扪心自问,今年,你“借钱过年”了吗?

相信在座老哥们不少人收到过这样的短信轰炸,内容几乎相同:

“你的信用条件良好,完善信息即可申请20万信用贷款,在线办理方便快捷,2天下款,过个肥年……”

据统计,2019年春节消费已经突破万亿,比去年春节黄金周增长8.5%。

期间,70、80、90后用户是主力消费人群,消费额占比近90%。报告数据显示,80后最能“花”,占据2019年春节期间总消费的4成,成为消费的绝对主力人群;有意思的是,数据还显示,00后在消费上已超越了50后,成为仅次于80后、70后、90后和60后的消费人群。

当春节的亲戚账还没走多远,就到了一年一度的西方情人节。

还是没钱怎么办?,80后90后,甚至是00后继续选择了信用消费——借钱。

根据融日前相关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情人节花费500-1000元的最多,占比超两成;关于“买单方”,情人节花销由男方承担的占比约85%。

三分之一月收入买礼物成标配

数据显示,情人节所有花销中,买礼物是最大的一笔情人节开支,占比过半,为此花去500-1000元的最多,有28.57%。但花千元以上买礼物的,总计超过三成。当月收入超过3万元时,花万元以上买礼物成为标配,是最多人的选择,高达31.71%。可以说收入越高,花费越大。

值得一提的是,对比已婚夫妻和未婚情侣,不难发现,已婚人士选择200元以下情人节礼物的比例高于后者,但同时选择超过5000元以上礼品的比例也远高于他们。

此外,根据调查,比起约会吃喝玩乐,95后花钱最多的项目是买礼物,在全年龄段中比重最大(67.69%)。此外,以95后为代表的学生党,在开房住宿上花销最多的比例达到9.52%,远超上班族。

也些人更乐意直接发现金红包。调查中,直接发红包的,已婚族是未婚族的两倍还多。若按年龄段区分,则发现年纪越长,在发红包上花钱最多的比重越大:以50后为例,其数据占比超过四成;而在95后中,这个数据仅1.54%。

95后靠信用贷扛过“情人劫”

从年龄段来看,新生代95后已成为情人节消费的主力军,仅4.48%没为过节花钱,其超千元的花销也位居前列。而95后当中不少还未走上社会,调查显示有38.1%的学生情侣,其节日花费主要来自父母,还有10.77%的95后依靠花呗、借呗、信用卡等消费贷款“借钱”过“情人劫”。

调查:85%系男性买单

此外,以50后为代表的老年群体,在情人节花费上,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现象:在所有年龄段中,不花钱的50后最多,但花费超过3000元乃至万元的也遥遥领先。

而已婚夫妻在情人节不花一分钱的比例远远超出未婚恋人,达到23.63%,几乎是后者的4倍。当问及情人节分文未花的原因时,超过八成已婚夫妻表示压根就不过节,比未婚恋人的同类数据高了将近三成。

当信用消费这种超前模式成为90后、00后消费的常态,通常会出现两极分化。逾期者和守信者,90后渐渐接过80后中流砥柱的大旗,为什么敢如此超前消费,其中是因为家里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为他们铺垫了很多前路,已购房待传承,已给首付还要帮他们给月供减轻压力,有能力的家长已经为他们以后的小康生活做出了最好的打算。

所以,不难想象,为什么90后除了敢超前消费,满足物质需求,在职场上,稍有不顺心更是说走就走,非常任性。虽然借钱生活已经不是什么大事,但借的钱用在哪,该借多少,显然很多年轻人心里还没有底。

恭喜发财