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唯一拒用活體動物表演的馬戲團,因為疫情衝擊瀕臨破產

可惜。

真的好可惜——

當飄飄刷到,被譽為“加拿大國寶”的太陽馬戲團,因為疫情的衝擊宣告瀕臨破產,評論區淨是一片惋惜。

與此同時,太陽馬戲團還放出了1小時“最後的表演”,稱希望給隔離在家的人們帶來歡樂。


世界各地受到衝擊的產業那麼多,為什麼大家偏偏可惜這家馬戲團?

因為這是全世界唯一拒絕利用活體動物進行表演的馬戲團。

想想我們在景區常見的馬戲團景象:兩隻老虎像倉鼠一樣乖乖跑圈,另外兩隻,雙腳離地,舉“手”投降。

看上去很可愛對嗎?


但當你看到馴獸時,如果不按指令完成動作,又沉又糙的鞭子就會落到身上。

它們顫顫巍巍地舉著前爪——

這是真的在投降。


黑熊則隔著柵欄,側著頭,一口口地接水,吃東西要排隊,喝水等人喂。


這些“犯人”幾個小時後,就會站在燈光四射的舞臺,用憨態可掬的身子,“靈巧”地跳繩、鑽圈,接受來自全國各地幾千上萬人的掌聲。


美國奧蘭多海洋世界,這裡的虎鯨,表演終年無休。

每天8場,每場1小時。


而一家馬戲團沒有動物表演,該靠什麼留住觀眾?

看看太陽馬戲團,光表演錄像就被打出了9.2的高分。


是時候瞭解這一小時的“最後的表演”——

這一小時,來自馬戲團好幾段精彩表演的集錦。

第一段《遙遠的世界》,說的是少女迷上了馬戲團裡的空中飛人,兩人一不小心,墜入馬戲團的奇幻世界裡。

他們歷經艱險的同時,也尋找著彼此。


少女墜入的,是一個流水潺潺的奇幻森林。

沒錯,舞臺中央不是常見的地面,而是水池。


地面上似乎有什麼在急速奔跑著,忽然又飛上天空——

是帶著鐮刀的死神在盤旋。


忽然,一群水族人緩緩行走到波心深處。


就連在水中甩頭髮的舞姿,也流露出野蠻詭異的力量與美。


水下世界如此詭譎而危險,那如果抬頭看呢?

你會頭一次發現,原來身處平地,也能感受到恐高。

一艘只有金屬骨架的帆船,在空中急速飄蕩。

甲板上的人彷彿也會暈船,被甩得左搖右晃。


而船下的人,還在嬉戲、跳躍。

沒錯,他們要在如此高空之上,靠著彼此的默契,完成從船尾到船頭的拋接,讓人頭昏目眩。


在鞦韆上懸起一個人,甚至只用到一隻腳的腳背。

這無疑需要高度默契的配合和過人的體能。


這是一個天空行船、木馬潛海的童話世界。

危險而美麗,恐怖又夢幻。


如果說,把舞臺搬到水面,拓寬的是馬戲團表演介質的可能性。

那另一段馬戲,則探索了一個馬戲團想象力的上限。

故事的設定,是一名科學家,誤入一個打破了時間、空間維度的蒸汽朋克世界。


乍聽之下,有點類似愛麗絲夢遊仙境?

在想象力的構建上,這兩者難分伯仲。

從天而降的彈簧人、大腹便便的潛水鐘……行色匆匆,千人千面。

這個舞臺,絕對不會讓你的眼睛有空閒的時間。

每一秒,都有你意料之外的事件在發生。


而這個古董世界,又是怎樣打破空間限制的?

舞臺上的表演者一個接一個地疊著椅子,奇妙的事情來了——

另一個服飾相同的表演者和椅子倒掛在空中,從天降落。

在沒有特效的舞臺上,只用兩個人,兩組椅子,就呈現出鏡面對稱、空間失衡的景象。


普通馬戲說到噴火,就是棒棍鐵鏈。

而太陽馬戲團玩火,也玩出電影感——

一個看報紙睡著的人,竟沒發現自己身上著火。


疊椅子、高空旋轉、噴火固然難,可太多人會了。

最難的,還是把傳統技藝這碗陳酒,裝進大膽又美妙的新瓶裡。


以至於,在雕琢這新瓶的時候,他們竟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童話的世界,給觀看者造了一場又一場夢。



能夠做到馬戲行業的大哥大,離不開太陽馬戲團的理想主義。

運營時,幾乎從不在意真正的商業收益——

如何搭配出最震撼觀眾的聲效?

所有的伴奏音樂,全部現場演奏。

馬戲演員吃青春飯?

那就為員工建立自己的養老金體系。

一臺劇目的生命力只有幾年?

那就每年拿馬戲團70%的利潤不斷研發創新。

大部分馬戲團還在常規表演中打轉時,太陽馬戲團已經開發了VR看戲——觀眾可以用手機上的app對準舞臺,看到虛擬立體的動態畫面。

甚至耗資數億,定製一座能夠投射出不同的場景的3D舞臺。

時而變成沙漠,時而變成城牆,還可以左右翻動,讓每個方位的觀眾都看清。


這理想主義,讓物慾橫流的當下,依然有座藝術帝國,在理想主義和功利現實間取得平衡。

可惜的是,太陽馬戲團如今如此脆弱、瀕臨破產,多少也因為這理想主義。

當下飄飄唯一能做的,只有一句謝謝——

謝謝你拒絕使用動物表演。

也謝謝你對馬戲的全情投入。

春天已經到了,請一定要撐過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