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好久不見


2020年1月23日

武漢封城

沒有了川流不息的人群

不見了沿街叫賣的商販

一家一戶都大門緊閉

清冷異常


好好的一座城

像是被按下了暫停鍵

城外的我們

在擔心、在祈禱

城內的他們

在掙扎、在堅守



2020年4月8日0點

隨著江漢關大樓的鐘聲響起

一名女孩激動高喊

“武漢,我的武漢,回來了!”



短短9個字

包含了太多中情緒

有隱忍、心疼、感恩、激動

更喊出了

14億人,76天的期待



武漢,醒了

在春暖花開的時節

等來了雲散月明

這一次

我要重新認識你


武漢

.

.

.

武漢,就是縱橫的江湖


這裡有165條江河

日夜奔流


通順河、府河、灄水

倒水、舉水、金水、巡司河等

160多條長度5千米以上的河流

在這裡注入長江



長江最長的支流

全長超過1500千米的漢水

也在這裡與長江交匯

共赴大海



這裡有166處湖泊

煙波浩渺


其中

赫赫有名的東湖

面積33平方千米

是杭州西湖的5倍



而東南部的湯遜湖

雖不如東湖名氣大

但卻是武漢最大的城中湖

面積足有47平方千米



這裡有6個國家溼地公園

生機勃勃


70多種魚類在此生息

包括中華鱘、白鱘、胭脂魚

以及全國聞名的武昌魚


343種鳥類在此繁衍

尤其在候鳥遷徙的季節

群鳥飛集

“一圍煙浪六十里,幾隊寒鷗千百雛”



這裡有600餘處橋樑隧道

跨越東西南北


正所謂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自1957年10月

武漢長江大橋正式通車起


武漢的數十座橋樑

次第建起

雙塔斜拉橋

武漢長江二橋

三塔斜拉橋

武漢二七長江大橋

懸索橋

鸚鵡洲長江大橋

……



跨越長江、跨越漢水、跨越湖泊

數量之多

讓武漢成為“橋城”

也正是這種強大的造橋能力

讓武漢承攬了

全球許多頂級道橋工程



武漢,就是遍地的風景


在武漢

有一座黃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行走在此

腦海中便會響起崔顥的詩

傳言李白曾因此詩而擱筆

所謂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而後人又根據崔顥的詩

建造了晴川閣

與黃鶴樓、古琴臺

並稱“武漢三大名勝”



在武漢

有一座武漢長江大橋


被稱為“萬里長江第一橋”

的武漢長江大橋

是新中國成立後

在長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公鐵兩用橋



待到夜幕降臨

大橋在霓虹燈的點綴下

與隔岸寫字樓的彩燈交相輝映

不時還有遊船經過

夜景絢爛奪目



在武漢

有一所武漢大學


雖然今年的武大櫻花

已悄然飄落

可沒有櫻花的武大

也同樣美麗



環繞東湖水,坐擁珞珈山

秋日是賞葉勝地,春有落櫻滿地

一幢幢中西合璧的新老建築

古樸典雅,每一棟都自有特點

美得一塌糊塗



在武漢

有一條文藝老街曇華林


這是1371年武昌城擴建定型後

保留的一條老街

1200米的街區集中了

幾十處百年老建築



不同於其他網紅老街

曇華林各流派建築於此

中西文化交匯

難能可貴地保留了曾經的韻味

一磚一瓦

都刻著老武漢的歷史記憶



在武漢

有一條小吃街戶部巷


雖然戶部巷的美食小吃

讓不少人吐槽

說是專坑外地遊客的

但這條並不長的小吃一條街名氣太大

照樣有大把的人去湊熱鬧



它或許不是

品嚐武漢小吃的最佳之地

但不可否認

對於遠道而來的人來說

絕對是最方便的


武漢,就是煙火氣的人間


武漢解封

最負盛名的“過早”

也在有序“甦醒”

過早

從字面上解釋為

超前、提前

它同時又是湖北地區的一種俗稱

即吃早餐



武漢人吃早餐

那叫一個快意隨性

食客們爭分奪秒

邊走邊吃、邊騎車邊吃

走得飛快,吃得平穩

即便是在店裡就餐

也相當隨性

拿出凳子就可以當餐桌



煙氣蒸騰中

那是老通城的豆皮

一品香的一品大包

蔡林記的熱乾麵

田恆啟的糊湯米粉

厚生裡的什錦豆腐腦

民生食堂的小小湯圓

……



武漢

從來就是一座

活色生香的生活之城

重新按下播放鍵的它

有期待,有憧憬,有激動

也有幾分小緊張



從來沒有哪個春天

能被阻擋

正如一座城市的復甦

終將回歸它本來的模樣

溫暖,堅強

生機勃勃,充滿希望


武漢,等你好久

武漢,歡迎回來

齊心抗疫

與你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