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什么高情商,不过是懂得“共情”

著名节目主持人何炅,还有众多人心目中的开心果贾玲,他们之所以得到人们的喜爱,和他们为人处事体现的高情商有很大关系。

这高情商,说到底就是他们懂得“共情”!

什么是共情?罗杰斯认为,共情是理解另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得经历,就好像你是那个人一般。但同时,你也时刻记得,你和他还是不同的;你只是理解了那个人,而不是成为了他。罗杰斯还说,共情还意味着让你所共情的人知道你了解他。



01高情商“共情”,不卑不亢,幽默化解尴尬

在第50届的金马奖颁奖晚会上,黄渤是颁奖嘉宾。台上黄渤的穿着看起来有点像睡衣的感觉,和他搭档的郑裕玲问他,“你怎么穿个睡衣就来出席颁奖礼?”

他立马回答道:“因为我经常来金马奖现场,每次来就像到了家一样,你想啊,在家应该穿什么,当然以舒适为主。”

语毕,台下响起一阵掌声。黄渤没有被睡衣这个梗贬损到,反而把自己常来金马奖现场的演技实力展示出来了,把这当家了。郑裕玲的调侃就这样轻松被黄渤化解了。

紧接着蔡康永作为主持人拿过麦调侃黄渤说,“黄渤请你记住,金马奖是我家,不是你家!”(毕竟金马奖是台湾的)

然后下面一阵掌声,蔡康永这个侃明显调高了,已经上升到一个中国的敏感政治层面上了。

黄渤这时身体一摇一摇的尴尬笑着,随口就来了一句,“从来只看过人骑马,没看到过马骑人,今儿真是头一回见”。

因为蔡康永那天衣服的后面上有一只卡通马的造型,黄渤的回答就成功岔开了这个话题,同时又给蔡康永一记漂亮的回击。这样不卑不亢又不失幽默的,不经意化解了一场可能出现的网络骂战,现场又是一大片掌声加叫好声!

黄渤能拥有不卑不亢、幽默化解尴尬的高情商“共情”力,因为他能快速辨别对方的说话是开玩笑还是无心过失。遇到开玩笑的郑裕玲,他就顺着玩笑开下去,皆大欢喜。像一时说错话的蔡康永,他幽默给台阶各自下时,也温馨有力提醒了对方,这方式是大家易于接受的!



02低情商的明显特征,一心想改变别人

李开复曾讲过一个故事,说某人写了本书,名叫 《How to change your wife in 30 days》(如何在30天内改变你的妻子)。

这本书卖得特别火,一个星期卖出200万本!

这时候作者一看,坏了,书名印错一个字母。他赶紧联系出版社,修正了书名里的拼写错误,改为《How to change your life in 30 days》(如何在30天内改变你的人生)。

修改之后,整整一个月,这本书只卖出去3本。

婚姻里的人这个情况就特别明显,大多数人都想改变自己的另一半,却懒得反省自己!其实这是低情商的明显特征。

平时,我们也可以常见到这种低情商的行为。

比如,有的父母迫切希望孩子能好好读书,有好成绩考读好学校,以后能有好工作,进而有更好的生活条件。于是他们整天虎视眈眈等着发现指出孩子各种缺点,睡懒觉,爱看电视,做事爱拖延等等。他们恨不得自己亲自动手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喜好来行事。

孩子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他们并没有深究,就粗暴急切要改变孩子。这也是一种低情商的表现。

家长要引导好孩子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也应拥有共情能力。比如反思一下自己是否做到以身作则了,自己要求孩子做到的事,自己却没有一件能做到的。或者急于求成,用大人的标准去要求一个孩子了等等。



03缺乏“共情”的一大原因:不想自己吃亏!

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史记》的第一百二十九章"货殖列传"中有一句话"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在人际交往中,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法则:

当你认为自己和搭档受益平等的时候,你的搭档很可能觉得自己在吃亏。

当你认为自己在吃亏让利的时候,你的搭档可能觉得勉强公平。

当你感到自己确实占到一点便宜的时候,你的搭档已经忍无可忍,攒了一肚子脾气。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不准确的天平,随时会倾向自己那一边。

萨特说:“他人即地狱。”就是这样产生的。

普通的人际合作是这样,婚姻里的关系更是这样。

有人曾街头采访过路人,为什么现在的离婚率越来越高?

这个路人回答说,因为大家比较追求生活质量。而且现在不管女生还是男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像以前的话,女性对男性的依赖性还蛮强的。但是现在女性觉得是无论有还是没男性,我过得好才是最重要的。

而恰恰婚姻就是要落实到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生活琐事上面的,特别容易出现吃亏心理。

2月15日,浙江省最高级人民法院,晒出了2018浙江省离婚纠纷司法大数据。数据显示,在2018年,浙江省有5万对夫妻起诉离婚,其中34.21%是因为生活琐事。

所以婚姻中夫妻二人一旦没有足够的共情力,低情商想着不要自己吃亏的,这婚姻是很难经营得好的。


04提高“共情”力、拥有高情商的简单方法

要提高“共情力”,拥有高情商,可以尝试以下四个简单的办法:

方法一:学习摆脱自我中心

一般自我为中心是小孩的特征。

当小孩慢慢长大,他的心智也随之成长起来,对世界的认知也就会逐渐成熟全面起来,明白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没有人有义务要围着自己转,随时听候自己的差遣的。

不过因为很多孩子是独生子女的,长辈的爱都全部给了小孩,加诸现在的教育还是追求分数为主,对孩子其他心智教育还是相对欠缺,所以很多人成年后依然会习惯以自我为中心。

以自我为中心,我不能亏了,别人都要听我的。这是共情力低情商低的表现,所以

要提高共情力拥有高情商,从摆脱自我为中心开始。

方法二:培养对人需要的敏感

人与人的交往中,一个眼神,一声叹息,一个欲言又止的表情,一次嘴角的牵动,一次稍纵即逝的皱眉等等,都可能反映出人的需要,所以,我们要学习从这些细微的非言语表达中迅速察觉别人的需要。

比如有人就在公交车上专门留意过,部分年轻人没有给有需要的老弱病残让座,很大一部分并不是这些年轻人没有爱心。他们是缺少对人需要的敏感认知。

方法三:学习观察并体验自己和他人的情绪

很多时候,我们因为缺乏对人情绪的敏感而难以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所以我们还有必要通过对他人情绪的观察与体验,来提高我们对人情绪的敏感,以此增强我们对他人的共情。

比如你和一群朋友开心到沙滩玩,准备拍照留念的,结果朋友们发现她们自己的妆容服饰不合适,又没有补救的方法了,她们就扫兴一边静静看海去了。这时,如果又恰好你的服饰妆容很适合拍照,那就不要顾着自个玩了。应观察到她们异常的反应,理解她们的感受,进而做出是否改变游玩内容的决定等等。

方法四:通过观察非言语信息增加对他人的了解

人际之间的交流交往,既通过言语也通过非言语进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际互动中,有65%的信息是以非言语形式传递的。

比如你到人家家里做客,人家已经无心继续了,不过又不好意思明说,就各种抽身忙碌他的事,把你晾在一边。这时我们就需要通过对这种非语言信息的捕获来了解别人的真实意图,从而在人际交往中做出合适的反应。


人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不可避免要和人接触,想要人际关系良好,请让自己拥有高情商。让自己拥有高情商,从提高”共情“开始。

臻爱雨令令,中学教师,宝妈,爱运动养生,爱做美食,爱看书,走在重拾码字爱好的路上。偶尔参加征文比赛获奖,偶在杂志上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