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理財,如何從0到1

託隔壁川普的福,這兩天A股相當糟糕,不過跟上一次單日暴跌5.6%相比,溫和了很多,說明市場已經開始適應川老闆的反覆。股票炒的就是市場預期,如果大家提前適應利空,衝擊就會小很多。

人民幣也終於貶值破7,按高層說法,這是市場選擇的結果。對出口企業有利,對大家心理衝擊也很大。

黃金錶現不錯,5月份以來,倫敦金累計漲了近16%。符合我們之前的判斷:只要外部環境尚未穩定,黃金就會有投資機會。投資標的,我們推薦對標上海金的黃金ETF指數基金。至於業績糟糕的黃金股,大玩家依舊不推薦。



……

再聊一個大家這兩天問得比較多的事:普通投資者如何投資理財。

大家能意識到投資理財的重要性,是件好事,但很多剛開始投資理財的人,可能會找不到方向。投資基金,收益太低,不知道怎麼選;買股票,風險大,而且對股票印象不太好。

那麼,普通投資者該如何投資理財呢?

在老白看來,首先需要明確,投資理財目的在於保值增值,而非靠投資發財。出於增值需求進行理財,會讓你更加理性,注重投資安全邊際。而一味追求高收益,難免會讓人走向投機,在這條路上,別說發財,能全身而退的,也只有少數。

其次,可以從銀行理財、貨幣基金(如餘額寶)等極低風險資產開始,培養投資邏輯,弄清一些基本概念。比如“何為年化收益、理財收益如何產生、何為做多/做空,以及何為股票、期貨、債券、基金”等。

在具備一定投資知識後,可以通過少量資金參與高風險投資,測試和培養風險偏好。這裡的“少量資金”建議控制在你能承受全部虧損的範圍內,投資標的可以從股票型基金開始。一來安全邊際較高,可以控制投資風險;二來基金存在波動,適合測試和培養風險偏好。基金之後,就可以適當參與股票投資。

所謂風險偏好,是指你對投資風險的承受能力,簡單來講,就是你能忍受多大的虧損。偏好高,可以適當增加高風險資產配置;偏好低,可以只投基金、銀行理財等低風險資產。

目前,市面上主流投資品,按風險等級從高到低可依次歸納為“銀行存款、貨幣基金、銀行固收理財、黃金、債券、股票型基金和股票等”。期貨、數字貨幣等,投機屬性和操作難度較大,不推薦。網貸,政策風險和信用風險較大,算不上主流投資品,只能作為閒錢理財工具,因此單獨一檔。

資金分配上,大玩家建議以中低風險資產為主,最大限度確保本金安全。在此基礎上,可適當參與高風險投資。不建議在高風險資產中,投入過多本金。

投資標的購買渠道上,銀行App基本可以買到貨幣基金、銀行理財產品、國債、黃金等。基金代銷平臺,如螞蟻財富、天天基金,可以找到貨幣基金、股票型基金。股票則需要開通證券賬戶,在專門的交易軟件上買賣,也可以線下或電話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