都像“"人生若只如初見"”時般該多美好,如果總能這樣,就不會出現時間長了,感情淡了,甚至變心負心(秋扇見捐)的情況了。

詞人是用男女間的愛情為喻,說明與朋友也應該始終如一,生死不渝。

三、

《鵲橋仙·纖雲弄巧》

——宋·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纖薄的雲彩在天空中變幻多端,天上的流星傳遞著相思的愁怨,遙遠無垠的銀河今夜我悄悄渡過。在秋風白露的七夕相會,就勝過塵世間那些長相廝守卻貌合神離的夫妻。

共訴相思,柔情似水,短暫的相會如夢如幻,分別之時不忍去看那鵲橋路。只要兩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貪求卿卿我我的朝歡暮樂呢。



這是一首詠七夕的節序詞,描寫了“牛郎織女”的神話故事。

起句“巧”與“恨”, 將七夕“乞巧”的主題及“牛郎織女”故事的悲劇性點明, 簡練悽美,歌頌堅貞誠摯的愛情。“ 銀漢迢迢暗渡”,以“迢迢”二字形容銀河的遼闊,牛郎織女相距之遙遠。“暗渡” 二字既點“七夕”題意,同時緊扣一個“恨”字,把織女千里迢迢來相會的深情表現出來。下闋主要寫情,“柔情似水, 佳期如夢”,婉轉的語言中含有至深的惜別之情和辛酸之淚。“兩情若是久長時, 又豈在朝朝暮暮”,既指牛郎、織女的愛情遭遇,又表述了作者的愛情觀,是全篇擲地有聲的金石警句。

此詞有情、有景、有議論,敘寫牽牛、織女相愛的神話故事,謳歌了真摯、細膩、純潔、堅貞的愛情。詞中明寫天上雙星,暗寫人間情侶;其抒情,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信增其哀樂,讀來蕩氣迴腸,感人肺腑。這首詞的議論,自由流暢,通俗易懂,卻又顯得婉約含蓄,餘韻無窮。全篇構成了起伏綿延的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