喋血臺灣 傑出女諜朱楓為何60年後才魂歸故里?

朱楓

朱楓,紅色女特工,1949年11月奉命潛伏白色恐怖密佈的臺灣,擔任中共地下黨、時任國民黨防務部門參謀次長吳石的交通員,出色地將吳石蒐集的多份臺軍核心機密情報傳遞到中南海。1950年2月因叛徒出賣朱楓被捕,同年6月10日在臺北英勇就義,年僅45歲。

01 虎穴藏忠魂 烈士骨灰重見天日

2001年,朱楓的女兒朱曉楓在翻看《老照片》雜誌時,第一次看到母親留給人世間的最後一瞬。

朱曉楓永遠不會忘記,50年前母親寫信說要回家了,可這一等就是半個多世紀,母親的遺骸也一直下落不明。

朱楓慷慨就義前一瞬

年近70年的朱曉楓,尋找母親遺骸的意願越發強烈。她的願望得到了臺灣社會各界的支持。

2009年12月,一位叫潘蓁的人,在尋找早年間失蹤的父親時,意外地在臺北第二殯儀館提供的一份政治受難者名冊中,發現了一個叫"朱湛文"的。

潘先生對朱楓的情況有所瞭解,想到朱楓的原名叫朱諶之,"朱湛文"會不會就是寫錯了的"朱諶之"?

他輾轉聯繫上了朱楓家人。後經各方努力,在一座幾乎被遺忘的小型納骨塔裡,朱楓烈士的骨灰罐終於重見天日。

1949年朱楓寄自香港的照片

02 與親人聚少離多 一別成永訣

朱楓,1905年出生於浙江省鎮海縣的一戶富裕人家。1939年,朱楓跟隨第二任丈夫朱曉光赴皖南新四軍的隨軍書店工作。名為經營書店,實則做對外聯絡與掩護的工作。

朱曉光在回憶妻子的文章裡寫道:“我和朱諶之相交18年,朝夕聚首,只有中間兩到三年,大部分日子都是各自奔波,解放戰爭期間,更是連通信都無法實現。”

朱曉楓回憶母親時,印象中都是來去匆匆,見一面就別離,那年母親送自己去解放區時的情景至今難忘:“那一天,她送我到吳淞口的碼頭上,掏出一隻金鎖片交給我,說‘到了那邊,要照顧好自己’,沒想到,這一次就成了永訣。”

1939年,朱楓與女兒攝於金華旅館

1949年5月上海解放,朱曉光被派到上海工作,家人盼望朱楓也能儘早到上海來團聚,但天有不測風雲,團聚之念終成夢。

1949年10月,解放軍金門戰役失利。11月,三野七兵團進攻舟山群島中的登布島嚴重受挫。接連兩次失利,中央高層因此決定,儘快派人赴臺蒐集重要軍事情報,為解放臺灣做準備。

誰能擔當如此重任?華東局有關領導認為朱楓是第一理想人選。

03 出色完成潛伏任務 不幸被捕英勇就義

1949年11月27日午後,朱楓乘坐的海輪在臺灣基隆港靠岸。根據組織上的安排,她在臺灣只能單獨聯繫“兩條線、兩個人”。

一人是當時臺灣地下黨的最高領導人書記蔡孝乾,一人是我黨秘密情報員、時任國民黨防務部門參謀次長的吳石。

出生入死四十多天,朱楓順利完成組織交給的任務,她接到上級指示:“速回”。於是,她捎給上海親人一張便條:“鳳將於月內返里,1950年1月14日。”

然而情勢突變,1949年底、1950年1月,臺灣地下黨兩名主要幹部先後被捕叛變。在緊急關頭,吳石冒險開出“特別通行證”,並用軍用飛機將朱楓送到還在國民黨軍手中的舟山島,打算利用漁船,送朱楓回老家鎮海。

1950年3月,因叛徒出賣,臺灣當局下令以“為中共從事間諜活動”罪名逮捕了吳石將軍,並在其寓所搜出他親筆簽發給朱楓前往舟山的特別通行證等有關書面材料。

吳石、朱楓等人在臺北受審

國民黨保密局派人撲到舟山搜查朱楓。在舟山某醫院,朱楓不幸落入魔掌。面對敵人的威逼和利誘,朱楓表現出堅貞不屈的革命氣節,慷慨直言:“我個人的死算得了什麼?‘青山處處埋忠骨’,‘人間遍種自由花’……”1950年6月,朱楓在臺北英勇就義。

04 英魂不再飄零 60年後終回故里

朱楓烈士女兒朱曉楓(前中)手捧母親遺像

2010年12月9日,朱楓的骨灰從臺灣運抵北京,暫時放置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

2011年7月12日下午3時許,寧波櫟社國際機場,一架專機緩緩落地,5分鐘後,朱楓的外孫女徐雲初手捧朱楓遺像,外孫女婿李揚抱著黨旗覆蓋著的朱楓骨灰盒,先後從飛機上走下來。

迎接他們的,是早早在此等候的朱楓女兒朱曉楓和兒子朱明等家屬。李揚把骨灰盒鄭重地交到朱明的手中。徐雲初把遺像交給母親,眼睛通紅地說:"外婆回家了。"

這片丹楓,葉落歸根,不再漂泊;這片故土,終於等回了她英雄的女兒。

★來源:廈門衛視《兩岸秘密檔案》欄目

★ 撰稿:胡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